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黃芪的泡水搭檔,益氣養(yǎng)陰,健脾除濕 清一身熱、還能止一身汗

三伏天該不該用黃芪煮水喝呢?
很多人覺得天熱了,再用黃芪煮水就容易上火,但事實上夏主暑邪,而暑邪易傷津耗氣,所以夏天耗氣嚴(yán)重,氣虛的人比較多,確實應(yīng)該要補氣,而黃芪就是補氣的能手。

但為啥很多人說夏天用黃芪會上火呢?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兩點,一是滋陰養(yǎng)津,二是祛濕,畢竟夏天不光會耗氣,還會傷津傷陰,再者暑多夾濕,有的人不光氣虛,還有陰虛,或者濕,那你光用黃芪煮水補氣,自然容易上火,所以今天分享幾個三伏黃芪泡水搭檔,補氣的同時滋陰,祛濕,清熱,還有止汗的,看看你適合哪種吧!
首先,黃芪搭配麥冬
如果你平時不光總覺得體虛,身上沒勁不想動,稍微干點啥就大喘氣,而且還總是口渴口干,鼻子發(fā)干,時不時的喉嚨發(fā)癢,或者是經(jīng)常便秘,大便干硬難排出,有時候好不容易拉出來了還跟羊屎樣一粒一粒的,或者晚上燥熱,睡著后出虛汗的,就可以參考這個搭配。

其次,黃芪搭配知母
如果你平時總是感覺沒精神,手腳發(fā)軟沒力氣,干啥都不想動,身體發(fā)虛,然后呢身上火氣也比較大,容易出現(xiàn)些口渴,口臭,身上燥熱,出很多汗,胃里隱隱灼熱,總是餓的很快,甚至是動不動就牙痛,牙齦紅腫的情況,就可以用黃芪和知母煮水喝,知母這個藥不光能滋陰,還能清熱瀉火。

其次,黃芪搭配茯苓
這個呢,就適合那種氣虛,體內(nèi)也有濕的人,平時經(jīng)常感覺身上沒勁,很疲憊沒有精神,少氣懶言的,手腳胳膊也總是困重難受,另外嘴里總感覺沒味道,不想吃東西,稍微吃點就脹肚子,上個廁所大便也發(fā)軟不成型,舌頭伸出來舌苔發(fā)膩,如果你是這種情況,那可以參考這個搭配,但如果你身上同時還出現(xiàn)了熱的癥狀,可以把茯苓換成澤瀉,澤瀉這味藥祛濕的同時也能瀉熱。

最后,黃芪搭配白術(shù)
這種就適合那種氣虛,氣不能固攝津液的人,這種人比較虛,整個人看上去萎靡不振的,平時總是動不動就出汗,有時候就算吃個飯,什么也不干都能出一頭汗,而且經(jīng)常胸悶氣短,爬個樓梯干個活就大喘氣,心慌氣短滿身汗,然后風(fēng)一吹就感冒生病,這種的就需要補氣固表了,所以可以用黃芪配白術(shù)用。

總之呢,黃芪雖然能補虛,但也不是隨便用的,像那些體內(nèi)濕熱重,有濕,或者是陰虛的,你得搭配著用,不然就是容易上火,所以干什么前都得先弄清楚自身情況。
那今天分享的內(nèi)容就到這里了,如果身體不適請及時線下就醫(yī),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