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音圖學習筆記1
五十音教學法:
興趣誘導法
例詞列舉法
卡片制作練習法(制作簡易卡片,正面寫上平假名,反面寫上片假名,卡片制作好了以后,分行分段來記憶,拿“あ行”來說,有 5 個音,首先熟悉這 5 個音,著重記不會的假名,然后把卡片打亂,反復練習,直到可以默寫,然后每天復習鞏固。只要手持此卡片,無論是等公交車還是走路,都可以進行記憶,方便而且實用)
歌曲練習法
繞口令練習法
十個聲母:
阿 卡 薩 她 哪 還 沒 有 來 哇?
a ka sa ta na ha ma ya ra wa
所謂 “五音”者,其源頭來自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的五行思想,就中五音具體指 “宮商角徵羽”。
江戶時代僧人契沖 ( 1640—1701)首次以 “五十音” 為音圖定名
把日本漢字用漢語拼音注成中國漢字的音是不妥當?shù)?也可以說是不科學、不嚴肅的。我們知道,日本漢字畢竟不能等同于中國漢字,它有其自身的固定的音,一般與中國漢字的音無關;有些日本漢字雖然直接利用了中國漢字的形、音、義,但這種漢字的音是來自古代漢語的發(fā)音,與現(xiàn)代漢語的音已相距甚遠。
假名的書寫比較容易,只要注意幾個關鍵點。(1)學生在書寫假名的時候要嚴格按照正確的筆順書寫。
(2)關于平假名的書寫,手寫體和印刷體有所不同,區(qū)別比較大的如き、さ、そ、ゆ。 (3)寫法相似的假名需要注意區(qū)別,比如平假名中的ね、れ、わ;い和こ;ぬ和め;る和
ろ。 再比如片假名中的ク、ケ、ワ;コ和ユ;シ和ミ;マ和ム。
“假”即“借”,“名”即“字”,意思是只借用漢字的音和形,而不用它的意義,所以叫“假名”。
平假名源于漢字草書,看上去圓溜溜的;片假名由漢字楷書的一部分演變而來,看上去有棱有角。
引號提示發(fā)音,下劃線提示假名形狀


日語元音自然發(fā)音時,唇形變化比漢語小,而且,發(fā)音時口形和聲調(diào)的高低始終不變。
輔音的發(fā)音主要是和五個元音相拼,這幾個假名的發(fā)音在學習過程中易出現(xiàn)問題:
不論學習哪一門語言,都需要長久的堅持和不懈的努力。在語言的初學階段雖然反復的發(fā)音練習和書寫練習是必不可少的,但適當看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日漫或日劇更是延續(xù)學生學習興趣的必要手段。在日漫或日劇中,學生不但能了解到日本的生活習慣、飲食文化、精神世界,最重要的是通過日語會話讓學生感受日語的發(fā)音和語音語調(diào),這對日語五十音圖的學習非常有益的。
記憶的動機為增強記憶最關鍵的一個因素。也就是人們是一種怎樣的方式去記憶的。由于人們的行為必有其動機的存在,同時受到動機的支配。換句話說不管做什么事情,均會受語言使用者最為原始的目標所支配。因此,動機為增強記憶的首要前提。
有的學習者背誦單詞有自己的方法,聽寫與背誦的能力就較強,不過不會運用。這充分說明系統(tǒng)記憶完全沒有做到位。作為學習者所學習的東西一定要經(jīng)歷整理以及歸納,這樣才是一個較為全面鞏固記憶的過程。學習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只有充分規(guī)律可循再加之自身的勤奮才能邁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