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錐滾子軸承水泵軸連軸承的安裝-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安裝
圓錐滾子軸承、水泵軸連軸承的安裝
?軸承的安裝:?軸承的安裝必須在干燥、清潔的環(huán)境條件下進行。安裝前應仔細檢查軸和外殼的配合表面、凸肩的端面、溝槽和連接表面的加工質量。所有配合連接表面必須仔細清洗并除去毛刺,鑄件未加工表面必須除凈型砂。
??????軸承安裝前應先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干凈,干燥后使用,并保證良好潤滑,軸承一般采用脂潤滑,也可采用油潤滑。采用脂潤滑時,應選用無雜質、抗氧化、防銹、極壓等性能優(yōu)越的潤滑脂。潤滑脂填充量為軸承及軸承箱容積的30%-60%,不宜過多。帶密封結構的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和水泵軸連軸承已填充好潤滑脂,用戶可直接使用,不可再進行清洗。
??????軸承安裝時,必須在套圈端面的圓周上施加均等的壓力,將套圈壓入,不得用鎯頭等工具直接敲擊軸承端面,以免損傷軸承。?在過盈量較小的情況下,可在常溫下用套筒壓住軸承套圈端面,用鎯頭敲打套筒,通過套筒將套圈均衡地壓入。如果大批量安裝時,可采用液壓機。壓入時,應保證外圈端面與外殼臺肩端面,內(nèi)圈端面與軸臺肩端面壓緊,不允許有間隙。
??????當過盈量較大時,可采用油浴加熱或感應器加熱軸承方法來安裝,加熱溫度范圍為80℃-100℃,最高不能超過120℃。同時,應用螺母或其它適當?shù)姆椒ňo固軸承,以防止軸承冷卻后寬度方向收縮而使套圈與軸肩之間產(chǎn)生間隙
??????單列圓錐滾子軸承安裝最后應進行游隙的調(diào)整。游隙值應根據(jù)不同的使用工況和配合的過盈量大小而具體確定。必要時,應進行試驗確定。雙列圓錐滾子軸承和水泵軸連軸承在出廠時已調(diào)整好游隙,安裝時不必再調(diào)整。
??????軸承安裝后應進行旋轉試驗,首先用于旋轉軸或軸承箱,若無異常,便以動力進行無負荷、低速運轉,然后視運轉情況逐步提高旋轉速度及負荷,并檢測噪音、振動及溫升,發(fā)現(xiàn)異常,應停止運轉并檢查。運轉試驗正常后方可交付使用。
??????二、?軸承的拆卸:?軸承拆下后擬繼續(xù)使用時,應選用適當?shù)牟鹦豆ぞ?。拆卸過盈配合的套圈,只能將拉力加在該套圈上,絕不允許通過滾動體傳遞拆卸力,否則滾動體和滾道都會被壓傷。
??????三、?軸承的使用環(huán)境:?根據(jù)使用部位及使用條件與環(huán)境條件選擇規(guī)格尺寸、精度,配合適宜的軸承是保證軸承壽命及可靠性的前提。
??????1、使用部位:?圓錐滾子軸承適用于承受以徑向載荷為主的徑向與軸向的聯(lián)合負荷,通常以兩套軸承配對使用,主要應于汽車的前后輪轂、主動圓錐齒輪、差速器、減速器等傳動部位。
??????2、允許轉速:?在安裝正確、潤滑良好的環(huán)境下,允許為軸承極限轉速的0.3-0.5倍。一般正常情況下,以0.2倍的極限轉速為最宜。
??????3、允許傾斜角:?圓錐滾子軸承一般不允許軸相對外殼孔有傾斜,如有傾斜,最大不超過2′。
??????4、允許溫度:?在承受正常的載荷,且潤滑劑具有耐高溫性能,且潤滑充分的條件下,一般軸承允許在-30℃-150℃的環(huán)境溫度下工作。?
