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擊手基礎(chǔ)—2.狙擊小組基礎(chǔ)知識
狙擊小組
專業(yè)的狙擊手世界并不是由一個孤膽英雄,而是由一個訓練有素的小組,美軍從越戰(zhàn)時期開始創(chuàng)造的兩人小組形式現(xiàn)在已經(jīng)被大多數(shù)國家的軍隊所學習,這兩名狙擊手各自擔任不同的位置——一名狙擊手(主射手)和一名觀瞄手。狙擊手負責對目標的瞄準和射擊,而觀瞄手則負責觀察和警衛(wèi)。
理論上,當狙擊手們作為一個小組進行訓練時,就應該永遠維持這個組合形式,因為小組成員在長時間的合作訓練中已經(jīng)形成默契。不過兩名成員中必定有一位的經(jīng)驗水平較好,對于這名成員在小組中的位置,不同的軍隊有不同的看法,甚至在美軍中也是如此。例如美國海軍陸戰(zhàn)隊認為小組中經(jīng)驗最好的和射手應該擔任狙擊手,他們認為狙擊手才是行動的關(guān)鍵,而觀瞄手只是輔助狙擊手進行偵察和警衛(wèi)的任務。然而美國陸軍卻認為經(jīng)驗豐富的射手應該是觀瞄手,他們認為“狙擊手只是猴子,而觀瞄手是馴獸師”(The sniper is the monkey and the spotter is the driver),這意味著好的觀瞄手能通過口述命令指揮狙擊手瞄準和射擊,并根據(jù)風向風力空氣濕度告訴射手怎樣調(diào)整瞄準鏡從而擊中目標,在這同時他還要負責監(jiān)視周圍環(huán)境,并負擔起整個小組的警衛(wèi)工作,讓狙擊手專心致志地瞄準射擊,并根據(jù)情況變化作出戰(zhàn)術(shù)決定。
由于職責不同,兩名成員的武器也各不相同,例如美國陸軍野戰(zhàn)條令FM23-10中說明狙擊手攜帶M24狙擊步槍,而觀瞄手則攜帶下掛M203榴彈發(fā)射器的M16A1/A2突擊步槍,而海軍陸戰(zhàn)隊也是采用類似的組合。突擊步槍火力較猛,比狙擊步槍更適合對付中、近距離上的目標,而M203榴彈發(fā)射器能加強狙擊小組的火力,并且可以向較遠距離投射煙霧彈,掩護狙擊小組撤退。

在海豹狙擊手的教程中提到狙擊手經(jīng)常要擔負尖兵/滲透偵察分隊的作用,因此一個狙擊小組可能多達4人,而且在此類任務中的武器多以自動武器為主。下圖就是海豹狙擊手教程上的關(guān)于狙擊小組在搶灘時運用的例子:狙擊小組必須比主力部隊提前到達目標海灘,為主力部隊標記準確的登陸地點,并為主力部隊提供正面180°的安全警戒。可能的話最好部署兩個狙擊小組。


狙擊手和觀瞄手的責任和職責
狙擊行動大致可劃分為三個階段:計劃編制階段,行動階段,和狙擊階段。
當狙擊小組接受任務時就進入計劃編制階段,小組的兩名成員都應該出席簡報會并掌握所有已知情報,這有助于了解任務性質(zhì)和環(huán)境,并選擇行軍路線、目標轉(zhuǎn)移地點(ORP)和射擊陣地(FFP)。
當做好計劃后就要開始準備和檢查任務所需的裝備,兩名小組成員各自對自己的武器裝備負責。例如狙擊手要檢查和準備好狙擊步槍和光學瞄準鏡,而觀瞄手則要檢查無線電、觀測望遠鏡之類支援裝備的工作狀況,某些任務中需要特殊的裝備如熱成像儀、錄像機、照相機等,小組成員要一起檢查和準備好這些東西。
在所需物品都打包裝好后,狙擊運動進入第二個階段:前進到ORP,再從ORP前進到FFP。ORP是狙擊小組作最后準備和從那里進入FFP運動階段的地點,偽裝服通常是在這里才穿上的,有必要的話,還需要在這里藏起作戰(zhàn)時不需要的裝備。
從出發(fā)地點(狙擊小組離開友軍控制區(qū)的地方)到ORP途中是由觀瞄手帶路,并擔任主射手,他負責選擇最佳的路線和導航。一般情況下只是由觀瞄手攜帶突擊武器,不過在某些情況兩名成員都會攜帶突擊武器,而狙擊步槍則裝進有保護作用的槍袋背起來,到了ORP才解下來。到了ORP后,狙擊小組就要作最后的準備工作,如果有護送小分隊,ORP也是狙擊小組與護送小隊分手的地方,然后護送小隊留在ORP或到達預定匯合點,而狙擊小組則緩慢、隱蔽地向FFP前進。從ORP到FFP的路程中由狙擊手帶路,因為射擊陣地是由狙擊手來選擇的。

