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成大器的三個潛質(zhì):做好小事、熬過難事、靜成大事
謹由我與大家一起來剖析一下這篇與為人世故有所相關聯(lián)的美文并看看其中所藏有著的知識點以及亮點在哪里,接下來的內(nèi)容是這樣描述的,如下:
古人講:“不經(jīng)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意思是梅花要想香徹四野,讓人們驚艷喜愛,就只有做好三件事情:
承受著風吹雨淋日曬,吸收每一份養(yǎng)分;
忍受刺骨的寒冷與風雪;
忍受孤獨,靜待花開。
不僅梅花是這樣,人亦是如此。
如果欲成大器,走向成功就必須經(jīng)歷做好小事、熬過難事、靜待大事。
1
做好小事
《道德經(jīng)·第六十三章》中云,“圖難于其易,為大于其細。”
做好身邊雜七雜八的小事,小事是你走向成功的積淀。
漢朝時有一位能臣,叫陳蕃。他小時候曾經(jīng)獨住一個庭院,讀書學習。
他父親的至交好友薛勤來看望他,見到庭院凌亂不堪,他非常不滿,就對陳蕃說:孺子何不灑掃以待賓客。
陳蕃回答道:大丈夫身處天地之間,應當掃除天下,怎么能只掃一間狹小的房屋呢。
他聽后驚訝感慨他志向遠大,但是還是勸道: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
俞敏洪認為在事業(yè)中,通常需要從小事情開始逐步推進。如果沒有打下穩(wěn)定的基礎,那么就難以在大事業(yè)中一飛沖天。
他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會做到事無巨細,跑業(yè)務、上課、處理公司內(nèi)部事務,每一件都盡量做到盡善盡美。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做好當下的小事,才能觸摸未來的成功。
2
熬過難事
常言道:世上無難事,只怕苦心人。
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自己人生中的那一段艱難的時光,無論生活、情感或是工作。
可越是艱難的時候,就越應該堅持不懈,克服困難。
有那么一兩道劫難,只有你自己能行。
經(jīng)歷過風雨磨難,才能看到彩虹。
《當幸福來敲門》的男主是一位瀕臨破產(chǎn)、老婆離家的落魄業(yè)務員。白人的歧視;老婆即將與他離婚;沒有工作,還需要照顧小孩。
這些困難讓他走到了窮途陌路,但是他沒有放棄依舊堅持不懈,最終找到了一份滿意的工作。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秦國之前是七國之中最弱小的國家,六國弱秦,尤其他的鄰居魏國經(jīng)常攻打它。
秦國忍辱負重,歷經(jīng)艱難,在商鞅變法之后,逐漸強大起來,最終吞并六國,一統(tǒng)天下。
文王被拘而作《周易》,韓非被囚而作《說難》,司馬遷宮刑而作《史記》。
現(xiàn)在的磨難僅僅是黎明前的最后一絲黑暗。當你忍受過挫折與磨難,你就會成長為更好的自己。
3
靜成大事
真正的強者總是高深莫測,不顯山不露水。默默揮灑汗水,靜待花開。
亦舒曾說過,“做人凡事要靜:靜靜努力,靜靜收獲,切忌喧嘩。”
韓信在他年輕時經(jīng)常遭受到周圍人的歧視和冷遇。
一次,在韓信過橋時,一位屠夫攔住了他,并當眾羞辱到,“雖然你喜歡掛刀佩劍,但你膽小如鼠?!?/p>
說著讓韓信用劍刺他,否則就是默認自己說的話。韓信深思熟慮后選擇了從那個屠夫胯下鉆過去。
就是這般的鎮(zhèn)靜沉著,忍常人之不能忍,讓他后來戰(zhàn)必勝,攻必取,成為劉邦的常勝將軍。
他最后被漢高祖封為淮陰侯,與蕭何、張良并稱為漢初三杰。
當你心中有足夠高的山峰想要攀登時,就不會在意腳下的塵埃。
吳越爭霸,吳國大獲全勝。勾踐使計讓夫差答應了自己的求和,并通過各種行為向夫差表忠心。
但他在薪柴之上睡覺,在坐臥的地方都掛著苦膽。不忘國恥,立志報仇雪恨。
最終越國由弱變強,并打敗了吳國,得以報仇雪恨。
韓信勾踐如此,我們亦是如此。
在生活中經(jīng)受磨難,不要灰心著急。默默堅持,靜靜等待。
不論何種境地,不畏艱難,戒驕戒躁。只要持之以恒,那你定將沖破迷霧,迎來柳暗花明。
▽
人的一生是一場孤獨的旅行,自己是唯一會陪伴終身的觀眾。
你會經(jīng)歷三個階段:少年、中年、老年。
你也會經(jīng)歷三種事情:小事、難事、大事。
當你在每個階段都處理好這三類事情,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己早已浴火重生,脫胎換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