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下西洋擁有百倍資源,為什么對世界的影響遠遠不及哥倫布?

??
為什么明朝的遠航被終止,而中國突然轉(zhuǎn)向了孤立主義?鄭和擁有百倍資源,為什么對世界的影響遠遠不及哥倫布?
本文譯自Quora,原標題:Columbus Vs Zhenghe. Zhenghe had far far more resources than Columbus had, why did he unable to accomplish what Columbus did?
原文很長,本段為節(jié)選,對翻譯文感興趣可以百|(zhì)度【櫻落】前|往查看數(shù)千篇翻譯文。
-
-
Matthew Sutton
worked at History
從事歷史工作
明朝人的內(nèi)心一直是非常保守和仇外的,他們原本是中國的農(nóng)民,在一場艱難的反抗蒙古人的血腥叛亂中頑強地生存了下來。他們一直是有點偏執(zhí)于他們的力量的鐵桿的中國民族主義者,他們主要關(guān)心的是自己的國防和內(nèi)部發(fā)展。鄭和的探險有點反常,因為他是朱棣的太監(jiān)和宮廷寵兒,他主持過幾次奢華的(令人印象深刻)探險。
中國人從未像在公??吹搅怂麄兊膰业拿\的葡萄牙和英國那樣培養(yǎng)自己的海軍力量,因為中國人歷來視自己為四面都是野蠻人的人類文明的中心。
-
-
Alan Chiu
I read many modern Chinese history books
我讀過許多關(guān)于中國近代史的書
因為海外探險得利的是商人而不是政府。對政府來說,海外探險并沒有像歐洲殖民主義帝國那樣給政府財政帶來財富,反而成為負擔。在中國的朝貢制度中,皇帝會回賜超過進貢價值的禮物,所以越是進行海外探險,中國的貿(mào)易逆差就越大。
那么,中國為什么不把海外探險視為純粹的經(jīng)濟活動呢?
首先,明清時期的中國政治被北方人主導,而海上活動則被南方人主導,因此強調(diào)海上貿(mào)易會導致朝廷內(nèi)部政治權(quán)力的轉(zhuǎn)移。
第二,傳統(tǒng)上,明朝政府建立在對無組織的農(nóng)民的統(tǒng)治之上,它反對有錢和有組織的大商人,因為他們對政府的權(quán)力構(gòu)成了潛在的威脅。這就是為什么雖然明末清初的海盜問題嚴重,但政府不愿意鼓勵合法的海上貿(mào)易和針對海盜活動為貿(mào)易提供保護。相反,它更傾向于限制海上貿(mào)易或打擊海盜。這似乎是一個失敗的經(jīng)濟策略,因為政府并沒有從海上貿(mào)易中獲得多少好處,反而不得不為打擊海盜付出代價,但政治上算計的結(jié)果是統(tǒng)治階級保持權(quán)力更好。
第三,這樣做會威脅朝貢制度,威脅中國的優(yōu)越感。中國是自給自足的,實際上并不需要國外的任何東西,海外貿(mào)易被視為對野蠻人的恩惠,以獎勵他們對皇帝的尊重和服從,純粹的經(jīng)濟交易會打破這種模式。
有鑒于此,我們可以理解為什么直到鴉片戰(zhàn)爭迫使清朝開放港口,中國才取消對海上貿(mào)易的限制。
-
-
Michael Darmawan
Enthusiast
狂熱的愛好者
好吧,明朝確實太瘋狂了。
1.公元14世紀,明朝在中國建立統(tǒng)治之后,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它們下令建造了72萬平方米的紫禁城。
2.公元14世紀,明朝修建了8000公里的長城(明長城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你今天看到的長城就是明朝修建的)。
3.公元14世紀,明朝的寶船艦隊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大的船只,這只是為了展示和傳播當時帝國的富足。
