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抗倭名將,因太怕老婆青史留名,穿鎧甲才敢見老婆!
戚繼光是明朝著名的抗倭名將,一生南蕩倭寇,北拒強虜,戰(zhàn)功赫赫,同時他也是一位杰出的兵器專家和軍事工程家,并著有兵書《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為世人留下了寶貴的軍事經驗。

然而這樣一位威風凜凜的將領,卻很難讓人想象得出,他竟然怕老婆。
今天就來聊聊戚繼光將軍和他的原配夫人王氏的秩聞趣事。
01 王夫人不僅賢惠,還有勇有謀
王氏是萬戶南溪王將軍之女,她13歲時與戚繼光定親,18歲時與戚繼光成婚。
雖然王夫人是將門虎女,性格剛烈,但是對丈夫一往情深,一直無微不至地照顧著丈夫的起居,婚后兩人的感情也很好。

戚繼光畫像
早年,戚繼光家境貧寒,為了招待客人,王夫人不惜賣掉自己的首飾,遇到好吃的,也總是幫丈夫留一份。
據說有一次吃魚,王夫人把魚身留給了丈夫,而自己只吃魚頭魚尾,令戚繼光感動不已。
王夫人不僅賢惠,還有勇有謀,野史上說她“威猛,曉暢軍機,常分麾佐公成功”。
有一次,戚繼光率領部隊出去抗倭,可是戚家軍家眷所在的新河城守軍很少。倭寇恰好突襲,將新河城團團圍住了,城內的人驚慌失措,危急關頭怎么應付呢?
王夫人說服了守城官兵,讓城中所有老幼婦孺都穿上戚家軍的軍服,站在城上,用以迷惑倭寇,讓他們誤以為城內兵力充足,結果倭寇果真上了當,不戰(zhàn)而退。

當戚繼光率領部隊回來時,得知情況后非常震驚,對妻子的智謀佩服的五體投地。
02 戚繼光娶小妾東窗事發(fā)
王夫人的計策,與早年朱棣的徐皇后守北平城的謀略十分相似。所不同的是,朱棣最愛的女人自始至終都是徐皇后,而戚繼光卻在功成名就后,傷害了患難與共的結發(fā)妻子王夫人。
雖然王夫人與戚繼光恩恩愛愛,可是她只給戚繼光生了一個女兒。在封建社會,重男輕女思想很嚴重,古人云“不孝有三,無后為大”,沒有兒子繼承香光怎么行呢?尤其是戚繼光這樣一位響當當的人物。
于是,戚繼光瞞著王夫人,在外面偷偷地納了小妾沈氏??墒沁^了一年,沈氏也沒生出一個兒子,戚繼光沉不住氣了,便再納一妾陳氏。
隨后,陳氏給戚繼光生下三個兒子,即戚祚國、戚安國、戚報國。期間,沈氏也為戚繼光生下一子,即戚昌國。
這下戚繼光有了四個兒子,按照他納妾的邏輯,傳宗接代的目的已經達到,應該適可而止了吧。
誰知道戚繼光又納了一位小妾楊氏,后來楊氏生下了兒子戚興國。
這一切,都是戚繼光背著王夫人干的,可憐王夫人一直蒙在鼓里。但是紙包不住火,不知是誰走漏了風聲,王夫人終究還是知道了。
她悲憤不已,竟然順手抄起一把利刃,揚言要找戚繼光算賬。
戚繼光聽到消息后,擔心妻子真的會對自己痛下殺手,就穿了一身鎧甲去見妻子。一見面,戚繼光嚎啕大哭,解釋了娶小妾是為了傳宗接代。

王夫人聽了后,原諒了丈夫的所作所為,與丈夫抱頭痛哭。她明白社會輿論的壓力,老了還指望兒子養(yǎng)老送終呢。
在戚繼光的五個兒子中,王氏最喜歡戚安國,就過繼過來自己撫養(yǎng),對他視如己出。
03 戚繼光怕老婆的其他趣聞
戚繼光怕老婆,在民間還有一些其他秩聞趣事。
戚繼光的部下知道他十分懼怕王夫人,經常挨王夫人的罵,看不下去,就給他出主意:將軍也是當朝名將,怎么能整天被一個婦人欺負,明天我們各拿兵器分列于兩側,將軍派人叫她來軍營訓話,這樣可威懾她,給她一個下馬威,以后日子也好過些。
在部下的極力慫恿下,戚繼光心動了,依計而行。不一會兒,王夫人來到營帳,見到帳內殺氣騰騰卻絲毫沒有害怕,反而厲聲問道:“喚我何事?”
戚繼光見了膽戰(zhàn)心驚,雙膝一軟撲通跪地說:“特請夫人閱兵。”

部下見一計不成,再使一計。
戚繼光聽從部下的計策,拿著利劍沖入家中,想嚇唬一下王夫人,以振夫綱。當時王夫人午覺剛睡醒,一見這陣勢,立刻怒斥:“你拿把劍想干什么?”戚繼光嚇得扔掉寶劍,說道:“我就想拿劍給夫人殺只雞吃,所以才大聲叫喊。”王夫人說:“以后殺雞不要再大聲叫喊了?!逼堇^光連忙答應。
04 王夫人離開戚繼光
戚繼光是一名武將,并不是文弱書生,為何會如此懼怕王夫人?
或許有的秩聞當不得真,但是我覺得戚將軍怕老婆并不是空穴來風,畢竟戚夫人的威名早已名震天下。
兩人十幾歲成婚并相濡以沫幾十年,肯定是有著深厚的感情基礎的,或許沒有愛情,但是親情必然有。
如果不在乎一個人,不怕傷害一個人,怎么會頂著怕老婆的名頭呢?
王夫人不是一名普通的小女子,她盡管原諒了丈夫納妾的行為,但是心中有了隔閡。在她的內心,她希望丈夫能像她一樣對婚姻忠貞,然而卻越來越失望,眼前的這個男人再也不是當初的心中至愛了。

后來,過繼的兒子戚安國在婚后不久死去了,王夫人更加萬念俱灰,竟毅然拋下年老多病的戚繼光回了娘家。
戚繼光一生風光無限,晚景卻很悲涼。萬歷十三年,戚繼光受到彈劾,被罷官回鄉(xiāng)。三年后,戚繼光病死于家中,時年六十一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