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女童保護” 2021年性侵兒童案例統(tǒng)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

2023-03-10 14:22 作者:女童保護  | 我要投稿

本報告為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以下簡稱“女童保護”)和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共同發(fā)布。報告性侵兒童案例統(tǒng)計部分,數據來源于2021年度媒體公開報道案例(含各級法院、檢察院官網和認證賬號公開的案例);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部分,數據來源于面向社會公開進行的線上問卷調查。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本報告所統(tǒng)計分析的性侵兒童案例均為當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案例,當年實際發(fā)生或者判決的案例未經媒體報道的不在統(tǒng)計范圍內。因此,報告統(tǒng)計的案例數量并不等同于全年性侵兒童案例總量。學界的共識是,由于受諸多因素影響,性侵兒童案例難以全部被公開報道和統(tǒng)計,進入公眾視野的案例僅為實際發(fā)生案例的冰山一角。本報告以“媒體公開報道”為案例收錄標準,即是為了呈現(xiàn)和分析在綜合因素下進入大眾視野的案例的特點、趨勢和代表意義。
此次報告所統(tǒng)計的案例數量相比往年雖然有較大幅度降低,但這并不意味著可以放松對兒童性侵害嚴峻形勢的警惕。由于受傳播的選擇性、選擇的傾向性等新聞傳播規(guī)律的影響,在連續(xù)多年關注性侵兒童題材之后,大眾媒體對同類題材的關注和報道會相對減少;同時,本報告在收集案例時,對同一案例的多次報道及后續(xù)跟蹤報道,也只作一次收錄。因此,報告案例數量的減少更大部分原因在于統(tǒng)計維度。最高人民檢察院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檢察機關批準逮捕侵害未成年人犯罪4.6萬人。
此次報告為“女童保護”團隊連續(xù)第9次發(fā)布,從近年來的實踐看,本報告所得出的大部分數據結論均與官方相關數據相印證;基于本報告所形成的多個倡議,也較好地反映和呼應了我國性侵兒童治理和未成年人保護的法治精神。我們希望報告可以進一步呼吁社會各方關注兒童被性侵和防性侵教育體系缺失的嚴峻現(xiàn)狀,為相關機構和人員提供這一領域的參考資料。



一、2021年性侵兒童案例數據情況


1.?2021年曝光性侵兒童案例223起,受害兒童逾569



“女童保護”統(tǒng)計,2021年全年媒體公開報道的性侵兒童(18歲以下)案例223起,受害人數569人(未表明具體人數的案例中,“多人”按3人計,“十幾人”按15人計,“幾十人”“數十人”按30人計),年齡最小的為2歲。2013年至2020年,每年媒體公開報道的兒童被性侵的案例分別是125起、503起、340起、433起、378起、317起、301起、332起(其中,2013年—2017年統(tǒng)計案例為14歲以下兒童,2018年起為18歲以下兒童)。

2.?遭遇性侵人數中男童比例明顯上升,整體上14歲以下兒童超七成
“女童保護”統(tǒng)計,在受害兒童的男女比例上,從案例數量來看,223起案例中,受害人為女童的203起,占比91.00%;受害人為男童的17起,占比7.60%;而同時有男童女童遭受侵害的有3起,占比1.30%。從受害人數量上看,569名受害兒童中,女童462人,占比81.20%;男童107人,占比18.80%,這一數據與過往幾年數據相對比,男童遭遇侵害的比例明顯呈上升趨勢。


受害人年齡分布上,223起案例中,表明受害兒童年齡的有157起;表述為“未成年”“幼女”“兒童”的有66起。157起案例中,受害人14歲(不包含14歲)以下的119起,占比75.80%;14~18歲(不包含18歲)的38起,占比24.20%。而最小的受侵害兒童年齡僅為2歲。按照一般學齡段來看,受害人年齡為中小學學齡段的案例為127起,占比80.90%,其中7~12歲小學學齡段的55起,占比35.03%;13~15歲初中學齡段的72起,占比45.86%。


“女童保護”認為,今年受侵害兒童人數中男童比例明顯上升,有兩方面需要注意:一方面,由于個別案例中的男童受侵害人數突出,一定程度上可能影響了比例結果;另一方面,這一比例的明顯增加也說明了大眾與媒體對于男童遭受性侵害的關注度與認知度明顯提升?!芭Wo”兒童防性侵課程一直堅持男女生同堂的自然班授課,也是希望社會大眾認識到任何性別、任何年齡都可能會遭遇性侵害。全社會都需要提高警覺,提升自身尤其是未成年人的防范意識,保護兒童遠離性侵害。

