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春的“心虛”,讓《披哥2》打開了封神的局面
要問這兩年什么樣的綜藝最火爆,那必須要說的就是芒果打造的這兩檔全景音樂競演類真人秀了。
從姐姐們開始,緊接著哥哥們把這股浪潮推到了頂,讓觀眾看得非常過癮。
在萬眾期待之下,現(xiàn)在又迎來了第二季的《披哥》。
實話實說,當這一季的哥哥陣容官宣之后,觀眾就興奮起來了。
首先,第一季的四位哥哥陳小春、張智霖、李承鉉、張云龍回歸。
在這四位當中,張云龍的實力和人氣都是觀眾不太認可的,多少有點讓人失望。
在第一季的時候,張云龍從一開始就和言承旭炒CP,最終卡位成團。
相信大家也發(fā)現(xiàn)了,在《披哥》這檔節(jié)目的哥哥中,唱功好的,有代表作的,人氣高的,這都非常多。
在這幾個特點中,張云龍一點都沒占到,唯一可以拿得出手的也就是長得帥了。
除了張云龍之外,其他三位哥哥陳小春、張智霖、李承鉉都是深受歡迎的。
不管是實力還是顏值、綜藝感等方面,他們都是上一季中最優(yōu)秀的。
毫不夸張,這幾位一代哥哥的團綜都能做得那么好,更何況是再來28位新哥哥呢!
其次,新哥哥的實力。
鄭鈞、蘇見信、張震岳、任賢齊、蘇有朋、潘瑋柏等等,試問誰不是聽著這些哥哥的歌長大的呢?
每個人的代表作拿出來都是可以引發(fā)全場大合唱的,而且根本不需要看歌詞,因為那些詞都已經(jīng)深入人心了,就好像刻在腦子里一樣高,張口就來。
這兩年的音綜為什么能發(fā)展這么好,相信大家也看出來了,那就是各大平臺都抓到了流量密碼。
其實這個密碼很簡單,那就是走情懷路線。
不管是什么樣的音綜,只要走情懷必火,不信的話大家可以去翻看一下那些爆款音綜,有一個能逃過這個定律的嗎?
在現(xiàn)在的綜藝市場,看這類綜藝的觀眾群體主要集中在了80后90后。
正常來說,只要一檔綜藝里能讓這波人共情,那就贏了。
當然,形式是不限制的,可以是有情懷的歌曲,也可以是有情懷的明星,還可以是有情懷的影視角色等等,只要有一點就能鎖定爆款。
其實不只是音綜,這個定律在其他綜藝里也是適用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fā)現(xiàn),追音綜的觀眾好像一直都是那一批人。
即便是換了一檔綜藝,大家喜歡聽的歌曲還是那個年代的經(jīng)典,喜歡的歌手還是那個年代的實力唱將。
在這一季的“初舞臺”中,節(jié)目組真的是把觀眾徹底拿捏了。
32位哥哥有代表作的唱代表作,沒有代表作的唱那個年代紅遍大街小巷的爆紅歌曲,一整期節(jié)目看下來之后,真的嗨翻了。
比如任賢齊的《傷心太平洋》,蘇有朋的《愛》和《紅蜻蜓》,潘瑋柏的《反轉(zhuǎn)地球》,鄭鈞的《私奔》,蘇見信的《死了都要愛》,張震岳的《思念是一種病》等等。
其實在這一季還沒有開播的時候,觀眾的心里是有些擔心的。
畢竟第一季的“初舞臺”把調(diào)起得太高了,當時觀眾就已經(jīng)把節(jié)目吹爆了,各種安利身邊的朋友去看。
很多觀眾當時就覺得不可能有比這更精彩的了,已經(jīng)封神了。
幸好這一季的每一位哥哥都不拉垮,節(jié)目組的審美也在線,這才扛住了自己給自己的壓力。
毫不吹噓地說,這一季的“初舞臺”再次封神了。
不過,要是兩季的“初舞臺”放在一起對比,硬要說個誰更好的話,我相信很多人應該會選第一季吧!
在兩者難分高下的時候,人們經(jīng)常會有先入為主的觀念,不是嗎?
這一季的首期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績一點都不意外,甚至可以說這樣的嘉賓陣容放在什么綜藝里都能火。
對于綜藝節(jié)目來說,高開很難,但是高開之后能高走就更難了。
毫無疑問,這一季已經(jīng)高開了,那么,如何才能讓節(jié)目高走下去呢?
