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探究竟!小區(qū)充電樁使用率如何攀升新高?
近期,有想做充電樁的朋友咨詢雅迪充電,如何提高小區(qū)充電樁使用率。在回應這一疑問之前,我們親自走訪附近已經安裝充電樁的一些小區(qū)(非雅迪充電樁),以了解充電樁的實際情況。在這次探訪中,通過與居民交流,我們發(fā)現了一些問題,并借鑒雅迪充電運營商的優(yōu)秀經驗提出了解決方案。
01 現象
收費憑“感覺” 居民不買賬
有的小區(qū)充電樁采用的是“按時長收費模式”,充電1小時收0.3元。

“我都是電池電量還剩40%左右時去充電,每次花費大約兩塊錢。雖然沒有仔細算過,但感覺充電車棚的收費有些貴,之后就把電池拿回家里充了?!?/p>
像高女士這樣,沒有完全了解充電價格規(guī)則,只是“憑感覺”認為充電貴的車主還不在少數。
02 問題
收費沒明細 標準待清晰
不同功率,充電時長不同
目前市面上的電動自行車,所用電池以48V20AH的規(guī)格居多,從沒電到充滿,大概需要1度電,充滿時長在8小時左右。但也有很多功率較大的電動自行車,相應的充電時長和付費金額都會增加。
不同小區(qū),電費成本不同
充電樁運營商進駐不同的小區(qū),需要支付的電費成本并不一樣。有的小區(qū),用電可以按照“執(zhí)行居民價格的非居民用戶”電價來算,每度電約0.5元。還有的小區(qū)只能走物業(yè)用電,價高的可能達到1塊錢一度電。
刨除電費成本,充電樁向用戶收費中剩下的部分就是充電收益,運營商會進行一定的測算,制定充電收費標準。但在收費沒明細,標準待明晰的情況下,居民往往不了解這種情況,可能會一概論之。
03 建議
收費標準可視化 引導正確充電
a、提供可視化充電說明
雅迪充電運營商會在充電樁區(qū)域內的明顯位置,張貼清晰的充電說明,包括如何使用充電樁、插拔電動自行車、支付方式、充電時間限制等內容。這樣可以讓居民了解充電流程和規(guī)則,避免使用不當造成混亂。

(▲示例:雅迪充電樁區(qū)域可視化引導)
b、明確收費標準
運營商應當制定明確的收費標準,并在充電樁車棚內進行公示。收費標準根據充電時間、功率消耗、電費成本等因素制定,以保證公平合理。同時,充電樁要提供多種支付方式,如掃碼支付、刷卡支付等,以方便居民的支付操作。

(▲示例:雅迪充電樁收費說明)
c、提供充電樁使用指導
運營商可以定期組織人員進行充電樁使用指導和培訓,向居民解釋充電樁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項和安全知識。這樣可以幫助居民正確使用充電樁,避免操作失誤和安全風險。

(▲示例:雅迪充電運營商宣傳指導)
d、加強維護與監(jiān)督
運營商加強對充電樁的維護與監(jiān)管,確保充電樁的正常運行和安全性。定期檢查充電樁的設備狀況,保持設施的整潔和維修狀態(tài)良好,及時處理故障和維修需求,確保居民能夠順利使用充電服務。
以上為雅迪充電在運營過程中的優(yōu)秀經驗,加強社會面的宣傳引導,增強居民的充電認知和安全意識,讓充電樁使用效率更上一層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