3.?施害人年齡最大89歲、最小12歲,數起案例為多人實施輪奸
“女童保護”統(tǒng)計,223起案例中有194起表明了施害人年齡,其中5起施害者在18歲以下,甚至有2起為多名未成年人團伙犯罪對幼女實施輪奸;施害人60歲(含60歲)以上的為14起。施害人年齡最小的僅12歲,最大的89歲。


一方面,這種性侵犯罪年齡“兩極化”的現(xiàn)象值得注意,除社會因素、人口構成狀況以外,犯罪者的犯罪成因以及懲戒救助措施和治理手段都是需要研究的領域。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犯罪近年來呈現(xiàn)低齡化、團伙化、惡性化趨勢,尤其是重傷害、強奸等嚴重犯罪較為突出,因此必須高度重視未成年人犯罪預防問題。

4.?熟人作案超八成,數起案例的施害人男女均有
“女童保護”統(tǒng)計,223起案例中表明人際關系的有198起。在198起案例中,熟人作案160起,占比80.80%;陌生人作案38起,占比19.20%。從“女童保護”近幾年來發(fā)布的報告看,熟人作案比例一直居高,最高比例達87.87%(2014年)。這也與近年來各級法院、檢察院公布的數據相印證。


在223起案例中,有6起案例為女性參與實施直接性侵或提供間接協(xié)助。因此,“女童保護”也再次提醒,性侵的受害者不一定都是女性,同樣地,實施性侵害的罪犯也不一定都是男性,任何人都有可能實施犯罪。因此,開展兒童防性侵教育時,不應該單一且片面地去固化施害者的性別等特征,而應該教會孩子提升防范意識與技能,在做好自我保護的同時,不去傷害他人。

5.?教師作案比例居高,生活學習接觸人員作案比例大幅上升
160起熟人作案的案例中,教師、教職工(含培訓老師)作案44起,占比27.50%;親人親屬(父親、繼父、兄長、叔伯等)作案28起,占比17.50%;網友作案20起,占比12.50%;鄰居朋友(含同村人)作案15起,占比9.38%;其他生活學習接觸人員作案53起,占比33.12%。


其中,教師、教職工(含培訓老師)作案曝光量同往年一樣保持較高比例。一方面,因為與學生接觸時間較多,客觀上確實存在較大作案機會;但另一方面,是因為教師作案更容易被發(fā)現(xiàn)與偵破,更易被曝光。而其他諸如親人親屬、鄰居朋友、網友作案更具隱蔽性,后續(xù)治理和相關工作難度也更大。此外,其他生活學習接觸人員作案比例較往年大幅上升(2020年為14.29%),其他生活學習接觸人員包括保安、幼兒園領導的親戚、快遞員、外賣人員等。

6.?當事人住所與學校仍是案件高發(fā)地,數起多次侵害案例發(fā)生在不同場所
“女童保護”統(tǒng)計,在223起媒體報道的案例中,表明性侵發(fā)生場所的有182起,其中44起發(fā)生地點不止一處。根據實施性侵的次數統(tǒng)計,發(fā)生在施害人家中的有49次;在受害人家中的有42次;發(fā)生在校園或培訓機構的有40次;在小區(qū)/村里/戶外等地實施的性侵害為31次;而發(fā)生在賓館或酒店的則為26次;通過網絡發(fā)生的17次;發(fā)生在其他公共場所的共計34次。


案發(fā)場所中校園、培訓機構占比高,這一統(tǒng)計結果與往年相同。學校、培訓中心等兒童密集活動的場所,雖然是兒童的臨時監(jiān)護場所,但也是性侵案高發(fā)地,所以更需要相關部門加強監(jiān)管,并對兒童加強防范教育。
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數起施害人多次實施性侵的案例中,犯罪地點發(fā)生變化與轉移,一部分是由最開始的網絡猥褻轉移到線下實施性侵,另一部分則是從一些公共場所轉移到私密的住所或酒店賓館。一方面,這需要網絡監(jiān)管部門與互聯(lián)網服務提供商高度重視,積極履行監(jiān)管職能與義務;另一方面,也應加強防性侵教育、性教育普及力度,讓兒童知道什么是性侵害、如何預防性侵害、發(fā)生了性侵害該怎么辦,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空間,鼓勵他們遭遇性侵后能夠勇敢說出來。

