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學及第四紀地質學試題
試題一
一、 名詞解釋(每組5分,共30分)
1. 河漫灘與洪積扇
2. 鼓丘與羊背巖(石)
3. 冰期與間冰期
4. 丹霞和雅丹地貌
5. 新月形沙丘與黃土梁
6. 斷層崖與斷層線崖
二、 判斷題(每題1分,共10分)
1. 海溝-島弧地貌形成于海洋板塊與海洋板塊的輻合匯聚地帶。()
2. 地質構造對地貌有很大的控制作用,形成背斜的地方一定出現山地,出現向斜的地方肯定形成谷地。()
3. 年平均地溫在0oC以下的土體或巖體不一定都是凍土。()
4. 溯源侵蝕只能發(fā)生在河流源頭,在近河口河段不可能出現。()
5. 蛇形丘是一種冰水沉積地貌,其延伸方向不能用來研究古冰川的大致流向。()
6. 中國北方和南方的第四系十分類似,而東西部存在明顯差異 ()
7. 沙漠是干旱氣候的產物,因此變成了干旱氣候的任何地方都會發(fā)生沙漠化并形成沙漠。()
8. 冰斗是冰川作用形成的,因此大陸冰蓋地區(qū)可以經??吹奖返孛?。()
9. 黃土雖是風成沉積物,但剛降落到地表的由風搬運的粉塵物質并不是黃土。()
10.分布在河谷兩側由河流作用形成的平坦地形一定是河流階地。()
三、 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 在黃土地層劃分上, 是馬蘭黃土與離石黃土的分界線, 是離石黃土與午城黃土的分界線。
2.地質歷史上曾出現過___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3. 河流中泥沙的起動流速大小與泥沙粒徑的 成正比。
4. 雪線是常年積雪區(qū)的下界,在雪線處固體降水的 等于 。副熱帶高壓帶地區(qū)的雪線高度比赤道地區(qū)高,說明 對雪線高度有重要影響。
5. 大陸地殼與大洋地殼的主要差異表現為在結構上洋殼缺少 ,在厚度上洋殼比陸殼 。
6. 從結構組成特征看,多年凍土包括兩部分,上部為 ,下部為 。
7. 由粒雪轉變成冰川冰的成冰過程因環(huán)境的不同有兩種類型: 和 。
8. 沙丘移動的速度與沙丘的 成反比,與 成正比。
9. 由于 作用,當一個地區(qū)被侵蝕去1000m的地層時,其高度并不能降低1000m,高度大約降低僅為 m。
10. 阿爾卑斯山北麓保存有 冰磧物。
四、 簡述題(每題10分,共20分)
(1)簡述巖溶地貌的地帶性特征。
(2)簡述河流侵蝕的三種方式。
五、河流階地有哪些形成原因?試述主要河流階地類型的特征。(20分)
《地貌及第四紀地質學》試題二
一、名詞解釋(20分,5分/每題):
1.冰期與間冰期
2.夷平面和準平原
3.丹霞地貌
4.戈壁與沙漠
二、判斷正誤(20分,1分/每題)
中國北方和南方的第四系十分類似,而東西部存在明顯差異 ( )
2.滑坡發(fā)生的主要因素是巖性、地形、構造和水 ( )
3.第四紀是地質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冷期 ( )
4.泥石流的發(fā)生是由于水的作用 ( )
5.黃土是由碎屑和基質組成,碎屑以粘土為主;基質為粉土 ( )
6.丘陵相對高程小于100米 ( )
7.滑坡的形成是由于山坡較陡 ( )
8.峰林是基部微微相連的成群簇生的巖石山峰 ( )
9.新構造運動是指現在正在發(fā)生的構造運動 ( )
10.華北地區(qū)早更新世的標準剖面是泥河灣組和午成黃土 ( )
11.同樣溫度下,降水量大,雪線高度高 ( )
12.風積物是風蝕作用形成的堆積物 ( )
13.黃土以粉沙堆積為主,質地均一,無鈣質結核,無層理 ( )
14.山間河流的沖積物沒有二元結構 ( )
15崩積物無分選,成分簡單 ( )
16.更新世是冰期時代,全新世是間冰期時代 ( )
17. 第四紀全新世氣候冷暖交替 ( )
18.水電站壩區(qū)應選在峽谷而庫區(qū)應選在寬谷 ( )
19.新構造運動只有水平運動而無升降運動 ( )
20.我國南方發(fā)現的“元謀猿人”是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 ( )
三、單選題(10分,2分/每題)
1. 第四紀特點____
A.大規(guī)模的冰川作用 B.無動植物化石出現
C.少量的地殼運動 D.人腦容量變小
2. 冰磧物具有____
