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PT畫各種核殼粒子

PPT科研繪圖-核殼粒子

總結
- 核殼結構/核殼粒子根本上是通過圖層組合的形式繪制的,然后通過填充不同明暗度的顏色獲得立體感(背光的地方暗一些,迎光的地方亮一些)。
- 畫剖面——通過對矩形和橢圓進行布爾運算得到想要的不規(guī)則多邊形形狀,進行組合得到切面。
1-先得畫一個球:①插入形狀-圓形/橢圓(在形狀格式-大小中,將其高度和寬度都修改為相同的大小,例如8厘米。),將其形狀輪廓改為‘無輪廓’。


2-先得畫一個球:②在形狀樣式中-三維格式,將頂部棱臺和底部棱臺的寬度和高度都設置為圓形半徑的一半,例如4厘米。


(建議在操作之前將畫好的球轉化為圖片,不然在放大縮小的過程中不會變,否則還需要調整頂部棱臺和底部棱臺的參數(shù)。)
3-空心球殼:①畫剖面
插入一個橢圓,將其形狀輪廓設置為‘無輪廓’,大小設置為:高度設置為圓的直徑。

降低畫好的橢圓的填充的透明度,方便觀察橢圓后面的位置,便于調整。

復制繪制好的橢圓,將兩個橢圓對齊,而后將其中一個橢圓旋轉90°。

插入一個形狀-矩形,讓長方形的一條邊經過這兩個橢圓的兩個交點。注意矩形也是‘無輪廓’。而后復制畫好的矩形,并將二者對齊。

按住ctrl鍵,同時選中一個矩形和豎著的橢圓,選擇合并形狀-剪除,得到下圖中的不規(guī)則形狀。

按住ctrl鍵,選中橫著的橢圓和另一個矩形,選擇合并形狀-相交。得到下圖中選中的另一個不規(guī)則形狀。

最后根據光源的效果調整切面的顏色,兩個形狀的顏色不一樣即可區(qū)分開,將有光的面在球體中提取亮部顏色,無光的面在球體中提取暗部顏色。

切面采用漸變填充的效果更好。

4-空心球殼:②調整球體形狀
插入形狀-矩形:形狀填充-增加其透明度,形狀輪廓-無輪廓。注:放大視圖調整矩形的位置,將其與球體相交的兩邊與剖面和球體的切點對齊。

按住ctrl鍵,同時選中球體的圖片和矩形,合并形狀-剪除。

5-空心球殼:③畫內部空腔
直接復制畫好的兩個剖面,而后合并形狀-結合。

選擇合并后的形狀,右鍵-編輯頂點,檢查(如下圖所示,其實兩個圖形還是斷開的。

取消合并,將兩個剖面通過移動使其重合一部分,而后再次合并形狀-結合。

將合并后的形狀選中,按住shift鍵等比例縮放,將其置于原來剖面的上層。直接將合并后的形狀的顏色的亮度改為負值即可。

最后將空腔的點和兩個剖面的相交邊對齊即可。通過調整空腔的大小即可調整厚度。

6-多層核殼結構:在空心球殼的基礎上將空腔的形狀復制,而后縮小,將其都對齊,填充不同的顏色即可。

將剖面的一半復制而后將其置于頂層,給一個黑色填充,而后調整填充的不透明度,即可在剖面得到明暗的變化——可增強其立體效果。


7-切1/8空心球殼
相當于繪制有三個剖面的空心球殼。

用插入形狀-任意多邊形,繪制一個多邊形:形狀輪廓-無輪廓,右鍵-編輯頂點,而后調整多邊形的形狀,按住alt鍵可調整不同點處的弧度。

另外兩個剖面可以對其進行布爾運算得到。


調整剖面的明暗度以控制其空間關系,使其更有立體感。

復制得到的三個剖面,和之前繪制1/4空心球殼一樣,繪制其內部腔體


8-核殼粒子
相當于在剖面加了核殼的一部分。

復制一個球體,保持其與核殼的球體中心對齊,而后進行縮放。在圖片的顏色部分,可以更改球體的顏色。

將剖面的形狀通過縮放,使其剛好與球體相切。

插入一個矩形,將其與剖面合并形狀-結合。

合并后的形狀和球體再次合并形狀-相交。

對相交得到的形狀進行縮放即可完成繪制核殼粒子,放的時候要保證球殼的厚度盡量均勻。

同理可得↓

9-多層結構的核殼粒子
在空心球殼的基礎上進行繪制。
復制空心球殼,按住shift鍵進行縮放(讓兩個空隙之間的縫隙是均勻的即可)。

將大的空心球殼剖面的形狀進行復制,對剖面的形狀和復制的空心球殼圖片進行求交集,格式-合并形狀-相交。


里面的球體的繪制與之前繪制核殼粒子的步驟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