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戰(zhàn)火”燒到了教育領域
自2023年開年以來,AI大模型這股風是越吹越猛烈了。
隨著ChatGPT的出圈爆火,再度掀起了一波AI熱浪,無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都有不少企業(yè)宣布入局或者跟進AI大模型領域。與此同時,國內AI大模型領域也迎來了產品密集發(fā)布期,百度發(fā)布了大語言模型“文心一言”;阿里推出了大語言模型“通義千問”;商湯科技推出了大模型體系“商湯日日新大模型”……而除了已經有具體產品推出的企業(yè)外,還有不少企業(yè)透露了籌備大模型的計劃和消息,AI大模型的熱度之高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在眾多布局AI大模型的玩家中,除了互聯網大廠、科技企業(yè)的身影頻頻浮現之外,還出現了不少教育企業(yè)的身影。比如,好未來官方微信公眾號就曾發(fā)文表示,學而思正在進行數學大模型“MathGPT”的研發(fā);網易有道也發(fā)布了基于“子曰”大模型研發(fā)的AI口語老師劇透視頻??梢姡珹I大模型這把火已經燒到了教育領域了。

(配圖來自Canva可畫)
大模型或成教育領域新變量
近年來,不少教培企業(yè)都在積極進行轉型,比如發(fā)展素質教育、布局教育智能硬件、發(fā)力直播帶貨等等。最近一段時間,大模型熱度居高不下,學而思、網易有道等教育企業(yè)也先后公布了自己在AI大模型領域方面的布局和進展。而教育領域吹起大模型之風背后,則與多方面的因素有關。
首先,教育領域和AI大模型有很高的契合度,在教育領域更容易實現AI大模型的落地。據了解,當前的AI大模型大都具備自然語言處理、語音識別、圖像識別等諸多能力。而教育領域也涉及到多語言理解、邏輯推理等諸多方面,與AI大模型的能力頗為契合。因此,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應用可在一定程度縮短落地之前所耗費的時間,實現較快落地。
其次,教育領域具備用戶付費意愿較強等特征,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更容易進行商業(yè)化探索。不同于其他行業(yè)較難培養(yǎng)的用戶付費意愿,教育領域的用戶有著相當高的付費意愿,并且愿意為孩子的培養(yǎng)以及個人的進步而進行教育產品的購買。這就意味著,倘若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是可靠的、有成效的,家長們就愿意為之付費,AI大模型的商業(yè)化之路也更容易走通一些。
最后,用戶對于教育智能產品的接受度日漸提升,AI大模型能夠為用戶帶去更加智能的教育體驗。事實上,AI教育已經發(fā)展一段時間了,用戶對于智能化的教育產品也有了相應的認知與了解,而AI大模型的應用則能進一步促進AI教育的發(fā)展,為教育行業(yè)的智能化發(fā)展增添新動能。隨著AI技術為教育行業(yè)賦能,學習者也能夠體驗到更加高效、便捷的學習體驗,實現學習效率與學習結果的雙重提升。
有道、學而思“穩(wěn)進”
AI大模型熱度居高不下,并且在教育領域掀起了一股熱潮,不少教育企業(yè)便趁勢而起,積極布局于此。比如,“子曰”就是網易有道自研的教育場景下的類ChatGPT模型;學而思也正在進行名為MathGPT的自研數學大模型的研發(fā),并且目前已經取得階段性成果,將于年內推出基于該自研大模型的產品級應用。而這些教育企業(yè)之所以積極進行教育相關的AI大模型探索,也與其自身特點不無關系。
一是,網易有道、學而思積累了大量行業(yè)數據,能夠支撐AI大模型的訓練。無論是網易有道還是學而思,都是教育領域的深耕者,在教育領域扎根多年,得益于此,網易有道、學而思等教育企業(yè)沉淀下來了海量相關數據。比如,網易有道的課程不僅包含素養(yǎng)類課程、大學與職場課程等諸多分類,還覆蓋了從小學到成人的全階段,擁有海量的學習數據與資料;而以數學見長的學而思,經過在教育領域多年的耕耘,同樣積累了海量相關數據。
數據作為AI大模型訓練和進化的關鍵,對于AI大模型的重要性可想而知。網易有道和學而思都擁有大量教育行業(yè)數據,其所進行的教育相關的AI大模型研發(fā)是最貼合其業(yè)務的。同時,網易有道、學而思多年來所積累的教育教學相關數據,能夠為其教育AI大模型的打磨、研發(fā)提供支撐,從而實現AI大模型的持續(xù)優(yōu)化。
二是,網易有道、學而思在技術方面有一定的積累,這為其進行AI大模型的自研奠定了基礎。就當前的消息來看,無論是網易有道的“子曰”還是學而思的“MathGPT”都是自研的,而其之所以有底氣與信心進行自研,則離不開對AI技術的多年投入。據了解,網易有道從2016年就開始協同構建AI基礎能力;學而思也早在2017年就成立了AI lab人工智能實驗室,進行人工智能的布局。而網易有道和學而思在AI領域的多年布局與深入,為其自研AI大模型提供了重要驅動力。
