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能做到的還有什么
前段時候,冒著小雨去看了《天氣之子》,下雨天氣去看天氣之子,倒是很應(yīng)景。
這是一部很典型的新海誠電影,少男少女,光影流轉(zhuǎn),聚散離合,唯有愛是主題。
新海誠從《星之聲》開始,就一直在談“情”說“愛”,而且執(zhí)著于描繪“愛”和“距離”。
《星之聲》里說的是愛和物理距離之間的變化,當(dāng)我與你相距8光年,一條短信要8年之后才能得到回復(fù),我與你之間的年齡也相差越來越大,但8年前的我告訴8年后的你,我想你。
而到了《云之彼端,約定的地方》里,距離變成了高塔與地面,少年面對的問題是,拯救少女還是拯救世界(這一點上這部倒很像天氣之子)。
《秒速5厘米》講了什么呢,愛沒有熬過距離和時間,愛也熬過了距離和時間。
《言葉之庭》里,老師與學(xué)生的愛戀,相隔的不止是年齡的距離,還有倫理的距離。
《你的名字》里,愛的距離除了時空還有生死,我甚至不記得你的名字,但我們仿佛很熟悉;少年拯救了少女,而少女拯救了自己。
到了《天氣之子》,愛的距離成了神世與現(xiàn)世,少年面對的問題,依然是拯救少女還是拯救世界,少年的答案也沒變,我要拯救少女,而世界,不需要我的拯救,它自會變成它會成為的樣子。
很新海誠。
在新海誠的電影里,愛常常是很無力的而且很容易被隔絕的,搬家、轉(zhuǎn)校、失憶、年齡、輩分、時間等等,但愛也是很有力的,或者說,思念是很有力的,思念能穿越時空、超脫倫理,穿過現(xiàn)實與幻世的界限。
?
我和你擦肩而過,你回頭或者不回頭,等候或不等候。(秒速5cm與你的名字)
我到青空之中,云海之上,帶你回來。(云之彼方與天氣之子)
如果下雨的時候能見到你,那我就在下雨時來見你;如果晴天你會消失,那沒關(guān)系,那就一直下雨吧。(言葉之庭與天氣之子)
?
這么一看,新海誠其實一直在重復(fù)自己,也一直在更新自己對愛的理解,從這個角度來看,新海誠可以被稱為愛的戰(zhàn)士了。
而回到標(biāo)題,愛能做到的還有什么呢?
愛能做到的有很多,至少在新海誠那里,愛什么也做不到,也什么都能做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