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戰(zhàn)國時期百家爭鳴,百花齊放
文章來源:歷史會談
春秋戰(zhàn)國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思想大解放的重要時期,各家學(xué)派紛紛提出自己的主張,試圖說服別人接受自己的思想,其中涌現(xiàn)出很多著名的人物。
先說這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陽,號老子,原是楚國人,后來在周王室任職,看守藏書,也就是國家圖書館的館長。他是道家學(xué)派的始祖。
孔子周游列國的時候,來到周王室,向老子請教古禮。老子看了看孔子,對他說道:“你說的那些人,他們的尸體都已經(jīng)腐爛不在,但是他們的言論還流傳于世。作為君子,如果時候適宜,便可以出來做官,如果時局不明,那就隱居起來。一個好的商人會將寶物深藏,讓別人以為他沒有什么。君子道德高尚,但是外表會和普通人一樣,所以你應(yīng)當(dāng)去除你身上的驕氣和欲望,這些都無益于你的身體,我能告訴你的也只有這些了?!?/p>
老子
莊子
孔子離開周國后,對他的弟子說:“我知道鳥能飛,魚能游,野獸能走;能走的可以用網(wǎng),能游的也可以用線釣,能飛的可以用箭射,至于龍,它上天入地?zé)o所不及,我不知道能拿它怎么樣。今日看到老子,可能他就是龍吧!”
老子在周王室待了多年,可以說見證了周王室的興衰,最后棄官歸隱。當(dāng)他走到函谷關(guān)的時候,函谷關(guān)的守令對他說:“你既然要隱居了,就為我寫一本書吧!”于是老子就寫了一本《道德經(jīng)》,然后飄然離去,誰也不知道老子最后怎么樣了,傳說老子活了兩百歲,不足為信。還有人認(rèn)為老子就是在楚國著書的老萊子,或者周平王時期的太史詹,總之沒有定論。
莊周,又稱莊子,道教又稱他為南華真人,宋國人,是戰(zhàn)國時期偉大的哲學(xué)家,道家學(xué)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思想集中體現(xiàn)在《莊子》一書中,主張世間萬物都是相對的,一切事物都處在變化之中。在莊子看來,人應(yīng)當(dāng)安于現(xiàn)狀,活著就要逍遙快活,能隨遇而安。他還批評儒家的仁義和墨家的兼愛思想,認(rèn)為這些都是有違人和自然的本性的。
莊子的生活非常清貧,他住在貧民窟,靠編織草鞋為生。有一次,他實(shí)在揭不開鍋了,便向監(jiān)河侯借粟,監(jiān)河侯覺得這是有借無還的賠本生意,于是便推脫說等他收了租稅再借給莊子。
莊子聽了很生氣,說道:“我昨天在路上遇到一條魚,它要我弄水來救它,我對它說:‘我正要南去吳越,等我引來西江的水再救你吧!’那魚便怒說:‘等你引來西江的水,我早就被曬死了!’”遂走人。
莊子很窮,他又不想當(dāng)官。當(dāng)時楚威王聽說了莊子的才能,便派人帶了貴重禮物,前去禮聘莊子做丞相。怎料莊子很不識抬舉地說道:“千金固然貴重,相位也很尊貴,但是你們沒有見過祭祀用的牛嗎?先將牛養(yǎng)上幾年,然后等到肥肥胖胖的時候再送到太廟,直到這個時候,這頭牛才想做一頭能吃能睡的豬,可是能行嗎?所以你們還是走吧,我寧可在臟水溝里自由自在地嬉戲,也不要去做高官,領(lǐng)高俸祿,受國君約束。”
莊子臨死的時候,他的弟子想將他厚葬,莊子拒絕了。他說:“我以天地為棺木,以日月星辰為隨葬品,難道我的葬禮還不夠好嗎?”
他的弟子說:“我們怕你被飛鳥吃掉!”莊子便回道:“我在地上被飛鳥吃掉,埋在地下也是被螻蟻吃掉,不都是一樣嗎?為什么要厚待螻蟻而薄待了飛鳥呢?”
莊子死后,弟子們傷心欲絕。
墨子
在春秋時代,除了老子的道家思想,還有主張博愛的墨家思想、講究法治的法家思想、推演邏輯的名家思想、研究軍事的兵家思想、宣揚(yáng)玄學(xué)的陰陽家思想等,而對后世影響最大的還是孔子開創(chuàng)的儒家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