A. 顆粒磨圓度好 B.無層理
C.堆積物中含異源小漂礫 D.細粒粒上保存有光面和擦痕
3. 阿爾卑斯山北麓保存有____
A.玉木冰期 B.大理冰期 C.埃爾斯特冰期 D.大姑冰期
4. 暗河沉積物____
A.無崩積、溶蝕殘余粘土 B.的沉積相有規(guī)律變化
C.可塑造各種典型的河流地貌形態(tài) D. 沒有二元結構
5.地質歷史上曾出現過____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A. S,T,K B. Z,C-P,Q
C. Z,P-T,Q D. O,K,E
四、簡述題(20分,10分/每題)
1.簡述河水破壞地表的作用
2.簡述水對滑坡發(fā)生所起的作用
五、論述題(30分):試述巖溶地貌發(fā)育的條件及地表巖溶地貌的基本類型及特征。
《地貌及第四紀地質學》試題三
一、名詞解釋(25分,5分/每題)
1.黃土
2.夷平面和準平原
3.滑坡堆積
4.土壤
5.冰期和間冰期
二、判斷正誤(35分,1分/每題)
1.第四紀是哺乳動物的時代,但第三紀不是 ( )
2.滑坡發(fā)生的主要因素是巖性、地形、構造和水 ( )
3.第四紀動物界演化進程比植物界明顯 ( )
4.第四紀經歷時間長,有幾個百萬年 ( )
5.峰叢是基部微微相連的成群簇生的巖石山峰 ( )
6.同一時期的溶洞應比階地低 ( )
7.山間河流的沖積物沒有二元結構 ( )
8.滑坡的形成是由于山坡較陡 ( )
9.第四紀堆積物地層性質、厚度及空間分布變化小 ( )
10.新構造運動是指現在正在發(fā)生的構造運動 ( )
11.決定雪線高低的影響因素是溫度、降水和地形 ( )
12.風積物是風蝕作用形成的堆積物 ( )
13.黃土以粉沙堆積為主,質地均一,無鈣質結核,無層理 ( )
14.丘陵相對高程小于100米 ( )
15.崩積物無分選,成分簡單 ( )
16.更新世是冰期時代,全新世是間冰期時代 ( )
17. 第四紀全新世氣候冷暖交替 ( )
18.水電站壩區(qū)應選在寬谷而庫區(qū)應選在峽谷 ( )
19.華北地區(qū)早更新世的標準剖面是泥河灣組和午城黃土 ( )
20.在我國南方所發(fā)現的“元謀猿人”是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 ( )
21.峰叢是峰林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 ( )
22.暗河沉積物和地表河流沖積物區(qū)別在于含大量的洞穴物質 ( )
23. 巖屑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向下滾動的作用稱崩塌作用 ( )
24.面流也稱為表流,是地表流水之一的坡面流水 ( )
25.河流的搬運方式和風的搬運方式都有推移、躍移和懸移 ( )
26.更新世下限是以牛、象、真馬的同時出現為標志 ( )
27旁蝕(側向侵蝕)是對谷底的侵蝕,結果是谷坡后退,谷底展寬 ( )
28. 峰林是基部微微相連的成群簇生的巖石山峰 ( )
29.階地位相圖的縱比例尺比橫比例尺小 ( )
30.冰期海平面上升,間冰期海平面下降 ( )
31.海平面是海水和陸地的交界線 ( )
32. 河流一種無固定溝槽的常年地表流水 ( )
33.崩積物形成的剖面結構下粗上細,不具層理 ( )
34.黃土是由碎屑和基質組成,碎屑以粘土為主;基質為粉土 ( )
35.同樣溫度下,降水量大,雪線高度高 ( )
三、單選題(20分,2分/每題)
1. 新構造運動是指______。
A.新第三紀以來或第四紀以來發(fā)生的構造運動
B.從第三紀開始至現在的構造運動
C.新第三紀以來和第四紀以來發(fā)生的構造運動
D.現在仍在活動的構造運動
2. 阿爾卑斯山北麓保存有______堆積物。
A.玉木冰期 B.大理冰期 C.埃爾斯特冰期 D.大姑冰期
3. 從河谷的橫剖面看,河谷的組成要素有______。
A. 谷麓和谷肩 B. 谷緣和谷肩
C. 谷緣和谷坡 D. 谷底和谷坡
4.冰磧物具有______
A.無層理 B.顆粒磨圓度好
C.堆積物中含異源小漂礫 D.細顆粒上保存有光面和擦痕
5. 影響雪線高低的因素有______
A.地形坡度及降水 B. 氣候、溫度、高度
C.溫度、降水和地形 D. 地形起伏及溫度高低
