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歲農(nóng)村老漢不想被火化,親孫子給挖個坑,活埋了爺爺最后的尊嚴

用現(xiàn)在的生活對比起以前,真真切切能讓人感受到時代的進步,但是對于被時代拋棄的老人而言,他們并不想要這種進步。
現(xiàn)在的年輕人出門不用帶現(xiàn)金,一部手機就走遍天下,但是對于老人而言,社會也因此變得寸步難行,困住他們的不是思想局限,而是社會的變遷。

有些老人接受不了這種變化,選擇讓孫兒活埋自己。
年輕人臉上笑容多了,老人卻愁容滿面
2012年,有一部名為《告訴他們,我乘白鶴去了》的電影上映,這是一部很冷門的藝術電影,看懂的人卻淚流滿面。

老馬是電影的主角,一輩子沒做過壞事,最后的結(jié)局卻是被孫子孫女活埋。
影片的背景是剛剛實行土葬時候的甘肅小山村,73歲的老馬和老伙伴老曹,搭檔了一輩子,他們打的棺材,不知道送走了多少周邊的老人。棺材上栩栩如生的白鶴,成了很多老人入土為安最好的伴侶。

對于這些老人而言,看著社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心里十分感慨:生活變好了,但有一點他們接受不了,政府開始推行火葬了,兩個老伙伴接到的單子越來越少,渴望入土為安的他們拿起工具最后給自己做了一口棺材。
內(nèi)心情緒復雜的老馬,在老曹的棺材上,畫上了最后一只白鶴。后來,老伙伴老曹真的用上了這口棺材,老馬內(nèi)心是十分開心的。

可是是后來看見老曹的棺材被挖了出來抬去火葬了,老馬最后的日子過得恍惚不已,因為老曹被用來殺雞儆猴,更是讓老馬明白,自己這口棺材怕是用不上了。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老馬這種老人就是老頑固,政府都說了,推行火葬是有利于大家的,一是為了減少瘟疫,二是為了讓大家的思想進步,三更是因為土地資源越發(fā)的匱乏。

同樣是那個年代走過來的老人,有非常多接受了這種改變,那還是有像老馬這種一樣的老人,難以接受這種變化,堅信老祖宗說的“落葉歸根,入土為安”,才是自己的結(jié)局。
老年人的觀念跟年輕人的觀念之所以會有沖突,就是因為歷史的巨輪不斷的往前進,有些東西,哪怕有道理,也傳承了數(shù)千年,終究還是會歸于塵土。

老馬的日子過得惴惴不安,女兒看到父親如此,就把他接過去住了一陣子,這一住老馬不想離開了。
因為在女兒這里,老馬又看見了自己的希望,有些老人跟他一樣不愿意被火化,年輕人就偷偷將他們埋在了玉米地里,竟然也沒有人去舉報。

但這人沒有多久,老馬就被兒子接了回去。原因很簡單,哪怕社會在進步,一些陳舊的思想觀念被破除,例如依舊有人堅信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老人家如果有兒子,在女兒家養(yǎng)老,兒子會讓人看不起的。
村里的老人越來越少,73歲的老馬也覺得自己的日子該到了,但是他就是接受不了,死后變成一捧煙,裊裊升起,根深蒂固的念頭,已經(jīng)成了老馬的心病。

念想被打破,只有孫兒懂得老人
老馬時常去村頭的大樹下發(fā)呆,以前這里是老人家說閑話、休息的好地方,現(xiàn)在卻成了老馬一個人發(fā)呆的固定地點。因為,村頭有一片池塘,老馬總覺得在那里看見了白鶴的影子。
駕鶴西去,是老馬做夢都想的事情,所以村里一旦有人去池塘邊割蘆葦,老馬就會發(fā)脾氣呵斥對方。無緣無故給兒子增加了許多鄰里矛盾,但只有村里的老人才知道老馬這是有了心病。

后來看到家里的煙囪,他都覺得堵心,讓孫子爬上去用草根堵住,惹得家里人十分的不痛快,覺得老馬的精神出了問題。但孫子、孫女知道,爺爺只是不開心。
人就是一種奇怪的動物,做父母的跟自己的子女可能會有代溝,但是老人跟自己的孫子孫女絕對不會有代溝,因為一個懵懂無知,另外一個到了老年返璞歸真,想法變得簡單了,追求純粹了。同樣的簡單,同樣的淳樸,才能有共同的話題。

電影的主人公老馬有錯嗎,我覺得他沒有錯,他從那個年代走來,接受過那個年代的教育,有些觀念一旦在腦海里根深蒂固,是根本拔除不了的,不然也不會有人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歷朝歷代的皇帝可以更換,但歷朝歷代積攢下來的文化底蘊越積越深,不管是精華還是糟粕,都會體現(xiàn)在了每一個時代的人身上。而老馬就是這樣一個固執(zhí)的人,也是因為有這樣的人存在一些觀念才得以傳承。