三是,網易有道、學而思專注教育相關大模型的探索,可在最大程度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的同時,降低算力成本。隨著AI大模型的爆火,AI大模型產品也是層出不窮,而除了通用AI大模型之外,垂直AI大模型也接連涌現出來,網易有道的“子曰”和學而思的“MathGPT”就是其中的代表。
網易有道、學而思不僅擁有大量行業(yè)數據,還對教育領域用戶有著深入的了解,能夠精準洞察用戶需求,并根據用戶需求對AI大模型產品進行打磨,從而實現大模型產品的落地。同時,垂直類大模型所要付出的成本要比通用大模型低一些,網易有道、學而思進行教育專有大模型研究,不僅能夠將其在教育領域的優(yōu)勢實現最大化發(fā)揮,其所面臨的難度也會低一些。
科大訊飛“疾行”
在教育企業(yè)積極推進專有教育大模型發(fā)展進程的同時,不少其他類型企業(yè)也將教育場景作為了AI大模型的重要落地場景之一。比如,科大訊飛就推出了星火認知大模型,并發(fā)布了星火認知大模型在教育、辦公、汽車、數字員工四大行業(yè)應用成果。而教育場景之所以會成為科大訊飛AI大模型落地的重要場景,也并非毫無原因。
一方面,科大訊飛布局教育領域已久,有助于其AI大模型率先在教育領域的落地。作為人工智能語音龍頭企業(yè)的科大訊飛在長期進行技術研發(fā)投入的同時,也在不斷探索AI技術的商業(yè)化落地場景,而教育就是其重點發(fā)力場景之一。由于在教育領域的多年布局,科大訊飛已經成功構建了面向G、B、C三類客戶的業(yè)務體系,并且積累了豐富的教育行業(yè)數據,而這些數據為其AI大模型的訓練以及后續(xù)在教育這一專業(yè)領域的應用提供了可能。
另一方面,科大訊飛將AI大模型和教育產品的融合,有助于升級產品的智能化功能,從而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此前,科大訊飛帶來了一款搭載著大模型的AI學習機——科大訊飛AI學習機T20系列??拼笥嶏w通過將AI大模型應用到教育等具體領域中,便能夠以技術賦能產品,對自家的學習機等教育智能硬件產品的功能進行迭代升級,優(yōu)化用戶的智能化體驗。
比如,搭載認知大模型的科大訊飛AI學習機T20系列不僅能夠實現中英文作文類人批改,還能夠實現寫作思路啟發(fā),并利用AI潤色技術生成片段優(yōu)化參考和寫作建議提升。而這不僅能夠提升科大訊飛旗下產品在市場上的競爭力,有望為科大訊飛的智慧教育業(yè)務帶來新的增長機會,同時還能夠加快大模型的落地速度。
而在科大訊飛的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率先實現應用落地背后,則是科大訊飛深厚的技術底蘊。科大訊飛等科技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深耕多年,技術實力雄厚,尤其是在語音處理、自然語言理解等諸多領域優(yōu)勢顯著,而這也為其后續(xù)推出AI大模型產品奠定了堅實基礎。據悉,在文本生成和數學能力上,星火認知大模型已經在國內顯著領先,且相比ChatGPT也具有一定優(yōu)勢;在語言理解和知識問答方面也達到接近ChatGPT的程度,處于國內領先水平。
不好“啃”的大模型
就目前情況來看,教育場景正在逐漸成為AI大模型落地的重要場景之一。隨著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應用的逐漸深入,或許會為教育領域帶來一些新的變化。但不可否認的是,無論是教育專業(yè)大模型的研發(fā),還是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的落地,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是,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的容錯率更低,將會對廠商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不同于其他行業(yè),教育行業(yè)承擔著傳遞知識、培養(yǎng)人才的責任,再加上教育領域需要面對各個年齡段,其中不乏低年齡的小朋友,其知識了解頗為有限,倘若AI大模型出現偏差,就極容易產生誤導,因此,這就對于教育領域的AI大模型的準確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路玩家也需要不斷精進自身實力。
二是,AI大模型需要巨大資金投入,這對教育企業(yè)來說是不小的壓力。盡管AI大模型能夠為各行各業(yè)賦能,但同樣的AI大模型的研發(fā)也并非易事,不僅需要強大的技術實力,還需要雄厚的資金投入。教育企業(yè)雖然具有研發(fā)專業(yè)教育大模型的優(yōu)勢,卻在資金投入上仍有壓力,并且AI大模型還處于早期階段,距離商業(yè)化跑通還需要很長的時間,這就意味著教育企業(yè)在短時間很難獲得回報。
總而言之,雖然AI大模型在教育領域擁有很大的發(fā)展前景,但同樣需要應對各種各樣的問題。隨著越來越多的AI大模型產品的出現,也會有更多的玩家逐步進入教育領域。只是,教育領域獨特性很高,無論是網易有道、學而思,還是科大訊飛,亦或是其他玩家,都有漫漫長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