6.地質歷史上曾出現過 ______ 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A. S,T,K B. Z,C-P,Q
C. Z,P-T,Q D. O,K,E
7.第四紀采用四分法,其年代界限分別是______。
A. 0.8Ma,1Ma,12.5萬年,1萬年
B. 1.7Ma,1Ma,12.5萬年,1萬年
C. 2.5Ma,1Ma,12.5萬年,1萬年
D. 3.5Ma,1Ma,12.5萬年,1萬年
8. 山岳冰川主要分布于
A.中、高緯度高山區(qū) B.中、低緯度高山區(qū)
C.中、高緯度低山區(qū) D.中、低緯度低山區(qū)
9.階地分為______。
A. 內疊階地、上疊階地 B. 階地前緣、階地后緣
C. 侵蝕階地、堆積階地、基座階地、埋藏階地 D. 階面、階坡
10、第四紀特點______。
A. 人類出現 B. 部分地殼活動
C. 小規(guī)模的冰川活動 D. 哺乳動物大量絕滅
四、論述題(20分):試述水流破壞地表及河流搬運作用的方式
《地貌及第四紀地質學》試題四
一、名詞解釋(20分,5分/每題)
1.冰期和間冰期
2.準平原和夷平面
3.牛軛湖與離堆山
4.干谷和盲谷
二、判斷正誤(30分,1分/每題)
1.中國北方和南方的第四系十分類似,而東西部存在明顯差異 ( )
2.陸生脊椎動物演化進程要比陸生無脊椎動物明顯 ( )
3.第四紀是地質歷史長河中的一個冷期 ( )
4.北京猿人是中國最早的人類祖先 ( )
5.同一時期的溶洞應比階地低 ( )
6.山間河流的沖積物沒有二元結構 ( )
7.滑坡的形成是由于山坡較陡 ( )
8. 崩積物最主要的特點是成分簡單,末經分選 ( )
9. 新構造運動是指新第三紀以來或第四紀以來發(fā)生的構造運動 ( )
10.新構造運動只有水平運動而無升降運動 ( )
11.戈壁是由粗粒礫石、塊石和碎石組成的洪積或冰磧的堆積物 ( )
12.底磧是冰川形成前的堆積物,不包括其運動過程中形成的堆積物 ( )
13.黃土以粉沙堆積為主,質地均一,無鈣質結核,無層理 ( )
14.丘陵相對高程大于100米,小于1000米 ( )
15.在多級階地發(fā)育區(qū),階地級數越大,年代越新 ( )
16.更新世是冰期時代,全新世是間冰期時代 ( )
17. 第四紀全新世氣候冷暖交替 ( )
18.水電站壩區(qū)應選在寬谷而庫區(qū)應選在峽谷 ( )
19.華北地區(qū)早更新世的標準剖面是泥河灣組和午城黃土 ( )
20.在我國南方所發(fā)現的“元謀猿人”是亞洲最早的原始人類 ( )
21.峰叢是峰林進一步發(fā)展的結果 ( )
22.暗河沉積物和地表河流沖積物區(qū)別在于含大量的洞穴物質 ( )
23. 巖屑在重力作用下沿山坡向下滾動的作用稱崩塌作用 ( )
24.海平面波動的無規(guī)律,表面形態(tài)起伏不平 ( )
25.河流的搬運方式和風的搬運方式都有推移、躍移和懸移 ( )
26.更新世下限是以牛、象、真馬的同時出現為標志 ( )
27.旁蝕是對谷底的侵蝕,結果是谷坡后退,谷底展寬 ( )
28. 峰林是基部微微相連的成群簇生的巖石山峰 ( )
29.馬蘭黃土與離石黃土最顯著區(qū)別是不含具紅色條帶的土壤層 ( )
30.冰期海平面上升,間冰期海平面下降 ( )
二、單選題(10分,2分/每題)
1. 第四紀特點______。
A. 少量的地殼運動 B.無動植物化石出現
C. 大規(guī)模的冰川作用 D.人的腦容量變小
2. 阿爾卑斯山北麓保存有______堆積物。
A. 埃爾斯特冰期 B. 玉木冰期 C. 大理冰期 D.大姑冰期
3. 從河谷的橫剖面看,
河谷的組成要素有______。
A. 谷底和谷坡 B.谷緣和谷肩
C.谷緣和谷坡 D. 谷麓和谷肩
4.地質歷史上曾出現過 ______ 三次全球性冰川作用。
A. S,T,K B. O,K,E
C. Z,P-T,Q D. Z,C-P,Q
5.第四紀采用四分法,其年代界限分別是______。
A. 0.8Ma,1Ma,12.5萬年,1萬年
B. 1.7Ma,1Ma,12.5萬年,1萬年
C. 2.5Ma,1Ma,12.5萬年,1萬年
D. 3.5Ma,1Ma,12.5萬年,1萬年
四、簡述題(20分,10分/每題)
1.簡述水流對地表破壞的三種方式
2.簡述水對滑坡穩(wěn)定性的影響
五.試述黃土的基本特征(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