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圖大師津門軼事—牛二偉
文章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前言:
馬英圖(1898-1956)滄州東南鄉(xiāng)楊石橋人。其八極拳得自張拱辰先生,劈掛拳得自黃林標先生。馬英圖功力奇大,性如霹靂,喜較技,擅搏擊,出手快且狠,故有“閃電手”“馬狠子”之譽。

解放后滄縣隸屬天津市管轄,滄縣的新縣長住在天津河?xùn)|大直沽。1950年開春馬英圖到了天津,歇了會說:“走,牛子跟我去看看縣長去!”馬英圖見到那位縣長后告訴他說“我在國術(shù)館時就是地下黨”。那時馬英圖50多歲,我父親20多歲。
馬英圖和郭長生的交情從保定武術(shù)營開始,都是劉玉春的學(xué)員。到天津棉一廠武術(shù)室公房也吃住在一起,雖然隔教,老哥倆仍然同桌各吃各的。其間,講了許多“碼碼密”的事,也改了的很多武藝字訣內(nèi)容?!巴ū衬?、劈掛勁”正是這個時期形成的技法。
先父說,馬老師身高一米八多,站著時手指過膝,那帶你打散手時,倆眼珠子一瞪讓人發(fā)怵,挨揍了也真學(xué)東西了。馬老師教人熱情仔細,他把自己會的東西都毫無保留的留下來了。耿應(yīng)龍的瘋魔棍、四路劈刀、羅疃的八極大架子、翻子拳、散手的競技應(yīng)用等等都屬于馬英圖之絕學(xué)。
馬英圖無后,去西北時想把我父親帶走。郭爺說“我把他從滄縣帶出來的,你把他帶走,我跟他父母怎么交待?”因為此事,老哥倆鬧的還不太愉快。

早在2005年百度詞條八極拳技術(shù)應(yīng)用中就有了關(guān)于馬英圖客居天津弟子牛增華處之傳藝細節(jié)的記載。馬英圖在天津傳藝三年,1953年他徒步回西北。據(jù)說當時有人給馬英圖開了路條。馬爺不買他的賬,當時就給撕了。先父說,馬老師不吸煙、不喝酒、不照相,喜歡熱鬧,最好交朋友,人緣好,走的時候幾十口子人把老師送到場子外頭。我只給老師在食堂拿了40個饅頭,被褥隨身衣服,棍譜等都留在了天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