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科普——幸德事件
聲明:如果不覺得喜歡的話,請不要開噴,有什么錯誤的話,請指出來,謝謝!

幸德事件,又名幸德秋水事件、幸德大逆事件,這是以明科事件為開端,日本政府以計劃暗殺明治天皇為借口誣陷幸德秋水為首的日本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并將其被捕起訴的事件。因為這個事件也是日本最著名的一次大逆事件,所以一般被稱為“大逆事件”的時候,通常指的是這個幸德事件。

背景 明科事件
1910年(明治43年)5月25日,信州(長野縣)的社會主義者宮下太吉在明科制材所因涉嫌違反爆炸物取締懲罰條例而被逮捕,宮下太吉、管野須加、新村忠雄、古河力作4名社會主義者暗殺明治天皇的計劃也由此被曝光。宮下在長野縣東筑摩郡中川手村明科(現(xiàn)在的安曇野市)的明科制材所制造爆炸彈,并在1909年(明治42年)11月3日在該村大足進行了爆炸實驗于1910年1月在千駄谷進行演習。
經(jīng)過
以明科事件為借口,,明治政府對幸德秋水為首的多數(shù)社會主義者和無政府主義者開始逮捕和檢舉,在隨后的調(diào)查中,許多左翼分子和疑似同情者也被帶到全國各地接受審問。最終,證據(jù)不足的情況下 25名男子和1名女子因違反《刑法》第73條(傷害或意圖傷害皇帝或皇室成員)的罪名受到審判。被捕者中有四名是佛教僧侶,該案在非公開法庭審理,公訴人是平沼吉一郎。1911年(明治44年)1月18日判處24名死刑,2名有期徒刑。第二天,一份御令將12人減為無期徒刑。1月24日有11人執(zhí)行死刑,1月25日執(zhí)行了管野須賀的死刑。

執(zhí)行死刑的12人是幸德秋水、管野須加、森近運平、宮下太吉、新村忠雄、古河力作、奧宮健之、大石誠之助、成石平四郎、松尾卯一太、新美卯一郎、內(nèi)山愚童。高木顯明、峯尾節(jié)堂、岡本穎一郎、三浦安太郎、佐佐木道元5人被處以特赦無期刑,五人均在無期徒刑中去世。另一方面,被暫時釋放的有坂本清馬、成石勘三郎、崎久保誓一、武田九平、飛松與次郎、岡林寅松、小松丑治7人。根據(jù)布施柑橘治的說法,幸德秋水在審理的最后陳述道:“對于不調(diào)查一個證人就要下判決的黑暗公審感到羞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相關資料被發(fā)現(xiàn),參與暗殺計劃的實際上只有宮下太吉、管野須賀、新村忠雄、古河力作4人。被認為是主謀之一的幸德秋水其實從最早的階段起就沒有參與這一行動,,但他的高聲望使他成為控方的主要人物。
判決2個月前的1910年(明治43年)11月22日,以?,敗じ隊柕侣鼮槭酌绹材瞧渲髁x者在紐約舉行了抗議集會等抗議運動。另外,英國和法國也發(fā)生了安那其主義者的抗議運動,均在日本大使館前舉行。

另外,此事與1908年發(fā)生的錦輝館赤旗事件有間接關系。在大逆事件調(diào)查期間,因為赤旗事件遭到監(jiān)禁的社會主義者和有關人士也被明治政府調(diào)查,包括堺利彥,大杉榮和山川均。在大逆事件被判處死刑管野須加也曾參與過赤旗案,但她在當時的審判中被判無罪。



幸德事件標志著明治末期的輿論環(huán)境發(fā)生轉(zhuǎn)變,政府開始對具有潛在顛覆性的意識形態(tài)進行控制和鎮(zhèn)壓。同時,這一事件常常被認為是導致頒布治安維持法的因素之一。
后續(xù)
從1960年代開始,以'大逆事件真相會”為中心,推進了再審請求等運動。對此,最高法院于1967年(昭和42年)以“這是由于戰(zhàn)前特殊事例而發(fā)生的事件,不能與現(xiàn)在的法律制度相比較”、“大逆罪已經(jīng)廢除”為由,作出免訴判決,表示事實上無法請求再審(但是,在刑事補償法中,即使是免訴,推定無罪時也可以得到補償)。
內(nèi)容主要來自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