7.?網絡性侵害問題需要高度重視
本年度曝光的性侵兒童案例中,通過網絡發(fā)生的性侵害為17起,包括線上作案和線下作案(網友約見面后實施性侵),在熟人作案中占比10.63%,在案例總數中占比7.62%。據部分地區(qū)法院統(tǒng)計,近年來審理的性侵害兒童的案件中,有近三成是被告人利用網絡聊天工具結識兒童后實施。隨著互聯(lián)網特別是移動通訊設備的普及,通過網絡性侵害兒童的現(xiàn)象越來越多,危害越來越大,甚至不少案例本身就是在網絡空間實施猥褻。


利用網絡性侵案件極具隱蔽性,家長一般也不容易發(fā)現(xiàn),未成年人由于有畏懼心理,即使發(fā)覺受到侵害也通常不會主動告訴家長。被發(fā)現(xiàn)的網絡性侵兒童案例中,往往一起案例便有幾十人受害。同時,新冠疫情期間,多地中小學經常出現(xiàn)延期開學、居家監(jiān)測與隔離以及遠程學習的情況,這使得包括中國在內全球的網絡性侵兒童案件激增?!芭Wo”提醒所有家長,疫情期間要注意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關注孩子的日常變化,適當對孩子的網絡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與管理,避免孩子遭受網絡性侵害。

8.?近半數性侵者多次作案,數起案例中罪犯曾因性犯罪受到處罰
“女童保護”發(fā)現(xiàn),在223起案例中,有105起是施害人多次作案,占比47.09%,包括對同一受害兒童多次性侵,也包括多次對多名兒童多次性侵;施害人一人性侵多人的有58起,占比26.00%。在沒有外界力量阻止的情況下,施害人往往多次作案,不會自動終止,持續(xù)作案達到2~3年甚至更久。這種現(xiàn)象比較集中地反映在熟人作案中。這提醒我們,需要告訴孩子如遭遇性侵,應及時告訴家長或信任的其他成年人,及時報警、求助、維權等,如果沉默,可能讓施害人更加肆無忌憚,持續(xù)實施侵害行為。


同時,在223起案例中,有7起案例的罪犯曾因性犯罪受到處罰,甚至其中部分罪犯為教職工。目前,多地已經有相關舉措,例如2021年,江西檢察機關對19萬余名教職員工開展違法犯罪記錄查詢,排查出有違法犯罪記錄人員186人;四川省教育廳對117.6萬名教職員工等學校從業(yè)人員進行比對篩查,排查發(fā)現(xiàn)了有違法犯罪前科人員特別是有性侵前科的重點人員101人。“女童保護”多年來一直倡導與建議在全國范圍內推行教職工入職查詢制度。隨著最新《未成年人保護法》等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與實施,入職查詢制度也將逐步在全國范圍內落實,將有性侵前科者拒之于校門之外。

9.?城市兒童被性侵案例曝光占比較高,城鄉(xiāng)兒童性侵問題均需重視
“女童保護”統(tǒng)計,2021年媒體報道的223起性侵兒童案例中,有188起表明了城鄉(xiāng)地域分布。在188起案例中,發(fā)生在城市的110起,占比58.51%;發(fā)生在縣城的56起,占比29.79%;發(fā)生在農村的22起,占比11.70%。這與往年數據趨勢基本一致??梢钥闯?,并不是“只有農村兒童才有遭遇性侵的危險”,無論是城市兒童還是農村兒童,均有被性侵的風險。


“女童保護”認為,從往年媒體曝光案例的地區(qū)分布中,大多數年份城市地區(qū)比例一直高于農村地區(qū),但這并不等同于城市地區(qū)兒童被性侵案例比農村地區(qū)更為高發(fā),反而恰恰說明城市地區(qū)兒童比農村地區(qū)兒童受到更為密集的來自家庭、學校及社會的監(jiān)護。受人們觀念認知、司法完善程度、媒介發(fā)展水平等因素影響,農村地區(qū)兒童遭遇性侵的案件更不容易被發(fā)現(xiàn),更難進入司法程序,更難被媒體曝光。從近年來曝光的案例來看,農村地區(qū)的性侵兒童案往往有持續(xù)時間長、受害兒童多等特點。因此,加大農村地區(qū)防性侵教育力度、提升農村地區(qū)兒童防性侵意識與技能勢在必行。

