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還原折服粉絲,《陰陽師》漫畫打響生態(tài)矩陣第一槍

題圖 / 陰陽師
本文由ACGx原創(chuàng),轉載請注明出處。
泛娛樂開發(fā)需要精品化的內容戰(zhàn)略
當我們說到二次元手游時,相信很多人的心中都會首先想起網易出品的《陰陽師》。自2016年9月正式上線以來,這款手游不僅成功證明了二次元游戲產品的強大爆發(fā)力和持續(xù)的生命周期,同時也憑借產品本身良好的文化感以及生態(tài)搭建運營,逐漸成為了中國整個二次元產業(yè)中頗具影響力的現象級IP。
從1月12日開始,眾多《陰陽師》玩家翹首以盼的官方漫畫終于上線。這部由知名漫畫家肖新宇擔任分鏡,漫畫家鋼鐵蝸牛HAI擔任主筆的漫畫作品,一經上線就獲得了不少粉絲的巨大關注。在上線后短短4天時間內,《陰陽師》官方漫畫在網易漫畫上便獲得了超過4600萬的人氣,而在騰訊動漫上也獲得了9.5分的高評分。

從目前實際的數據表現看,《陰陽師》此次推出的官方漫畫其實已經算是可圈可點。作為《陰陽師》泛娛樂生態(tài)構建所邁出的第一步,漫畫這種在二次元文化圈中最為常見的內容形式,又給數量眾多的玩家們帶來了怎樣的驚喜呢?
高還原度漫畫引爆粉絲群
《陰陽師》官方漫畫的劇本充分利用了原本便已跌宕起伏而深入人心的游戲劇情,“雀食奇譚”等耳熟能詳的游戲主線篇章在漫畫中得到了忠實的還原。在截止目前已經更新的3話漫畫中,故事講述的就是陰陽師晴明,與因誤會而前來復仇的犬神結識的故事,這正是游戲主線劇情中第一章《雀食奇譚》中所出現的劇情。這種忠于原著的改編方式贏得了用戶的一致好評。
不過ACGx發(fā)現,在保證主線劇情脈絡不變的基礎上,《陰陽師》官方漫畫還針對漫畫這種內容形態(tài)的特性,適當地對人物出場方式、臺詞等方面做了適當的調整,并通過細膩的漫畫畫風,加入了頗為華麗且精彩的打戲。相比起游戲中用那種用舞臺劇來呈現主線劇情的方式,《陰陽師》官方漫畫所作出的這一系列改動,實則是對原作劇情內容的進一步提煉與優(yōu)化。


從評分上看,《陰陽師》官方漫畫所呈現的內容,粉絲們整體上還是滿意的。
一方面,《陰陽師》官方漫畫所使用的彩色厚涂風格,是當前中國漫畫市場在現階段的主流表現方式,而質量實屬上乘的畫面表現,也更是《陰陽師》系列作品一貫優(yōu)秀美術品質的延續(xù);另一方面,如何通過靜止畫面還原粉絲在游戲過程中產生的沉浸感,《陰陽師》官方漫畫也給出了令人較為滿意的答案。
從漫畫開篇對神樂與八岐大蛇之間關系的暗示,到安倍晴明與犬神之間的對決,再到犬神與雀兒之間所發(fā)生的故事,粉絲們在一邊腦補游戲語音的同時,一邊也對漫畫未來的劇情發(fā)展充滿了期待。在網易通過微博、貼吧以及各漫畫平臺發(fā)起的話題中,有不少粉絲就紛紛表示,除了游戲主線劇情本身,還希望能通過漫畫看到源博雅和大天狗在過去并肩作戰(zhàn)、茨木童子與酒吞童子之間的嬉戲等一系列番外劇情彩蛋。
顯然,對于原本受限于游戲形式,無法運用較長的篇幅來講述全部故事的《陰陽師》來說,漫畫反而成為了進一步完善世界觀和補完劇情的重要內容載體。當然由于漫畫在故事內容創(chuàng)作方面所具有的較高自由度,所以也有一些粉絲明確表示,希望創(chuàng)作團隊能夠保持官方漫畫應有的態(tài)度,并在此基礎上盡量能夠有所突破。
世界觀的構建,才是游戲IP得以動漫化的基礎
對于現在很多的二次元游戲產品來說,如何將優(yōu)質的游戲IP反向進行動畫、漫畫的改編,其實都是他們現階段的探索方向。除了《陰陽師》外,《仙劍奇?zhèn)b傳琉璃鏡》、《少女前線》、《崩壞3》這幾款在市場上表現良好的二次元游戲產品,都已經陸續(xù)宣布或者已經推出與之相關的動畫、漫畫作品,這顯然已經成為了中國二次元游戲IP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方向。
從產品內容形態(tài)以及粉絲的喜好上看,改編為動畫、漫畫等內容形式,是二次元游戲最適合進行泛娛樂開發(fā)的切入口。但是倘若我們認真研究,包括《Fate》、《戰(zhàn)國BASARA》、《傳送之物》在內的一系列成功實現動畫化、漫畫化的游戲IP就不難發(fā)現,在游戲階段就完成世界觀框架的構建,塑造出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永遠是其能夠得以實現動漫化的基礎。

