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感染非治不可?山西肛泰肛腸醫(yī)院看幽門螺桿菌嗎
“體檢時查出了幽門螺桿菌陽性,要治療嗎?”
“幽門螺桿菌容易導致胃癌,趕緊去醫(yī)院殺菌吧!”
“別急,不是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需要根除治療的!聽聽小編的科普介紹吧!”
什么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P)是一種寄生在胃內(nèi)的細菌,粘附于胃黏膜以及細胞間隙,即可引起炎癥。由于我國居民的用餐習慣,Hp感染率高達59%,相當于每兩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感染Hp。
幽門螺桿菌有什么危害?
幽門螺桿菌感染與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發(fā)病密切相關(guān)。
感染幽門螺桿菌會有哪些癥狀?
幽門螺桿菌感染后易導致慢性胃炎、胃潰瘍等疾病,如有上腹部不適、疼痛、惡心、腹脹、反酸、打嗝、噯氣等癥狀應及時就診。
幽門螺桿菌有哪些傳播方式?
幽門螺桿菌可通過糞-口或口-口途徑傳播,主要有以下幾個方式:
*食用不潔凈的食物或飲用不潔凈的水;
*接觸了感染者的唾液、體液、嘔吐物或糞便,不洗手進食;
*與感染者長期密切接觸;
*與感染者共餐,使用感染者用過的不潔飲食餐具;
*直接口對口喂食或密切接觸。
怎樣檢測幽門螺桿菌?
快速尿素酶試驗(C13和C14呼氣試驗),是國際上公認的幽門螺桿菌檢查“標準”,也是目前檢測幽門螺桿菌的最常用方法之一。這種檢查方法診斷準確率達98%以上,通過檢測呼出的二氧化碳水平,判斷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但需要注意,在接受測試前一兩周應停止服用抑酸藥物質(zhì)子泵抑制劑(PPI)、次水楊酸鉍、抗生素等,以免干擾測試準確性。
胃鏡下快速尿素酶檢測,還可以觀察有無胃炎、胃潰瘍、胃癌等情況。
哪些情況需要根除幽門螺桿菌?
早在1994年,WHO就將幽門螺桿菌(HP)定義為Ⅰ類致癌物。最新指南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胃癌最主要的可控危險因素。根除幽門螺桿菌的獲益和風險在不同個體之間存在差異,對于感染者應進行個體化評估和處理。
◆根除Hp可使絕大多數(shù)消化性潰瘍得到永久治愈且能顯著降低潰瘍復發(fā)率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對于Hp陽性的局部階段胃MALT淋巴瘤,60%~80%的患者在根除Hp后可獲得緩解;
◆根除Hp可顯著改善Hp胃炎患者胃黏膜炎癥,延緩或阻止胃黏膜萎縮、腸上皮化生的發(fā)生和發(fā)展,在部分患者可逆轉(zhuǎn)萎縮,甚至可能逆轉(zhuǎn)腸上皮化生,降低胃癌發(fā)生風險;
◆Hp根除后胃增生性息肉可以縮小或消失,是胃增生性息肉的優(yōu)選治療。
家庭幽門螺桿菌感染的防控
Hp感染存在明顯的家庭聚集現(xiàn)象,家庭成員中與感染者共同居住且無抗衡因素的成年人檢測和根除Hp有助于阻斷Hp在家庭成員之間的傳播。對家庭中所有的成年Hp感染者,均應考慮給予根除治療。
家庭中的兒童和老年Hp感染者,應根據(jù)相關(guān)疾病狀態(tài)和獲益風險制訂個體化管理策略。對家庭中Hp感染患兒的治療需根據(jù)風險獲益評估和相關(guān)疾病狀態(tài)進行處理,依照共識意見并與患兒家長磋商決定治療與否。老年人群的Hp感染率較高,如無抗衡因素,可以給予根除治療。在進行Hp根除治療前,應進行風險獲益評估,并根據(jù)患者既往服用藥物情況、生理特點、疾病和藥物不良反應等,選擇個體化、規(guī)范化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