它們揮金如土,我不知道它們?yōu)槭裁礇]有破產(chǎn),而公元9世紀的印尼王國僅僅因為在50年的時間里建造了50米x 50米的婆羅浮屠神廟就破產(chǎn)了。
但明朝有更為緊迫的事情,比如修長城。寶船艦隊實際上只是為了炫耀,對中國并沒有什么實際的好處。
-
-
Lonely Cantonese Sith Lord
Chinese citizen,Lives in Hong Kong
中國公民,生活在香港
中國人和歐洲人衡量成就和成功的方式截然不同。
鄭和的使命是做兩件事:
?懷柔遠人
?開展貿(mào)易
他被告知要到遙遠的地方去,向他們展示明朝的強大,向他們的領(lǐng)導人贈送禮物,說服他們與明朝進行貿(mào)易以及向明朝朝貢,并給皇帝帶來一些很酷的東西。
而這正是他所做的。明朝的寶船艦隊并沒有征服新的土地,他們沒有滅絕任何當?shù)厝耍矝]有使他們皈依(無論當時中國的國教是什么)……盡管他們確實帶了幾只長頸鹿回家,但他們沒有掠奪外國人為奴隸,因為他們覺得長頸鹿看起來很有趣。

結(jié)果,沿途有如此多的部落和民族對黃河文明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們不停地派遣使者向明朝朝貢,這顯然把洪熙皇帝(譯注:明仁宗朱高熾)壓得喘不過氣來,以至于他后來完全停止了向海外派遣寶船艦隊-
“一些遙遠的國家付出了巨大的代價,經(jīng)歷了巨大的困難向我朝貢,而這一切都不是我自己的愿望。應該向他們轉(zhuǎn)達信息,減少他們的朝貢次數(shù)以避免雙方付出高昂和不必要的代價?!?/p>
明朝不得不立法禁止鄰國過于頻繁地進貢。
我認為鄭和的遠航遠比哥倫布更富有成果,更仁慈。哥倫布最大的成就是在尋找黃金的過程中減少了整個島嶼的人口。盡管與他的繼任者的成就相比,它仍然相形見絀——他的繼任者殺死了如此多的人,以至于實際上使地球變冷了。
-
Jonathan Dough
無論好壞,哥倫布的遠航對世界的影響遠比鄭和之行更深遠。
哥倫布的食物和動物的交換確實讓新世界和舊世界受益匪淺,而許多負面的后果并不是哥倫布的本意或能預料到的。哥倫布并不知道新大陸上的人們會如此容易患上舊大陸的疾病,滅絕當?shù)厝藷o疑并非出于他的本意。
包括中國在內(nèi)的全世界都從哥倫布航行后在全球傳播的新世界的農(nóng)作物中受益匪淺,而鄭和的航行確實沒有帶來什么長期的影響,這就是為什么在學術(shù)界重新認識鄭和下西洋之前,鄭和的故事大多被遺忘的原因——甚至中國人自己也在20世紀末之前也基本上忘記了鄭和。
除此之外,哥倫布表現(xiàn)出的勇氣值得欽佩。他愿意根據(jù)他的理論去冒生命危險,如果沒有他持續(xù)多年的不懈追求,他的想法永遠不會實現(xiàn)。在葡萄牙人拒絕了他之后,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去了西班牙。如果西班牙最終拒絕了他,他將不得不求助于其他可能會傾聽的君主(也許會是英國)。他在未知的水域航行,面臨著如海盜和暗礁這樣未知的危險。
相比之下,沒有任何跡象表明鄭和的航行是出自他的主意,或者他是促成這些想法的推動者和負責人。如果沒有鄭和的話,其他的海軍上將也會被任命,航程也會一樣。鄭和也沒有面臨太多真正的危險,因為他是在中國人已經(jīng)航行了幾個世紀的已知水域內(nèi)在航行,憑借龐大的艦隊,他也沒有受到海盜的威脅。大量可用的船只也意味著與哥倫布不同,他不必擔心自己正在下沉的船只,因為他有很多其他的船只可供轉(zhuǎn)移。
.
原文很長,本段為節(jié)選,對翻譯文感興趣可以百|(zhì)度【櫻落】前|往查看數(shù)千篇翻譯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