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蜀素帖》自由揮灑的行書古詩長卷

觀周觀魚《蜀素帖》視頻有感
十年前學(xué)行書自米芾起,始覺《蜀素帖》不如《苕溪詩卷》,多年不能悟其妙處,亦不臨之。
??? 前兩日看此視頻,欲邊看邊寫,不能就。今日重看,細(xì)細(xì)揣摩,方知米芾之所謂集古字之不虛,觀其第二首“竹兩附”三字,俱是圣教筆法,琢磨晉意,化為己用。米字神變而意足,大小皆可,虎躍龍門,后人學(xué)則往往不得其精神,唯其本人精力百倍,氣勢足完。
??? 《苕溪》工整而多用重墨,《蜀素》跳脫,越至后則興致愈足,重九會郡樓以下幾乎一氣貫之,連綿不絕。噫!超絕也。人生豈無憾事,筆下風(fēng)云奔走,世事嘗遍艱辛。后人觀之,唯有展卷抒懷,青燈帳下獨自飲,筆墨在老淚縱橫中淋漓。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