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東大肛腸醫(yī)院:腸內若有息肉,這5個癥狀會輪番出現(xiàn)
腸息肉是指腸道黏膜上突起的一種結構,大多數情況下是良性的,部分有癌變傾向。腸道息肉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個體情況,對患者進行全面的評估和治療。

1、腸息肉的成因
1. 遺傳因素
如家族性息肉癥等,可能會增加患者腸道息肉的風險。
2. 生活習慣
長期高脂、高熱量飲食、缺乏膳食纖維、長期飲酒、抽煙等不健康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會增加腸道息肉的形成風險。
3. 年齡因素
隨著年齡的增加,胃腸動力下降,糞便長期留存腸道對黏膜反復刺激等等,使得腸道息肉的發(fā)生率也會逐漸增加。
4. 腸道疾病
原本就患有腸道疾病的人群更容易出現(xiàn)大腸息肉,如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等等。
2、腸內若有息肉,會有以下癥狀
便血:便血可能是鮮紅的血液,也可能是暗紅色的血便,便血的出現(xiàn)與息肉位置和大小有關。
腹痛、腹瀉:一些腸道息肉可能會引起腸道痙攣,導致腹痛和腹瀉,嚴重的話還會出現(xiàn)惡心、嘔吐等癥狀。
腸梗阻:腸道息肉在腸道腔內生長,如果腫瘤較大或者位置不當,可能會引起腸梗阻,導致腸道阻塞。
貧血:便血、慢性失血等情況容易導致貧血,貧血可能會導致乏力、疲勞等癥狀。
腸穿孔和腹膜炎梗阻:如果腸道息肉較大或者生長位置不當,可能會穿破腸道壁,引起腹腔感染和腹膜炎。
3、腸息肉的治療方法
腸鏡切除
對于較大的息肉,需要通過腸鏡進行切除。腸鏡下息肉切除術是通過內鏡將切割器材送入腸道,切除息肉,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較快。
息肉切除后,需要注意術后的恢復和飲食,同時進行定期的隨訪和體檢,預防復發(fā)和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飲食調理
飲食調理也可以幫助預防和治療腸道息肉。建議患者少食高脂、高熱量的食物,多食用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綠葉蔬菜、水果、豆類等??蛇m當運動、避免久坐、控制體重、避免肥胖或超重。
腸道息肉的癥狀較為隱匿,常常會被人忽略,及早發(fā)現(xiàn)和治療腸道息肉對預防腸癌非常重要。如果出現(xiàn)以上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進行腸道檢查,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腸道息肉,避免其發(fā)展成為癌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