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親和圖有哪些?
常見的親和圖有哪些?天行健六西格瑪顧問表示:

?1、脈絡訪查親和圖:如果研究人員可以在4至6個不同的工作地點采訪到典型的工作人員,就有足夠的代表性數(shù)據(jù)可以完成一個親和圖。在組合親和圖之前,對每個采訪對象平均記錄50至100條的觀察結果,每一個觀察結果都用一張便箋紙記錄下來 (以免以后會問到相關的問題,并確保便箋紙上標明采訪記錄的出處)。
然后,在墻上貼幾張大尺寸的紙(如果有必要的話,還可以移動親和圖),把便箋紙貼在上面, 設計小組開始仔細解讀便箋紙上面的內容,考慮每一張信息的深刻含義。把反映出相似意圖、難題、問題,或者反映出親密關系的記錄聚集在一起,這樣我們就可以了解 其中的人物、他們的任務和問題的本質。

2、可用性測試親和圖:在可用性測試環(huán)節(jié)開始前,研究小組先確定代表各個參與者的便箋紙的顏色。
在可用性測試進行的過程當中,小組成員(包括利益相關者、開發(fā)人員、設計人員和其他研究人員)在觀察室內觀察評價。
參與者討論任務的時候,小組成員可以在便箋紙上記錄具體的觀察內容和談話內容,然后把它們張貼在墻上或白板上。
通過多次可用性測試,關于界面的常見問題和難題就會浮出水面。可用性存 在問題的類別會出現(xiàn)許多不同顏色的便箋紙,這說明好幾個人都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然后就能確定界面的哪些方面需要修復以及修復的優(yōu)先順序。無論涉及設計的哪個方面都應該首先修復并重新測試出現(xiàn)問題最多的地方。

這兩種親和圖的測試方式都屬于歸納性行為,即這項工作不是根據(jù)預定義的類 別分組記錄,而是從下往上,首先收集具體的微小細節(jié),分成幾組,再總結出普遍 的、重要的主題。完成之后,親和圖不僅僅只是一種工具,更是顧客和設計合作伙伴的參考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