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上——聊聊《海上鋼琴師》

早聽說過《海上鋼琴師》這部著名的電影,也多次在各榜單上瀏覽過這部電影,卻一直對這部電影不太感興趣。但在開始看這部電影以后,我就喜歡上了它。又看了很多相關(guān)的評價、解說、討論。這是個凄美悲傷的童話,也是個現(xiàn)代社會的荒誕的寓言。
2022年8月26日在豆瓣標記了“想看”,2023年2月20日21:36分標記了“看過”。剛看完,便標記5星,并寫了短評。
剛開始看時,吸引我的是電影的畫面和音樂,畫面有質(zhì)感,音樂優(yōu)美,而開場多次出現(xiàn)的船上人群向自由女神像歡呼的場面,很震撼人心,點明了時代背景,烘托了社會氛圍,這就是移民美國的人們對美國的向往。而小號手麥克斯的獨白也將故事娓娓道來。
從中間1900成為鋼琴大師后是各種亮點,在大廳里隨船的搖晃邊滑行邊彈琴,和爵士樂大師的鋼琴決斗,錄制音樂看見女孩時那深情一瞥,并拒絕發(fā)布唱片,每個地方都充滿美感。
1900說,他永遠不會下船,他不想上陸地。他追求純粹的生活,不愿踏上復(fù)雜的、污濁的陸地。
遇見女孩后,1900決定把唱片送給女孩,卻沒能成功送出,女孩告訴了1900她的住址。1900最終決定下船去找那個女孩。他跟好朋友麥克斯說了這個想法,并跟船上的人們告了別。但在最后1900走下階梯時,他走到一半便停下了,他望著這個城市,他的眼神復(fù)雜,他百感交集、五味雜陳,他猶豫了。最終1900轉(zhuǎn)過身,重新走回船上。
為什么1900不下船?后來,麥克斯問了1900這個問題,1900回答道,他當時是真心想要下船的,但一想到,在無限延伸的城市里什么都有,唯獨沒有盡頭,他就邁不出腳步。在有限的鋼琴的88個琴鍵上,他有信心創(chuàng)造出無限的音樂;但城市就像有無數(shù)琴鍵的鋼琴,除了上帝,沒人能彈奏出樂曲。
琴鍵有限,人生無限。困在無限的人生里,不如囿于有限的世界中。
最后船即將被炸毀,麥克斯在船上找到1900。麥克斯勸1900下船,但1900沒有下船,最終與船共存亡。
1900選擇活在他的簡單的、純粹的世界中。他不愿踏上污濁的、紛繁復(fù)雜的陸地,他守住了他心中的那份純粹。
有人愿意活在現(xiàn)實里,有人愿意活在理想的世界中,哪種選擇都不是一種錯誤,都是個人的選擇而已,沒有高下之分。就算1900下了船,去找了那個女孩,他就能過上幸福的生活嗎?下了船,生活中的瑣事便會打破船上的那份純粹,現(xiàn)實生活并沒有那么美好。1900預(yù)見了踏上陸地后他可能會遭遇的生活,他選擇留在船上的這片凈土、這個象牙塔中。
1900是幸運的,在船上,他可以過著簡單純粹的生活,他受人尊敬、景仰,有麥克斯能夠理解他。
又想到卡爾維諾的《樹上的男爵》,生活在樹上的柯希莫為強盜送書,興修水利,又維系自己的愛情,他始終熱愛著這個世界。他的生活觀念是厚實的,也是實踐的。而《海上鋼琴師》中的1900雖然一生生活在海上,但他同樣熱愛著、關(guān)心著這個世界。船上有人說到新奧爾良,1900能詳細說出新奧爾良的情況,這些是他從船上乘客的口中了解的。而在長期的船上生活中,1900也練就了慧眼識人的能力,他一眼就能讀懂一個人。
有時候,熱愛世界的人可能也會和世界保持一定的距離,如生活在樹上的柯西莫,和生活在海上的1900。很多時候,面對看似無垠的未來天空,循“海上鋼琴師”的生活或許好過過早地振翮。用在海上的生活方式體現(xiàn)個體的超越性,保持純粹卻又不拘泥于所謂“遺世獨立”的單向度形象,這便是《海上鋼琴師》為我們提供的理想期望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