老馬的孫子孫女就在安慰老馬,玩游戲的時候都讓老馬陪著,老馬現(xiàn)在唯一的解悶方法就是跟孫子孫女說話,孫子孫女兒那鮮活的樣子,越發(fā)把老馬對比得死氣沉沉,有時候老馬躺在炕上一動不動,他的兒子都怕他斷了氣。
對于那個年代的年輕人而言,能夠保證老人吃飽穿暖,相當?shù)牟蝗菀祝驗槟莻€年代剛剛鬧完饑荒不久,所以老馬的兒子還是十分孝順的。可是這種孝順,隔著一層膜。

時代就是如此,我們中國人含蓄的表達方式,讓很多人都學會了隱藏,有再深的感情都會埋在心里,所以有時候,這種含蓄的方式,反倒是冷漠了親人之間的關系。
老馬跟自己的兒子也是如此,平日里跟父親說的最多的話,就是:老頭來吃飯,老頭別抽煙了。這些話,老馬早就聽煩了,因為兒子根本就不懂他。

這個老人,自從看見老曹的棺材被挖出來送去火葬以后,心里知道自己的結(jié)局也是如此,也害怕自己的靈魂下不去,害怕自己下去以后沒有肉身,老馬多么想肉身留在地里,像祖輩那樣,回歸故土。
時代傷害了老馬,老馬傷害了孩子
老馬的孫子孫女兒十分孝順,看著自己的爺爺經(jīng)常坐在那里發(fā)呆,就會跑過去,摸摸爺爺?shù)哪樀埃敔數(shù)念^,安撫爺爺焦躁不安的情緒。

可是,這兩個連學都沒有上過的懵懂幼童,哪里懂入土為安的沉重感呢,老馬只能夠獨自哭泣。小孩子能夠?qū)W著父親的話安慰爺爺說,你以后不會變成煙的,我們把你藏起來。
一句懵懂無知的話,讓老馬眼前一亮,可是老馬內(nèi)心卻十分不安,村里的老人離世是不能讓孫子去墳前揚土的,不管是捧靈位,還是摔水碗,都只能是兒子來,現(xiàn)在他竟然想讓孫子挖坑。

老祖宗流傳下來的規(guī)矩,讓老馬陷入了艱難的選擇,但是,內(nèi)心更深的執(zhí)念,讓老馬投降了,他同意了孫子的提議,答應玩這個游戲。
活了一輩子老馬怎么可能想不到今天這個決定很有可能會讓孫子孫女長大以后愧疚一輩子,但思想變得極為偏激的老馬,已經(jīng)顧不了這么多了。

哪怕用不上自己親手打造的那口棺材,他也不想像老曹那樣,走也走不安穩(wěn),明明已經(jīng)躺好了,還要讓人挖出來燒掉,他想都不敢想,也不愿意去想。
人啊,活了這一輩子,道理明白了許多是非也懂得了許多,但是到了自己身上有些執(zhí)念確實放不下。馬興春飾演的這個老馬將這個角色演繹的十分好,體現(xiàn)了時代觀念變化沖突下在人身上的一些矛盾感。

雖然農(nóng)村的孩子沒有早早上學,但是道理還是懂得許多的,他堅信爺爺是正確的。老馬的孫子拿著鏟子,一捧土一捧土的挖,他可能不知道自己這些行為是錯誤的,但是卻知道這個行為能讓爺爺開心。
稚嫩的手,挖的很慢,電影的這個鏡頭拍得特別的好,遠處是碧綠的草,是碧綠的山,年輕雄壯的白馬,在旁邊吃著草,只有老馬一個人坐在樹頭下臉上的褶皺,鬢邊的白發(fā)讓他顯得蒼老不已。

十幾分鐘過后,小孩渾身臟兮兮,坑也挖的差不多了,這是一場非常特殊的死亡儀式,鏡頭到了這里,導演竟然沒有讓這個老人跟孫子說最后的話,這里就埋下了一個伏筆。
坑挖好了,老馬說了最后一句話:娃啊,跟他們說,爺爺乘白鶴去了。最后一捧土,蓋在了老馬的帽子上。

活埋了自己爺爺?shù)膶O子,看完了全過程的孫女,內(nèi)心十分輕松,因為他們感覺到爺爺開心了,這個蒼老的老人,以后應該不會哭了吧。
時代就是如此,沒有人能阻擋他的進步,也沒有人能夠抵住他的拋棄,我們終究會遇見一些跟自己從小到大接觸的教育理念完全不同的觀念,要選擇何種態(tài)度去面對呢?是當老馬,還是會成為老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