在最新上線的第二期節(jié)目中,陳小春起到了至關(guān)重要的作用。
陳小春的“心虛”,讓《披哥2》打開了封神的局面。
要不是因為有陳小春的話,從這期開始就要被罵了。
在“初舞臺”過后,哥哥們馬上就迎來了第一次的拆隊重組。
對于觀眾來說,看這類綜藝最喜歡的也就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這里面有哥哥們的社交和互動,可以碰撞出非常多的火花。
然而,對于哥哥們來說,最怕的就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大家剛在“初舞臺”合作過,轉(zhuǎn)身就要離開隊伍,大家會不好意思。
這個問題要是放在姐姐們身上還好說,但哥哥們是非常講義氣的,最怕的就是尷尬。
比如金瀚,他很清楚自己在“初舞臺”給蘇有朋拖了后腿,所以他就會非常尷尬。
雖然他們坐在了同一張桌子上吃飯,而且他們很想再次和蘇有朋組隊,但真的沒人敢說。
當然,蘇有朋是肯定不想再跟他們組隊了,誰不想找那些有實力的人一起玩呢!
在這八個隊伍中,這是一類,有拖后腿的。
還有一類就是實力都很好的,比如潘瑋柏組和鄭鈞組。
這兩組的哥哥全都是專業(yè)能力相當強的,而且“初舞臺”的成績也相當好,他們就會非常不好意思。
你要說這兩組的八位哥哥沒有一個人是想拆隊的,那我還真不信,關(guān)鍵是真不好意思。
畢竟都是在這個圈子里有點成就的,對他們來說,面子遠比自己喜不喜歡更重要。
比如溫兆倫,聽到這個規(guī)則之后直接對陳小春說“永不分離”,畢竟都是大灣區(qū)的,上一季陳小春的兄弟情大家也是看到過的。
看到哥哥們之間的兄弟情,我相信很多觀眾都已經(jīng)尷尬到腳趾摳地了吧!
因為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很多哥哥是出于無奈的,說不分開其實都是“假客氣”,心里早就想和其他人組隊了。
實話實說,觀眾也是想要八組哥哥打亂重組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看到他們更多的可能性。
還記得在上一季的時候,大灣區(qū)哥哥深受觀眾喜歡,但他們一直抱團不還是被觀眾吐槽了嗎?
一旦這次這八個組不拆分,那觀眾必定會極度反感,首期的優(yōu)勢也會蕩然無存,節(jié)目將注定高開低走。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這個局面呢?沒想到這個關(guān)鍵在陳小春身上。
當溫兆倫跟陳小春說永不分離的時候,陳小春心虛了,因為在節(jié)目一開始他就和一代哥哥約定好了要一起組隊。
一邊是新隊友,一邊是老朋友,到底該如何抉擇呢?
當陳小春心虛的時候我就知道他心里有答案了,這個決定也注定了這一季不會拉胯。
陳小春一個眼神,四位一代哥哥立馬重聚,看似簡單的操作,但一下子就拆散了四個隊。
我敢打賭,只要陳小春接受了溫兆倫的永不分離,那張智霖、李承鉉、張云龍他們?nèi)齻€隊怕是也會因為不好意思而不拆分。
用一句話形容陳小春的操作非常貼切,那就是牽一發(fā)而動全身。
陳小春真的是人間清醒,以一己之力挽救了這個尷尬的局面,讓節(jié)目后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礎(chǔ)。
經(jīng)過這次的事件,我覺得這一季《披哥》的賽制是翻車的。
在“初舞臺”的時候,節(jié)目組幫哥哥們做好了四人一組的安排,一公的設(shè)計居然還是四人一組。
我真的想問一下節(jié)目組,難道你們就沒考慮過哥哥們會不好意思嗎?
潘瑋柏說哥哥們會不好意思拆隊,這真是說出了所有哥哥的心里話,讓節(jié)目組徹底被打臉了。
作為一檔真人秀,觀眾想要看到的就是哥哥們的真實,但節(jié)目組這樣的賽制讓哥哥們無法真實,只能很違心地和大家假客氣。
關(guān)于這個賽制問題,真心希望后期能趕快優(yōu)化,要不然哥哥們尷尬,觀眾看得也尷尬。
第一,節(jié)目組可以和首期一樣,直接安排就可以。
或許有些人會說,這樣可能會給哥哥們安排到不想合作的人,其實這很簡單。
節(jié)目組可以在私下去找哥哥們聊一下他們想和誰合作,這部分都不需要在正片中播出的。
第二,不要四人組,直接切換成五人組或者是三人組,或者是上一季那樣,有三人、四人、五人可選,不是也挺好的嗎?
說白了,只要能讓哥哥們不要抱團就可以。
這兩年此類綜藝實在是太多了,只要大家關(guān)注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觀眾看每一檔都不喜歡抱團,尤其是在一開始。
當然,節(jié)目要是到了后半段就不一樣了,當一個隊伍能徹底戳中觀眾的時候,大家就可以接受他們抱團了。
潘瑋柏組和鄭鈞組,這兩組的每一位哥哥都是觀眾喜歡的實力唱將,所以他們抱團大家還不是太反感。
這樣的事情一旦要是發(fā)生在其他隊身上,那觀眾真的是會坐不住的。
幸虧有陳小春的“好意思”,要不然這一季真的要垮了,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