在二次元文化圈中,內容和口碑永遠都是第一位。作為一款強調“二次元”、“卡牌”、“和風”等元素的游戲產品,《陰陽師》之所以能夠在上線初期就在市場中爆發(fā),并在接下來的一年多時間內逐漸成長為網易首款二次元長線產品,其實正是《陰陽師》在世界觀、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取得成功的最佳證明。
從產品本身的內容質量上看,《陰陽師》通過游戲深度刻畫了平安京的世界。除了幾位主角之外,在《陰陽師》中出現的每一位式神,網易都為其創(chuàng)造了并撰寫了相應的傳記。而正是這些細致入微的內容刻畫,讓整個游戲的角色形象變得愈發(fā)鮮活起來,在平安京這個虛擬世界中發(fā)生的故事,也因此變得更加容易打動人心,最終形成了一個獨立且具有文化內涵的世界觀體系。
包括前段時間上線的MOBA類手游《決戰(zhàn)!平安京》,以及此次上線的《陰陽師》官方漫畫,其實都是在這樣的世界觀以及角色設定中發(fā)展而來。
當然,在官方的支持下,由眾多核心粉絲所創(chuàng)造出來的同人文化,對《陰陽師》的世界觀構建也是功不可沒。

任何的同人創(chuàng)作,其實都是粉絲自身對官方內容的二次解讀以及“愛”的表達。無論是“吸歐氣”、“非酋”、“肝”這些在粉絲群中所流行的詞匯,還是各類角色CP故事,在游戲原有世界觀和角色的原本設定外進一步豐滿了整個IP的內容生態(tài),吸引了更多不同喜好的用戶聚攏其下。
所以說,《陰陽師》實現動漫化,既是粉絲們的無限期望,同時也是這個游戲IP進一步發(fā)展的必經之路。《陰陽師》漫畫優(yōu)異的市場表現,無疑為這個網易旗下頭部IP后續(xù)的泛娛樂開發(fā),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圍繞二次元的泛娛樂開發(fā),同樣需要精品化
2017年12月17日,在網易“游戲熱愛者”年度盛典上,《陰陽師》重磅公布了“未來計劃”,并構筑起了全球互通、同人計劃、泛娛樂版圖齊頭并進的藍圖。
所謂“全球互通”,即是將發(fā)行渠道拓展到英文地區(qū),并陸續(xù)充實游戲內容;而“同人計劃”,則是進一步鼓勵同人創(chuàng)作,并開放游戲資源包,降低同人創(chuàng)作門檻;至于說“泛娛樂版圖”,則是陸續(xù)推出漫畫、泡面番、音樂劇、TV動畫、電影等官方衍生內容,完善整個IP內容生態(tài)。

這其中,泛娛樂版圖對于《陰陽師》的未來發(fā)展顯得尤為重要。在二次元領域,任何一個擁有極高商業(yè)價值的IP,幾乎都是建立在其豐富且有內涵的文化形態(tài)及影響力基礎之上的。一方面,以90后、00后為代表的國內二次元文化愛好者,他們對文化內容的需求其實早已呈現出了多元化的趨勢;而另一方面,不同文化產品從不同角度為IP填充內容,在擴大粉絲群體的同時,本身也能讓IP提供了成為“現象級”的可能。
然而由于《陰陽師》本身根植于二次元文化,中國二次元愛好者對內容質量的嚴苛要求,對于網易來說也成為了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倘若某一種內容形態(tài)的衍生產品出現了質量方面的問題,往往也會在廣大的粉絲群中留下“消耗IP”、“透支作品”的負面印象,對于IP的長遠發(fā)展不利。
而本次《陰陽師》漫畫的高質量呈現,正體現了網易在游戲產品中所奉行的“精品化”戰(zhàn)略,同樣適用于這個IP的泛娛樂開發(fā)。唯有多方面保證品質,才能保持粉絲活躍度,最終真正實現IP的多元化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