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你晚年的“大苦”,會提前到55歲這一年出現

01
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生活壓力的增大,所有的風險和危機,都會“提前”到來。
現代人的中年危機,已經提前到35歲了。不少人35歲就失業(yè)了,后面也找不到工作,只能到處打零工,奔波勞碌賺點小錢。
中年危機提前了,晚年危機也會提前。普通人的晚年危機,會在55歲這一年出現。從55歲開始,家庭的矛盾、身體的問題、養(yǎng)老的風險,統(tǒng)統(tǒng)都來到我們的身邊。
當然,這里談到的“晚年危機”,那是針對普通人的。如果你是精英或者中高階層的人士,那你的晚年危機,基本會來得特別晚。
為什么普通人的晚年危機,會來得那么早呢?因為普通人缺乏一定的資源。沒有錢,貧賤夫妻百事哀。沒有依靠,貧賤家庭也會百事哀。
無論是中年的不幸,還是晚年的大苦,都跟這一種病有關——窮病。

02
一位55歲中年人的心聲:晚年,并沒有想象得那么簡單。
年輕的時候,老陳覺得,晚年跟早年,不都是一樣的生活方式嗎,有什么艱難的呢?
等老陳過了55歲,身體出問題了,賺的錢也越來越少,只能抱著所剩不多的存款過日子。這一刻,他終于感覺到中晚年的不易。
自己過得緊巴巴就算了,就連孩子,也過得不怎么好。孩子大學畢業(yè)后,一度失業(yè),連工作都找不到,只能回家啃老。
過了幾個月,孩子在省會城市找到工作了,工資五千多,扣除了一千五百塊的房租,還有三千塊吃喝通行的費用,基本一個月下來存不到什么錢。
錢不夠花的時候,孩子就會找父親要錢。老陳看到孩子來要錢,就抱怨地說了兩句:你工作了,還不能養(yǎng)活自己,不就是“倒貼錢”去打工嗎,有什么意義呢?
口頭上抱怨完,老陳還是把錢給了孩子。他自己也知道,如今的孩子不容易,哪怕自己過得不好,也希望他們過得好。
孩子的問題、家庭的壓力、日常的花銷,就像三座大山,壓在了老陳的身上。

03
人到五十五,為什么會遇到那么多的問題呢?
從身體的角度來說,45歲到55歲,身體處于極度的衰退期當中。稍有不慎,就患病了,把錢都送給了醫(yī)院。
從現實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個對中老年人不太友好的世道,中老年人的收入,只能勉強維持一家?guī)卓谌说纳?,哪還有選擇的機會呢?
從家庭的角度來說,孩子長大了,就會跟父母有矛盾。夫妻兩人老了,湊合多年,忍不下去了,也會相互爭吵,讓家庭時不時爆發(fā)戰(zhàn)爭。
從錢財的角度來說,不是所有的中老年人,都有存款。無數人都面臨“手??谕!钡睦Ь?。如此,他們哪還有幸福安穩(wěn)的晚年呢?
再加上內卷加劇,“二八法則”的情況愈發(fā)嚴重,百分之二十的精英擁有了百分之八十的資源,百分之八十的普通人,只能在百分之二十的資源中爭奪。
這當中存在無數的問題,都是普通人需要面對的,但普通人無法解決,那晚年的危機,不就提前到來了嗎?

04
應對55歲就到來的“晚年大苦”,要有這4個準備。
準備一:要在55歲之前,完成自己這代人的財富積累。
真正的財富積累,需要人們抓住機會,花費幾年的時間去實現。如果抓不住機會,就只能通過長時間的努力,來存一筆錢了。
給自己和家庭存一筆錢,那是有好處的。首先,可以在危急的時候,順利渡過難關。其次,可以幫助自己的孩子,讓他們暫時無憂。
準備二:要在55歲之前,養(yǎng)成“修身養(yǎng)性”的好習慣。
有人說,我們都是普通的打工人,存不到什么錢,難道就沒有安穩(wěn)的好日子可過了嗎?并非如此。越是沒錢,我們越要修身養(yǎng)性。
其實很好理解。沒有錢,還透支身體,搞出來了大病,進醫(yī)院分分鐘要花幾萬幾十萬,這是普通家庭無法承受的。如此,保命才是真相。

05
準備三:在要55歲左右,平息個人暴躁的內心。
人心太過于暴躁,就會讓人隨便發(fā)脾氣??戳硪话氩豁樠?,就對另一半發(fā)脾氣??春⒆硬豁樠郏土R孩子。這,不就會引發(fā)家庭爭斗嗎?
跟身邊人相處,沒必要過分暴躁,也沒必要渴求太多。有些時候,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就行了,差不多就好。
準備四:降低自己的物欲,過簡單樸素的小日子。
欲望太重,是現代人活得不夠幸福的根源。他們會跟別人到處攀比,不是攀比誰有錢,就是攀比誰有房子和車子。這真的有必要嗎?
日子是自己過的,而不是用來跟別人攀比的。所謂“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在世一蜉蝣”就是這個道理。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