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忘了,我可沒忘”


以前我奶奶常跟我說,人吶,記性太好未必是好事,記得太多的東西,腦子就會亂,腦子一亂吶,這日子就過的不順心。
那時我還小,正是一腔熱血的年紀,聽不得這些消極的話語,所以我總是毫不避諱的告訴奶奶,您老了,記性不好沒關(guān)系,我們年輕人可不行,得有個好記性才能知道更多的事情。
每當(dāng)這個時候,奶奶總是笑盈盈的看著我,既沒有飽含深意的嘆氣,也沒有呵斥我的幼稚,她只是看著我,靜靜的看著我,
在我看不懂的年紀里,只是感覺似乎錯過了什么重要的東西。

奶奶走后,我每年都去給奶奶掃墓,但我從不在清明這天去,主要原因是人太多,掃墓的地方人擠人,想說的話,還有想傳達的念頭,總是會被一些嘈雜且浮躁的東西蓋過。
很多人把清明當(dāng)成了郊游,其實這也沒什么錯,追思也好懷念也好,說到底都是做給活著的人,給他們一個念想,但是我發(fā)現(xiàn),有些人似乎有些太過歡樂了,在這篇緬懷故人的凈土上,他們唱著鬧著,熙攘著自己的身姿,在來來往往之間全然沒有對故人的悼念之意。
我承認,我骨子里還是一個很傳統(tǒng)的人,所以在我眼里,該嚴肅的時候可以不悲傷,但不能抱著“來跳廣場舞”的心態(tài)去追思,去哀悼什么。
我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不是對的,但在墓地歡天喜地的行為,實在讓人接受不來。
其實類似這樣的事情在這個世道時有發(fā)生,就是有些事情知道不合適,但有些人卻不以為然,要說錯,反不得什么驚天動地的大錯,但就是讓那些守規(guī)矩的人不舒服,讓人惡心,但卡在喉嚨里的道理,卻怎么也沒有說下去的理由。
比如在電梯間吸煙,比如在本該安靜的圖書館大聲喧嘩個沒完沒了,比如出賣自己朋友的秘密去討好他人,比如利用他人的信任做出損人利己的事情。
錯,確實是錯了,但是人們很難以絕對的規(guī)則去懲罰他們,有時候勸說兩句,遇到血氣方剛的正義之士也不排除用拳頭讓他們明白什么叫規(guī)矩,什么叫做人,但是這樣的事情屢見不鮮,屢禁不止,仿佛這樣的存在總是有其強調(diào)“不對,但是合理”的意義,
他們吃了虧,受了罪,但從不長教訓(xùn)。
似乎他們有他們默認的規(guī)則,在他們的世界里,他們永遠不會敗,而他們所謂獲勝的方式,則是讓除了他們自己以外的人難受:
他們在底線面前跳來跳去,伸展雙臂,舒開歌喉,他們唱著跳著,好像從來就未曾害怕過什么。
反而是那些站著的,坐著的,規(guī)規(guī)矩矩活著的人,
一直抖個不停。

他們忘了一些事情,或者說,他們選擇性的忘記一些事情,好讓自己的人生隨性一點,
是啊,想起了奶奶說的話,人如果記憶力太好,日子確實不太好過。
但是,如果選擇性的忘記了該記住的事情,選擇性的忘記了不該違背的事情,選擇性的忘記了不該犯下的罪過,
這種自欺欺人的生活,在如今這個世道,也許對有些人來講,
不僅僅是生活的方式,也是一種害人害己的解脫:
曾經(jīng)朋友看了我的文章,說我把這個世道寫的太可悲了,
我告訴他,世道從來都不是可悲的,
一直以來,可悲的不是這個世道,
而是我自己。
(今日清明,謹以此文,致敬那些值得懷念,值得尊重的蕓蕓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