當小組到達射擊陣地時就開始了最后的階段,這時狙擊手和觀瞄手都要開始做好各自的準備工作。狙擊手在就位后,就要檢查武器、上膛并確保槍口前方?jīng)]有任何障礙。觀瞄手就位后的準備工作比較多,要觀察目標區(qū)域,識別主要目標位置,識別關(guān)鍵地形和敵人接近的可能路線,制作地形草圖和一張射程卡并打開觀察日志。如果需要構(gòu)筑簡易的單兵掩體,一般由觀瞄手負責警衛(wèi),由狙擊手負責構(gòu)筑陣地。

狙擊手和觀瞄手的位置
狙擊手應該找一個使他能建立穩(wěn)定和舒適的射擊姿勢的位置,并且對目標區(qū)域有極佳的視野,也要便于隱匿和撤退。在狙擊手選定他的位置后,觀瞄手就選擇靠近盡量接近(但不要接觸)狙擊手的位置。最理想的觀瞄手位置是位于狙擊手的右后方(如果是狙擊手用左手射擊則為左后方)并使他的視線剛好越過狙擊手的肩部,這個位置使兩人之間能方便地低聲對話,而且觀瞄手可以一邊觀察目標區(qū)域一邊觀察狙擊手的動作,而觀瞄手的望遠鏡/觀瞄鏡的視線接近狙擊手的槍膛軸線,也使得觀瞄手更容易追蹤彈道軌跡和觀測彈著點,更準確地提供瞄準的修正量。不過具體采用何種姿勢和位置要根據(jù)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和地形環(huán)境靈活選擇。





如果狙擊手沒有可利用的依托物品(如兩腳架、背包或樹叉等支撐步槍的物體),他可以使用觀瞄手的身體作為步槍的依托,但這只是應急的方法,一般情況下并不推薦。例如在臥姿方式下,觀瞄手可臥倒在相對于目標45-75°的角度,把望遠鏡對準觀察區(qū),狙擊手臥倒在觀瞄手后面并以他的大腿作為支撐。

如果植被較高妨礙狙擊手采用臥姿方式射擊,狙擊手可讓觀瞄手面向目標區(qū)盤腿而坐。觀瞄手把肘部擱在膝蓋保持穩(wěn)定。但由于這個姿勢容易疲勞所以建議不必始終把望遠鏡對準觀察區(qū)。狙擊手坐在觀瞄手后面,把步槍的前護木放置在觀瞄手左肩上,用左手穩(wěn)定武器(如果是左撇子則相反)。在使用這個姿勢準備射擊時,狙擊手和觀瞄手一定要同時屏住呼吸。用立姿方式時也是一樣。


狙擊手和觀瞄手之間的對話
狙擊手和觀瞄手之間的對話是為了迅速準確地傳遞信息而不是聊天,因此應該是高效和準確的。兩名成員之間對彼此的了解很重要,而且要建立一個規(guī)范的對話形式,對話的內(nèi)容包括有:
警告命令——任一成員發(fā)現(xiàn)目標時都要通知另一成員準備行動。
目標位置——通過地形標記物方向通知另一成員目標的真實位置。
目標描述——細節(jié)描述,使主射手肯定地識別正在瞄準的目標。
射程估算——通常主射手在識別目標時也會自覺地估算目標距離,當他讀出估算的距離后,觀瞄手就開始計算射程并告訴射手是否需要修正。
風偏修正——觀瞄手要檢查風向和風速,并通知射手怎樣修正。
開火——這并不需要口頭指示,在作出風偏修正后3-9秒內(nèi)射手就應該開火,如果射手錯過這個時機,觀瞄手應該告訴射手維持現(xiàn)狀或給出一個新的射程估算和風偏修正。
命中說明——狙擊手宣布子彈擊中什么位置以便觀瞄手觀察彈著點,并決定如果再打第二槍時應怎樣修正。
目標狀態(tài)或繼續(xù)射擊命令——觀瞄手觀察到子彈命中的情況并作出決定:需要打第二槍還是轉(zhuǎn)移陣地,如果要打第二槍,則應該再說明射程估算和風偏修正。
另外在對話過程中接受命令的人必須重復一遍以確保他確實聽清楚命令的內(nèi)容,以下是一個小組對話的例子。
觀瞄手:目標!
觀瞄手:A扇區(qū),1號標記物,右50度,距離50。
狙擊手:明白,A扇區(qū),1號標記物,右50度,距離50。
觀瞄手:單個士兵,黑色衣著,右手持AK。
狙擊手:明白,單個士兵,黑色衣著,右手持AK。
狙擊手:目標確認!
狙擊手:我看到從頭部到胯部有2密位。
觀瞄手:明白,從頭部到胯部有2密位。
觀瞄手:調(diào)到500。
狙擊手:明白,調(diào)到500,調(diào)好了!
觀瞄手:風向從右到左每小時6英里,向右偏1/4密位。
狙擊手:明白,風向從右到左每小時6英里,向右偏1/4密位。
砰!!!(狙擊手立即推下一發(fā)彈上膛)
狙擊手:偏右1/4密位。
觀瞄手:擊中靶心,可以準備好下一個了。
狙擊手:明白,擊中靶心,準備下一個。
狙擊小組必須統(tǒng)一他們的測量單位,還要統(tǒng)一許多簡短的縮略語,例如當一名成員說距離50時,另一名成員就必須清楚這是指50米、50碼還是50英尺。在日常訓練中小組成員就必須經(jīng)常練習這種以秒為單位的會話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