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炮不動,必是十縱!宋時輪戰(zhàn)功赫赫,為何險被主席撤職?
三野名將系列之宋時輪
作者:小橘子
圍點打援,是我軍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很擅長的一種戰(zhàn)術,許多讀者感覺打援不就是預先設好伏擊圈,等匆忙前來支援的敵人進入伏擊圈就一通猛打,這實在是想得太簡單了。
抗戰(zhàn)時期對付日軍的一個小據點,也許可以像上述那樣操作,但到了解放戰(zhàn)爭,這個“點”,可能就是連綿幾十里的包圍圈,前來增援的敵軍也往往都是配備坦克大炮并有空軍支援的蔣氏數萬王牌部隊。他們為了盡快增援被困的部隊,往往會發(fā)起瘋狂的進攻,要想阻擊蔣軍,不筑起“銅墻鐵壁”是很難成功的。
阻援作戰(zhàn)經常是絕對的硬仗,要筑起“銅墻鐵壁”,擔任阻擊任務的部隊,必須具備的頑強作風和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在革命戰(zhàn)爭年代,我軍涌現(xiàn)出許多以頑強阻擊聞名的英雄部隊,但若論其中佼佼者,恐怕非被盛譽“排炮不動,必是十縱”的華野宋時輪率領的十縱莫屬了。
值得一提的是,網上有種不同聲音,說這個十縱也許是東野名將梁興初的十縱,不錯,東野十縱也打過著名的黑山阻擊戰(zhàn),不過比起宋時輪的華野十縱,東野十縱在阻擊戰(zhàn)方面還是略顯“業(yè)余”,畢竟他們最開始是以拓荒農墾起家的部隊,而宋時輪的十縱則幾乎可以稱作是“阻援專業(yè)戶”。
解放戰(zhàn)爭中,這支部隊參與過的具有關鍵性作用并且慘烈無比的阻擊戰(zhàn)有四次,一是孟良崮戰(zhàn)役中的梁山阻擊戰(zhàn),十縱阻擊蔣氏最精銳的五大主力之首第五軍,損失極大;
【胡璉】
二是豫東戰(zhàn)役的上蔡阻擊戰(zhàn),十縱咬住被人稱胡璉率領的蔣軍精銳十八軍,保證了我軍攻克開封;
三是桃李崗阻擊戰(zhàn),十縱面對的又是蔣軍精銳,邱清泉的整編第五軍;
最后是徐東阻擊戰(zhàn),宋時輪指揮十縱阻擊邱清泉、李彌兩個兵團,確保華野殲滅黃百韜兵團。
這幾次阻擊戰(zhàn),十縱全部都是面對蔣氏最精銳的王牌部隊,尤其邱清泉的第五軍,前身是蔣氏最早的一支機械化部隊,抗戰(zhàn)中取得過“昆侖關大捷”,后來入緬作戰(zhàn),接受全面的美式裝備和訓練,是蔣軍部隊中裝備和作戰(zhàn)風格最接近美軍的,尤其以炮火猛烈著稱,連日軍都忌憚三分。
【邱清泉】
而邱清泉也和我軍悍將王近山一樣,有著“瘋子”的綽號,是個打起仗不要命的狠角色。就是這樣一個連兇殘的日軍都要重視一些的邱瘋子,宋時輪的十縱卻一連成功阻擊了他三次!
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蔣軍第五軍,和抗戰(zhàn)時期有所不同,不僅兵力大增,而且全部裝備美械裝備,配備先進的美式榴彈炮營,師屬配備山炮營,更下級部隊也都配有迫擊炮。而且蔣軍第五軍又有軍屬坦克戰(zhàn)車的協(xié)同作戰(zhàn),炮火非常猛烈天上又有空軍支援,豫東戰(zhàn)役緊要關頭,蔣軍空軍司令周至柔甚至親自飛臨戰(zhàn)場指揮轟炸。
在這樣兇猛的炮火下,十縱堅守的陣地卻都絲毫未曾有過動搖,一次次打退了蔣軍的進攻。和十縱交手多了,最后就連一向心高氣傲的“邱瘋子”也不得不哀嘆:“排炮不動必是十縱”。
可是,就是這樣一名慣打惡戰(zhàn),慣啃硬骨頭的戰(zhàn)將,主席卻提出要撤職,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這還需要從宋時輪的鮮明個性談起。
【宋時輪將軍】
宋時輪,1907年出生于湖南醴陵。自幼爭勝好斗,參加紅軍后作戰(zhàn)勇猛,并且嗜酒如命,與另一個好酒將領許世友很像,后來宋時輪統(tǒng)率九兵團,由于他的好酒,也被人戲稱為“酒兵團”。
宋時輪個性豪放不羈,還帶有幾分“匪氣”,抗戰(zhàn)時期在膠東開展敵后作戰(zhàn),宋時輪不穿軍裝,總是把腦門剃得精光锃亮,腰挎盒子炮,槍把上竟然還系著帶流蘇的槍穗兒!加上總是滿嘴酒氣,說話粗魯,活脫脫一個“山大王”的形象。就因為這個,宋時輪雖然作戰(zhàn)勇猛,在作風形象上卻存在一些問題,難免受到上級批評。
讓主席生氣的事,當然不會是這些小毛病,而是當時發(fā)生了兩件足以影響戰(zhàn)局的事。一個是1947年8月,十縱在第五軍的追趕下,倉促北渡黃河,結果組織不善,損失幾千部隊,主席很生氣,要追查宋時輪的責任,結果被陳毅、粟裕以“責任人有待查明”為由,保了下來。
第二次是在濟南戰(zhàn)役期間,華野粟裕還是希望十縱擔任阻援任務,宋時輪卻惱火了,在會上沖粟裕頂了起來,說整天只許別人吃肉,十縱啃硬骨頭,這不公平!十縱大多是山東子弟,許多人還是濟南本地人,這次打回老家,十縱官兵都一致強烈要求擔任主攻任務,在家鄉(xiāng)面前掙掙臉。
濟南戰(zhàn)役是場我軍前所未有的一場攻堅惡戰(zhàn),本來主席和粟裕很擔憂短時間打不下來,會陷入僵持,而敵人十幾萬支援部隊又在旁邊虎視眈眈,所以選定一支有力的阻援部隊至關重要,宋時輪此時表現(xiàn)出來言行,不顧大局,只逞個人意氣,讓主席大為光火,提出要撤宋時輪的職,嚴懲不貸。
好在粟裕大度,不僅不計較宋時輪當眾的頂撞,還三次向主席說明情況,請求收回成命,力保宋時輪,并且最后還真的讓十縱擔任了攻打濟南的主攻任務。
最終,宋時輪也不負粟裕的關照,率領十縱在聶鳳智的配合下,僅用了八天,就攻克了濟南城,成就了我軍戰(zhàn)史上的一段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