二、2021年兒童防性侵教育現(xiàn)狀調查
1.?家長、女性仍然是關注兒童防性侵教育的主要群體
“女童保護”連續(xù)多年對學生、家長和教師進行防性侵教育調查,2021年通過線上問卷向社會大眾進行調查。本部分報告數據來源于31省份和港澳臺地區(qū)的線上問卷調查,共收到8288份有效問卷反饋,其中城市占比66.64%,縣城占比17.81%,農村占比15.55%。


年齡與家庭成員構成方面,15歲以下的684人,占比8.25%;15~20歲的275人,占比3.32%;21~30歲的1295人,占比15.63%;31~40歲的3332人,占比40.20%;41~50歲的2191人,占比26.44%;51~60歲的464人,占比5.60%;60歲以上的47人,占比0.57%;其中77.70%受訪者為有孩子的家長??梢钥闯觯?0~50歲、有孩子的家長仍然是關注兒童防性侵教育的主要群體。


在參與問卷調查的民眾中,男性占18.38%,女性81.62%,女性依然占了大多數比例。2022年1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開始正式實施,這是我國首次就家庭教育進行專門立法。“依法帶娃”時代背景下,父母等未成年人的監(jiān)護人承擔著更多的家庭教育責任。父親與母親的角色均不應該在家庭教育與兒童監(jiān)護上存在“缺位”。因此,做好兒童防性侵教育,構建好家庭、社會監(jiān)護防線,需要所有人的共同參與和努力。


2.?超七成受訪者對兒童性侵害問題保持較高關注
根據“女童保護”統(tǒng)計,39.89%的人表示非常關注性侵兒童問題,38.67%的人比較關注,17.86%的人對這一問題持一般關注的態(tài)度,3.58%的人則不怎么關注性侵兒童問題。超七成的受訪者對于兒童性侵害問題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而2015年“女童保護”進行相關調查時,只有29%的人表示很關注兒童性侵案件??梢钥闯觯鼛啄?,得益于相關部門的制度構建、大眾媒體的宣傳報道、相關機構和公益組織的知識普及,使得社會公眾對兒童性侵害的認知度與關注度有比較明顯的提升。


3.?防性侵教育輻射范圍廣、接觸途徑多元、開展頻率較高
“女童保護”調查顯示,63.32%的人曾經接觸過兒童防性侵教育,36.68%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接觸過相關教育。而在接觸過防性侵教育的這些人中,知識的獲取途徑呈現(xiàn)出多元特點,主要以微信微博等社交平臺(15.24%)、書報等文字資料(14.96%)、專題講座(12.38%)、宣傳手冊(12.29%)、電影等影像資料(11.85%)為主。隨著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無論是家長還是孩子,都擁有了更廣泛的渠道獲取防性侵知識。


同時,這些自身接觸過或者給孩子開展過防性侵教育的受訪者中,6.29%的人表示一周內接觸過或開展過兒童防性侵教育;15.36%的人一個月內接觸過;19.59%的人表示3個月內接觸過;18.29%的人半年內接觸或開展過兒童防性侵教育;12.50%的人則在一年內接觸過;9.09%的受訪者最近一次接觸或開展過兒童防性侵教育是在一年以前;13.34%的人表示記不清了;而有5.54%的人從未接觸或開展過兒童防性侵教育。整體來看,過七成受訪者在半年內接觸過或給孩子進行過防性侵教育,開展頻率相對較高,也說明近幾年大家的防范意識有所提升。

4.?近九成受訪者支持防性侵教育納入常態(tài)化教學
盡管部分人從未接觸過防性侵教育,但從整體對于防性侵教育的認可度來看,超九成的受訪者認為有必要對未成年兒童進行性教育、防性侵教育,其中,72.74%的人認為非常有必要,25.71%的人認為有必要。


