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就無法根除!
大家好,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用有趣的話語講述個人成長和深度思考的內(nèi)容。如果覺得文章對您有所啟發(fā),可以關注我哦!
祝各位開篇有益:
一
網(wǎng)上看到一些有趣的提問:異地戀真的會分手嘛?
姐弟戀真的走不到最后嘛?
我初中畢業(yè),他大學生,我們真的還有未來嘛?
之類的各種問題。
誒,這些問題怎么說呢,我覺得有時候提問的其實真的挺沒必要的。
其實網(wǎng)上看到的絕大多數(shù)的回答都是有一定偏差的,或者說,那都是個別的情況,并不能代表所有的情況。
尤其是涉及感情這種事情,可能一個小小的因素,或許只是你吃飯的時候沒等她先動筷子了,也或許只是你路上多和異性說了幾句話而已。
這些都可能會造成不一樣的結局。
所以,當我們問這種問題的時候,有時候其實得到的只是一個安慰而已。
尤其是現(xiàn)在大數(shù)據(jù)算法的時代下,你能看到的其實只是你自己本來就想看到的。
當然,我并不是說安慰不重要,相反,安慰可能是能夠支撐我們長時間走下去的重要動力。
無論這個安慰的來源是現(xiàn)實中身邊熟悉的人還是網(wǎng)絡上那些陌生的人。
所以,當我們在問這些這些問題之前,我們要先確定好你到底是想得到一個甚至多個解決問題的方法論以及背后的底層邏輯,還是只是單純的想發(fā)泄下情緒!
為什么這么說呢?

二
我們舉個例子。
小A和小B的感情一直不錯,可這時候小B忽然提出了想去大城市發(fā)展,而小A卻已考上了縣城中的編制。
這時候,小A想起了以前在網(wǎng)上看到的那些關于異地戀最終分手的結局,于是懇求小B別出去浪了。
可小B就是那種天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的人,他覺得要是考個編制過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太沒意思了。
他最終還是決定要出去試試。
小B出去后,小A為了緩解焦慮,于是上網(wǎng)想搜一些異地戀的美好結局,結果搜出來的大多都是分手版本,于是她更加焦慮了。
我們來想下這個場景,假設你問對象他愛不愛你,她要是回答愛你,或許你就安心了,但她要是說不愛,那么可能你就不會不停的問一二三四五六七。
這就是絕大部分人的人性。
而當小A在網(wǎng)上搜異地戀的時候其實也是一樣。
她在看到了答案是能的時候可能就安心了,然后就不會去過多關注,而在她看到答案是不能的時候,她可能就會想去了解,了解,在了解。
最后,算法就會給她打上標簽,她就會被大數(shù)據(jù)不停的推薦給她異地戀的人走不到最后的文章或視頻。
最終,在自證預言的作用下,她可能就會疑神疑鬼,小B回消息慢了10分鐘,可能她就會覺得小B是不是做啥對不起她的事了。
最終,小B很可能會受不了她的監(jiān)督查崗,于是提出分手……

三
上述那個故事很遺憾是不是?
但,這其實就是絕大部分異地戀情侶的會遇到的問題。
那么,大家覺得異地戀情侶會不會分手?能不能走到一起?
我的答案是如果你們真的彼此喜歡想繼續(xù)這段感情的話,那就要選擇相信。
不要去管最后能不能成,不要去想概率這些東西,你們就只需要想著能走下去就行了。
心理學上有一個理念叫自證預言,醫(yī)學領域有一個概念叫安慰劑效應。
具體概念的話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這里篇幅不夠了。
總之,大家只需要知道,如果你想一件事情發(fā)生,那就要去相信它會發(fā)生。
當然,你也可以用商業(yè)中流傳的那句因為相信,所以看見,因為看見,所以相信來理解。
這么說吧,如果你認為你們會分手,那你們很大概率會分手,而如果你認為你們能走下去,那你們很大概率也可以走下去。
這并不是一個玄學問題,而是一個心理問題。
上文其實說過,當小A心里有了懷疑的種子的話,很可能就在也無法根除了。
直到那個懷疑成真,哪怕剛開始不成,她可能也會經(jīng)常查崗把小B搞的防不勝防而成真。
最終分手!
所以,如果你們真的相愛,那么,選擇相信異地戀最終能走下去,或許是一個做好的選擇!
大家覺得呢?
全文完,您的關注就是我的動力,這里是婉殤成長筆記,喜歡可以點個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