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舒適圈是該呆在里面還是要走出來?
今天下午咨詢中,有一個咨詢者說:“老師,我是該呆在自己的舒適圈,還是走出來”?
?
首先,這個問題,問的非常有意義。
?
為什么會有這么一問?
?
我相信,他問這個問題前,應(yīng)該是有過一些思考。
?
我相信,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很困惑的。
?
要想知道答案,你可以問自己以下3個問題:
?
00001.?為什么自己要問這個問題?
00002.?自己呆在這個舒適圈會給你帶來什么結(jié)果?
00003.?自己走出舒適圈會給你帶來什么結(jié)果?
?
?
?
#1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
趨利避害,是人的本性。
?
很多時候,我們都是下意識地拒絕困難,滿臉歡喜地接受喜悅和成功。
?
當(dāng)問題出現(xiàn)的時候,特別是問題已經(jīng)超過了我們能夠解決的能力范圍,我們就會感覺到很大的壓力。
?
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生出退卻之心,能避免就去避免掉。
?
就像很多學(xué)員講述他們的口吃經(jīng)歷時說:那個時候,能不說話就不說,如果遇到自己的難發(fā)音不得不說時,就換成其他相近的字或詞來表達,雖然內(nèi)心很難受,但總比被別人發(fā)現(xiàn)口吃會好很多。
?
但是,一味地逃避問題,逃避痛苦,它們不但不會消失掉,而且還會越來越嚴(yán)重。
?
就像我在前面幾篇文章中寫的那樣:口吃和社交恐懼癥都不是一開始就是那么嚴(yán)重的,而是一次次地重復(fù)和積累的結(jié)果。
?
所以,要改掉它們,不能拖太久。因為我們每天都要和人說話,說話中不免會出現(xiàn)口吃和社交恐懼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每出現(xiàn)一次,就是加深它們的重復(fù)和積累。
?
我相信,文字表達,大家都懂得其中的道理,不是每個人都有改變的決心和氣魄,這就是我上一篇文章說的“時機”。改變需要時機。
?
?
?
#2
是你要改變還是TA要你改變
?
有咨詢者說:“老師,身邊的人都說我身上有很多毛病,他們說我需要改變,我到底該不該改變”?
?
對于這樣的問題,我只回答:“你感覺要不要改變”。
?
是的,我經(jīng)常說,別人怎么說,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怎么認(rèn)為的。別人怎么感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己的感覺是什么。
?
別人說你很差勁,你問問你自己:自己真的很差勁嗎?真的一無是處嗎?
?
別人說你很好,你真的很好嗎?
?
很明顯,自己優(yōu)秀是自己的,跟他們有什么關(guān)系!自己差勁兒也是自己的,跟他們又有什么關(guān)系!關(guān)鍵不是別人怎么看,是你自己怎么看。
?
每當(dāng)咨詢者來咨詢說:“老師,我孩子有口吃,說話很困難,我想問一下該怎么改變?”
?
我都會說:“孩子自己覺察到自己說話的情況了嗎?”
?
如果只是父母看到了問題,而孩子還沒有看到問題,這個時候我是不建議讓孩子來改變的。
?
因為,他還沒有意識到自己不好呀,就好比,他認(rèn)為現(xiàn)在自己很熱,但你硬是讓他穿棉衣似的,一樣的道理。
?
只有自己發(fā)現(xiàn)了自己的說話問題,只有自己感覺自己必須要改變,只有自己已經(jīng)考慮好了要改變,這個時候才是改變的開始。
?
因為,改變和選擇改變是你自己事情。當(dāng)你把這個屬于你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完后,剩下的就是我要做的事情,即:帶著你來改變和成長。
?
所以,只有你認(rèn)為它是問題,它才是問題!只有你自己認(rèn)為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去改變!其他人說的都不算,你說的算!不然,你將活得非常辛苦和心酸。
?
同時,如果看到這篇文章的朋友,特別是自己身邊需要成長的人,希望你們能夠給TA更多的自由時間,讓TA們自己來發(fā)覺問題,給TA們足夠的自由空間。
?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你不可能什么事情都為TA去做,你也不能替TA。因為需要成長的是TA,不是你。而且,每個人都需要獨立思考問題。
?
另外,最重要的是你要相信TA。TA可以。
?
?
?
#3
做自己
?
很多來咨詢者說:“老師,我感覺自己不是自己?!?/p>
?
這句話,我不知道別人是不是能夠理解。但,我懂他說的。因為曾經(jīng)的我也是沒有自己。因為,我們有類似的經(jīng)歷。
?
做自己,說起來容易。但是真正做到的卻不多。
?
尤其是像我們口吃和社交恐懼的人兒們,因為長久以來,口吃和社恐一直是我們心頭最大的壓力,它不但影響我們的說話,而且還深深影響了我們的思維。
?
我們每次面對說話時就很害怕,很擔(dān)心自己的情況被別人發(fā)現(xiàn),所以,就會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和看法。經(jīng)常被別人異樣的眼光而一次次地羞愧自卑。
?
以前的我也是這樣,沒改變前的我也很在意別人的看法。做任何事情,都是迎合別人,希望能夠被別人多看一眼,或者是得到別人的肯定的話語。
?
如此時間一長,就沒有了自己,一直在努力做好別人眼中的自己。因為不想讓對方失望,而失去了自己,丟失了自己。
?
哪怕很多時候,對方提的事情觀點和自己的相反,但是為了不想給對方心里留下壞印象,所以,不得不逼著自己按照對方的想法去做。
?
可是,每次做完事情后,不但沒有得到對方的肯定,還一直被對方說教:“我說的沒錯吧,按照我說的去做這不就做好了嗎?”等等。
?
有太多太多的無奈和心酸,而這些,就是我們口吃者和社恐者每天不斷面對著,所以,每當(dāng)我看到學(xué)員講述他們的口吃經(jīng)歷時,我就非常心疼他們!
?
所以,很多學(xué)員說:口吃的日子真的是一天都不想有了!口吃讓我沒有一點自尊!
?
我們做事情,一直以來都是先為別人著想,可是結(jié)果呢?別人不但不知道感激,而且還變本加厲地說教自己!這樣的痛苦還沒受夠嗎!
?
所以,我們是時候為自己而活了!活出自己真實的樣子!把那個卑微、膽怯、看別人眼色行事的懦弱的自己干掉!活出強大的自己!活出屬于自己的自己!
?
我們自己的生命,理應(yīng)由自己來說“是”或“不是”,不需要別人來指手畫腳!不再去做別人眼中的自己,是該做自己了!
?
當(dāng)然,做自己,是需要很大的勇氣,也需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在面對選擇和決定的時候,有的選擇奮力一搏,有的選擇得過且過。
?
每一種選擇都沒有錯,有的只是他們對生命的認(rèn)識和他們對自己的負(fù)責(zé)而已。
?

如果,你認(rèn)同我以上說的,如果,你正在面臨口吃和社恐的影響,如果你已經(jīng)考慮好要走出來改掉他們,隨時歡迎咨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