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看:布倫Mark Im輕機槍 二戰(zhàn)英軍重要武器 源于捷克經(jīng)典設計
外國某槍店展示了一挺布倫Mark Im輕機槍,由位于加拿大的約翰·英格利斯公司制造。

布倫是捷克斯洛伐克ZGB 33輕機槍的許可生產(chǎn)型,后者是ZB?vz.26輕機槍的改進型。英國軍方在上世紀30年代的機槍招標工作中,對其進行了對比測試。為了保持彈藥通用性,布倫輕機槍采用英軍現(xiàn)役的.303英國彈,這種帶底緣的彈藥讓布倫有了弧度非常大的彈匣。同時改用了喇叭口消焰器,保持了速換槍管功能。

布倫這個名字來源于摩拉維亞的捷克斯洛伐克城市布爾諾(Brno),設計Zb vz. 26機槍的Zbrojovka Brno工廠就在這座城市,以及英國皇家輕武器工廠所在地恩菲爾德(Enfield),取布爾諾的“Br”與恩菲爾德的“en”,組成了“布倫(Bren)”。

布倫采用活塞長行程自動方式,發(fā)射當時英國陸軍標準的.303英寸彈藥,保持與李-恩菲爾德栓動步槍相同的口徑。該槍的設計師是瓦茨拉夫·霍萊克(Václav Holek)。

第一個量產(chǎn)型號就是布倫Mk I,最初由位于恩菲爾德的皇家輕武器工廠于1937年開始生產(chǎn),并在次年開始裝備英軍。另外兩家英國公司戴姆勒和Monotype隨后都開始生產(chǎn)布倫輕機槍,后者是由幾家制造商組成的聯(lián)合公司。

加拿大的英格利斯公司從1938年開始,澳大利亞的利斯戈公司從1940年開始,以及后來的印度輕武器廠,都開始陸續(xù)生產(chǎn)布倫輕機槍。

布倫輕機槍不僅參加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戰(zhàn)后還改為7.62×51mm北約口徑,繼續(xù)在英國和其他英聯(lián)邦軍隊服役到上世紀80年代。

二戰(zhàn)期間為了簡化生產(chǎn),進行了幾次修改,產(chǎn)生了Mk I、Mk Im、Mk II、Mk III和Mk IV等多個型號。二戰(zhàn)后,布倫又進行了兩次改裝,即可7.62×51mm口徑的Mk II/1和L4。

二戰(zhàn)期間,加拿大的約翰·英格利斯公司制造大約18.6萬挺布倫輕機槍,占據(jù)了所有布倫輕機槍的相當大比例。

約翰·英格利斯公司曾是一家成功的家族企業(yè),但在1937年破產(chǎn)。隨后被一位有政治背景的前陸軍少校J·E·哈恩以低廉的價格收購,因為他知道加拿大軍方對輕機槍有著巨大的需求。

這位哈恩少校甚至成功說服了英國政府,讓他作為軍方需求的唯一官方承包商。

這種方式導致了1939年皇家委員會對這種合作方式展開了調(diào)查。不過,二戰(zhàn)巨大的需求仍然讓該公司獲得了巨大的利潤。

今天展示的這挺布倫Mk Im輕機槍是1943年制造的,退役后還在英國進行了專業(yè)的翻新,保持了非常好的品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