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預制菜,你了解多少?
在民以食為天的中國餐飲市場,有天南地北各種菜系。但這也造成了眾口難調,對大部分2C的預制菜品牌來講,也不會冒著風險去開發(fā)多樣的菜品,而是選擇大眾接受度較高的品類開發(fā)。
在網購渠道上,麥子媽、珍味小梅園、叮叮懶人菜銷量最好的水產菜肴都是酸菜魚,王小余、白馬良膳等品牌銷量最好的預制菜均為紅燒肉。因此,預制菜品牌也陷入了口味單一、產品同質化的困局。
重口味也是各個預制菜品牌產品品類的共同點之一,如酸菜魚、小酥肉、紅燒肉等都是預制菜的明星產品。背后的原因也很簡單,這些重口味的大菜對新鮮度要求不高,其本身的口味需要大量的鹽、醬油等調料,又或者油炸、酸辣這些口味,能夠很大程度上把食材不新鮮的劣勢降到最低。
預制菜是針對家宴大菜制菜程序繁雜特點,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yè),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簡化制作步驟,經過衛(wèi)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
“酒店預制菜”基本都是差不多成型的菜品,只需采用不同的烹飪方式,經過最后一關加熱或者翻炒稍加處理就可以成為不同形態(tài)、不同口味特色的美食菜品。隨著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以及餐飲趨勢的變革,“預制菜”也越來越受餐飲從業(yè)人員喜愛。預制菜區(qū)別一般菜式,半成品是可以簡單加熱,便可食用。近年來,隨著菜品、菜系的預制菜不斷更新,被更多消費者所推崇。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