一滴水珠畫了半世紀,賣出238萬天價,還被兩國爭授勛章,他憑什么?
/////? ?美術寶藝考? ?/////?

堅持,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在韓國,有這樣一位傳奇畫家,他堅持畫水滴,一畫就畫了半個世紀。
這位傳奇畫家名叫金昌烈。

金昌烈從小就對繪畫感興趣,1948年開始在首爾大學美術學院學習。
本來他計劃一路讀下去,但受到戰(zhàn)爭紛擾,不得不在1953年被迫結束自己的學業(yè)。

不過,即使不能繼續(xù)讀書,也沒有阻擋金昌烈對繪畫的堅持。

就像小時候聽的“達芬奇畫雞蛋”的故事一樣,很多人對此的第一反應都是:畫水滴,沒什么技術含量。
其實不然,“水滴”這個元素不但不簡單,還對金昌烈有著深遠的影響和意義。

某天清晨,正準備開始作畫的金昌烈本想撒一些水在畫布上做準備工作,但這一灑,一幅他從沒見過的“畫”出現(xiàn)了:數(shù)顆大小不一的水滴停留在畫布上,折射著窗外的陽光閃閃發(fā)亮。

對于身處戰(zhàn)爭年代的金昌烈來說,他曾不止一次親眼目睹死亡與離別。
“畫水是可以治愈我所有的記憶、痛苦和焦慮,這些水滴其實對我來說沒有什么明確的象征意義,但它們確實可以幫助我消除很多過去痛苦不安的回憶?!?/strong>

1970年,金昌烈畫了他人生中第一幅以水滴為主題的畫作《événement de la nuit》。
這幅畫,開啟了他的水滴創(chuàng)作之路。

半個世紀只畫一樣東西,有人可能會擔心太單調(diào)。
但金昌烈筆下的水滴并不單調(diào),根據(jù)光影,布局和背景的不同,他每一幅畫中的水滴都是獨一無二的。





金昌烈所描繪的水珠,細膩到仿佛真的是從畫布中滲出的,逼真到讓人忍不住想要伸手觸碰。


這些水滴,讓金昌烈這個名字在歐洲畫壇變得越來越有名,比起他的原名,人們更喜歡稱他為“水滴畫家”:

2008年,已經(jīng)畫了快40年水滴的金昌烈回到了韓國。
在他的畫里,開始出現(xiàn)一些頗具禪意的漢字書法作為水滴的背景:


具象的水滴與抽象化的文字,精細的西洋畫派與寫意的東方水墨形成鮮明對比。






這些水滴,讓金昌烈成了享譽全球藝術屆的大藝術家,不光是因為他畫的好,還因為他將畫水滴這件事堅持了50余年!

這半個世紀里,他從沒有停下過自己創(chuàng)作的畫筆。
1996年,法國為他頒發(fā)勛章;2013年,韓國政府為他頒發(fā)勛章,2016年,以他命名的美術館在濟州島南部正式開幕。


他還有不少畫都曾以超高價被拍賣收藏:1973年的一幅水滴畫作,在2017年于蘇富比拍出286萬港元(約238萬人民幣)的高價;1978年的一幅水滴作品,在2013年于佳士得拍出148萬港元(約132萬人民幣)的價格。

金昌烈曾經(jīng)不止一次說過,他會將水滴一直畫下去,直到?jīng)]法畫的那一天。
然而,在2021年1月5日,這位藝術家手中的畫筆永遠的停了下來。

他的去世震驚了藝術界,甚至連遙遠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當時都花篇幅報道了這位藝術家的去世。

“水珠雖然可以是透明閃耀又轉瞬即逝的空虛存在,但金昌烈的水珠卻能永遠留下美的感動?!币晃徊哒谷嗽诘弥鸩胰ナ篮筮@樣說到。
那位“水滴畫家”雖離我們而去,但他筆下的水滴,和水滴背后50年的堅持一定會被人記住。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僅用于本文介紹、評論及說明觀點及內(nèi)容
編輯?echo
排版?echo
喜歡我們的文章就點贊投幣分享吧
更多精彩盡在美術寶藝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