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re:《山河令》溫周關(guān)系解析(之一——周子舒脫離天窗)

前言:以溫客行和周子舒兩個劇中角色的表現(xiàn)為脈絡推演全劇,不涉及小說。寫此文章的本意,是因為看到人們的偏見,跟在任何地方一樣,“有不虞之譽,有求全之毀”。
有想法者,歡迎留言探討。
第一集? 周子舒脫離天窗
第一集交代周子舒為什么脫離天窗。先出場的兩個人,是周子舒和晉王。
周子舒是殺伐無情的天窗首領(lǐng),氣質(zhì)穩(wěn)健,目光犀利冷酷,黑色披風裹著肅殺之氣,劍法凌厲。他有兩個特點:濫殺無辜與犧牲手下。
誅殺節(jié)度使,滿門抄斬,連家丁也不放過,無疑是濫殺無辜;十年不歸路,四季山莊的部下都死了,就剩了他一人,平均一年死八個,這還是他看重的舊部??梢韵胍?,天窗的人員又死了多少。

舊部全軍覆沒,他成了孤家寡人,但仍決絕地把最后一個舊部老畢親手送上不歸路。當晉王賜釘刑的命令傳來,周子舒沒表示任何異議。
作為殺手組織首領(lǐng),他對外兇殘也就罷了,對自己的手下更兇殘。為了不泄露天窗的機密,他不光嚴格執(zhí)行“有進無出”的律令,還變本加厲,居然發(fā)明了七竅三秋釘這種“又精巧又惡毒”的刑罰。脫離組織者,釘成活死人,口不能言,三年后死透,換來全家的社保。這種對人的炮制與煎熬,多么陰狠的一顆心才能設計出來。誰敢告老還鄉(xiāng),就要大刑伺候,他的舊部八十一人中,恐怕不止老畢一個是被他釘死的吧。他發(fā)明這種刑罰的過程,從設計調(diào)校到運用自如,爐火純青,又犧牲了多少試驗品?以威治軍,自然是威風八面,誰敢違拗?周子舒的人設,首先是對規(guī)范的絕對認同和強迫性加碼(以讓自己的團體更具競爭力),顯示了他的不擇手段,好勇斗狠,陰冷無情。

在一個社會規(guī)范體系內(nèi)的組織,如果必須采用這么酷烈的手段,豈不是比叢林社會還不如?
“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耀武揚威地活著”,卻保不住一個他想保護之人,他很自責。而他已經(jīng)干了十年,那只能說明他自控力夠強,內(nèi)心情感被極大壓抑。憑什么他獨自一人活著?他的解讀是“當然是憑我不配好死,我活該活著”,是不是想起了后面于掌門的臺詞?果然玩逃避都是同一個托詞。
他的嚴酷,最終反噬其身,一點點地吞沒他的意志。一年半前他最心愛的師弟秦九霄之死,是壓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他絕望了,想出走,就開始給自己釘釘子,因為這是離開的唯一方法,同時也滿足了強烈的負罪感產(chǎn)生的自我懲罰傾向——“我不配好死”。 不可否認,周子舒絕對是個狠人,對別人狠 對自己下手也狠,而他對踐行道義責任還有一份執(zhí)念,內(nèi)心的規(guī)則感非常強烈,所謂偽君子是也。這是段鵬舉之流無法望其項背的。

但自我懲罰的過程里他竟然弄虛作假,利用職務之便搞小動作。給自己釘釘子,三個月釘一顆,保住五成功力??磥硭哉J配比部下死得好一點。說是萬念俱灰,卻不是心如死灰,既便只活三年,也要活得瀟灑。他的求生欲始終十分強烈,在看似無路可走的情況下,還要精心尋覓出路,而不是自暴自棄。清醒薄情針對的只是別人,自己的生命他十分珍惜。當然珍惜生命沒有錯,只是有違公平原則。設若老畢知道了他這一手,情何以堪?
周子舒內(nèi)心自封的與事實不符的道德標簽是他整劇人設的底線,可惜第一集就崩塌了,他給自己釘釘子,明擺著就是要不擇手段離開天窗那鬼地方,沒有其他附加功能。
畫梅花的情節(jié),也隱喻著周子舒內(nèi)心的一種自毀傾向。他師父生前畫過一幅成品梅花,他來到天窗也開始畫同樣一幅,八十一朵梅花對應八十一個舊部,死一人染色一朵,若要畫完,便是全體消殞之時,而既已打好草稿,如何能不完成?他一開始便預知宿命的結(jié)局,而結(jié)局就藏在師父的畫里,他不過是操盤手,準確無誤地執(zhí)行著過程,一切歸結(jié)于命運,這也是他選擇逃避并說服自己的一種方式。給老畢釘完釘子,他便回家給一朵梅花上色。

畫上只剩了最后一朵沒上色的梅花,那代表他自己。他是絕不會給自己上色的,他還不想死。為了避免自己落得與部下一樣的下場,他費盡了心機,這回是積極的逃避方式了,他精心準備了一年半。為了欺騙晉王,他挖開自己的六個釘眼,搞得血淋淋,偽裝成剛釘進去的樣子,手持最后一顆釘子去見晉王,當面請辭,還裝出一副可憐兮兮的樣子,說最后一顆釘子未釘是怕“撐不住跟晉王道別”。
很多人對周子舒急流勇退,選擇自由不羈地浪跡天涯給予肯定,這也反映出人們現(xiàn)實中的道德困境。但是回到劇情,試想一個人能做到除了自己,其他人都遭殃,不管男女老少,敵人還是朋友,這不是黑心,是無心。兔子還知道不吃窩邊草,他硬是拼到光棍一條才對自己下手。連他服務的晉王,也被他算落馬下。這樣令人陶醉的人設,居然因為精巧而不得已的自殘(本質(zhì)上不過是另一種逃避方式),就在觀眾心里找回了尊嚴,在無多的時日里,曬太陽放松身心去了。
三年的新生,哪怕帶著釘子,五感漸失,是他配得的嗎?在第一集其實就有了完整的答案。

?
晉王為成就霸業(yè)殺人無數(shù),心機狠辣縝密,對下屬管束嚴厲,手段殘酷,要想退群,只有一死。他雖是周子舒的表兄,但是君臣之屬在他眼里界限分明,重在使用,他在乎周子舒是不是“難堪大用”,并不在乎周子舒的想法。但他又放任天窗的士兵管周子舒叫莊主,這等于聽任天窗組織向周首領(lǐng)個人效忠。
晉王看似心機深沉,卻算不過周子舒,沒有證人在場的情況下自己釘自己,晉王都能信,就連釘最后一顆的過程也懶得看,輕率地放了周子舒。這套漫不經(jīng)心和在城門上痛徹心腑地目送,“本王暫且放你走,你等著”的惋惜和留戀,又顯得意氣用事。若是發(fā)現(xiàn)自己的股肱之臣早有了去意又秘而不宣,不得好好梳理一下此人辦的所有事,亡羊補牢?周子舒要是早料到晉王那么好騙,做手腳還可以更大膽些。

可見晉王是個不成事的草包,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他還當庭大喊“三年之內(nèi),本王必入主中原,身登大寶”,“我就是那個天命之子!”等謀逆狠話,毫不避諱手下。這位王爺居然活到這把年紀,也是奇跡。
晉王有個跟周子舒一樣的愛好:畫梅花。這位自詡高潔,胸懷大志的王爺,顯然把篡奪王位當成了為天下的大義之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