(運轉世界大國龍騰 龍出東方 騰達天下 龍騰三類調(diào)心滾子軸承 劉興邦CA CC E MB MA)

編輯
圓錐孔雙列圓柱滾子軸承的安裝
這類軸承多用于機床主軸,如NN3020K(原代號3182120)軸承。它的安裝與圓錐孔調(diào)心滾子軸承的安裝,原則上基本相同,配合的松緊程度是靠安裝前后軸承的徑向游隙減小量來實現(xiàn)的。在安裝中,徑向游隙減小量一般由測量軸承內(nèi)圈對軸的軸向位移來代替。軸向位移按下式計算:
L=K(eH—en+a)(mm)
式中eH——原始徑向游隙
en——軸承裝配徑向游隙
a——常數(shù),為0.01
k——隨空心軸壁厚而定的比例系數(shù)
k值與和軸承配合的主軸直徑d,以及和主軸配合的軸頸平均外徑d。有關。安裝時,軸承的軸向位移量,可用千分尺接觸軸承內(nèi)圈端面測定。
系靠兩軸承內(nèi)、外隔圈的厚度調(diào)整。確定兩軸承內(nèi)、外隔圈厚度差的方法有三:
第一種是測量法
先將軸承放在圓座體上,上壓一個重量等于A(預加載荷)的鐵塊,使軸承消除間隙,鋼球與滾道產(chǎn)生一定的彈性變形,然后用百分表測量軸承內(nèi)、外圈端面的尺寸差。當軸承為背地背安裝時,應對兩個軸承都測量寬端面一邊的內(nèi)、外圈尺寸差△K1;當軸承為面對面(窄端面相對)安裝時,應對兩個軸承都測量窄端面一邊的內(nèi)外圈尺寸差△K2;當軸承為串聯(lián)排列時,則對一個軸承測量其寬端面一邊的內(nèi)外圈尺寸差,對另一個軸承測量其窄端面一邊內(nèi)外圈尺寸差。
為背對背安裝的一對軸承。今測得一軸承寬端面處內(nèi)、外圈尺寸矩為+0.07mm,另一軸承寬端面處內(nèi)外圈子尺寸差為+0.08mm,內(nèi)隔圈厚度為6.25mm,求外隔圈子厚度。
外隔圈厚度=6.25+(0.07+0.08)=6.40(mm)
測量尺寸時,每個軸承測量三次,間隔120°測一次,最后取其平均值。
串聯(lián)排列安裝的一對軸承。今測得一軸承寬端面處內(nèi)外圈尺寸差為+0.16mm,另一軸承窄端面處內(nèi)外圈尺寸差為—0.12mm,內(nèi)隔圈厚度為6.25mm,求外隔圈厚度。
外隔圈厚度=6.25+(0.16—0.12)=6.29(mm)
此法主要靠實踐經(jīng)驗確定內(nèi)外隔圈厚度。常見的感覺法有三;一是先將外隔圈圓柱面按120°分別鉆三個直徑為2—3mm的小孔,并將成對的兩面套依其安裝方式(背對背、面對面或串聯(lián)排序)加入內(nèi)外隔圈,軸承上部壓一等于預加載荷的鐵塊,然后用?1。5mm左右的小棒,順次通過三個小孔觸動內(nèi)隔圈,檢查內(nèi)外隔圈在兩端面間的阻力。憑手感覺,內(nèi)外隔圈阻力應相似,否則可研磨隔圈端面。二是以左手中指和食指壓緊兩套軸承(約等于50左右預加載荷),消除其全部間隙,右手指分別撥動內(nèi)、外隔圈,確定阻力是否相似。三是用雙手的拇指和食指捏緊兩套軸承,消除其全部間隙,用一手中指伸入軸承內(nèi)孔,撥動原先放偏的內(nèi)隔圈,檢查其阻力與外圈是否相似。
第三種是彈簧預加載荷法。
對于串聯(lián)排列安裝的軸承,除采用測量法或感覺法確定內(nèi)、外圈厚度外,在配裝時還要用若干只圓柱彈簧作用于軸承內(nèi)、外圈,以實現(xiàn)預加載荷。彈簧的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d——彈簧鋼絲直徑(cm)本文章來源于:
D——彈簧平均直徑(cm)
R——彈簧容許應力(40000—70000N/c㎡)
n——圓柱形彈簧數(shù)量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