而對于是否需要將對未成年兒童的性教育、防性侵教育納入常態(tài)化教學,56.03%的人認為非常有必要;40.11%的人表示有必要?!段闯赡耆吮Wo法》《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等法律法規(guī)的修訂與實施,明確了學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使學生了解生理健康知識,提高防范性侵害、性騷擾的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女童保護”自2013年6月發(fā)起以來,截至2021年12月底,已在全國31個省份相繼開課,培訓了大量志愿者,并通過與地方檢察院、教育局、婦聯(lián)、團委等部門和組織合作,使得兒童防性侵教育覆蓋面大大拓寬,面對面授課覆蓋兒童超過593萬人;此外,還定期進行線上培訓和講座,目前各個平臺上已累計有數千萬網友參與。同時,“女童保護”團隊2018年發(fā)起的姊妹項目“擁抱青春期”,面向青春期學生開展青春期性教育,目前已在24個省份開課,覆蓋兒童超過14萬人。
但相對于全國2億多兒童來說,這仍是杯水車薪?!芭Wo”呼吁,兒童防性侵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也建議教育部門進一步加快推進,盡快將其納入九年義務常態(tài)化教學。

5.?超半數受訪者生活周邊發(fā)生過、或聽說過身邊兒童遭遇性侵害
“女童保護”調查顯示,超過半數(50.88%)的受訪者生活周邊發(fā)生過、或聽說過身邊兒童遭遇性侵害。但所有受訪者中,只有10.55%的受訪者表示假如遇到性侵兒童事件,非常了解應該如何處理;24.66%的人則認為自己比較了解;過半數的人只是知道一點,占比50.14%;而有14.65%的人認為自己不知道在遇到兒童遭遇性侵害后該怎么辦??傮w來看,64.79%的人不太了解如何應對和處理性侵兒童事件。


孩子在遭遇性侵害后,如何報警、取證與維權以及事后的心理輔導等都需要家長、身邊的人甚至全社會給予支持。因此,除了孩子,成年人也應該接受防性侵教育,學習如何應對與處理性侵兒童案件。截至2021年12月底,“女童保護”兒童防性侵課程(家長版)已覆蓋全國31個省份超過70萬家長。

6.?大眾對于兒童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認知程度較低
“女童保護”調查顯示,對于是否關注到《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中國兒童發(fā)展綱要(2021—2030年)》和《生命安全與健康教育進中小學課程教材指南》的實施或修訂,38.74%的受訪者完全沒關注;34.30%的受訪者表示關注了一點;17.17%的人對于兒童保護相關法律的修訂比較關注;只有9.79%的人對此非常關注。


而對于其中具體關于防治性侵兒童與開展防性侵教育、性教育的內容,跟上述關注程度呈現(xiàn)類似的占比情況。35.06%的人對于修訂的具體內容并不了解;41.99%的人了解一點修訂內容;16.80%的受訪者認為自己比較了解這些法規(guī)修訂的內容;只有6.15%的人表示對此非常了解。


7.?大眾對于防性侵相關法律法規(guī)學習意愿較強
根據“女童保護”調查,近八成受訪者表示曾主動學習過關于兒童性侵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其中,63.59%的人表示學習過,但了解不深;5.66%的人學習過相關法律,但認為理解起來比較困難;7.98%的人對于相關法律法規(guī)有研究,比較熟悉;22.78%的受訪者對于這些法律并沒有主動地了解與學習過。


結合第6點的問卷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大眾對于兒童保護相關法律法規(guī)有著較強的學習意愿,但也普遍存在對新近頒布實施的法律法規(guī)缺乏深度了解、理解困難等現(xiàn)象。因此,需要有更多元的途徑與渠道、更生動的傳播手段,讓大眾了解與學習到相關知識與法律法規(guī)。
推動法律法規(guī)的建立和完善只是基礎,法律法規(guī)的生命在于實施,讓大眾知法、用法,在宣傳貫徹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例如去年施行的《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2020年5月印發(fā)實施的《關于建立侵害未成年人案件強制報告制度的意見(試行)》,目前就亟待被傳播普及?!芭Wo”在工作實踐中發(fā)現(xiàn),目前許多學校、醫(yī)院、社區(qū)等仍不了解強制報告制度。

8.?學校和父母是受訪者認為的實施防性侵教育與性教育的最佳主體
對于開展與實施防性侵教育與性教育的最佳主體,根據受訪者選擇的排序后綜合排名得分顯示,更多的人認為學校和父母應該承擔起防性侵教育與性教育的責任。其次是家庭其他成員、公益組織、社區(qū)與村/居委會、法院與檢察院等官方機構以及同學等。


注解:

①綜合排名根據每個選項的平均得分進行排序,平均得分越高排名越靠前,說明越受青睞;

②平均得分計算原理:系統(tǒng)對每條回復記錄的選項進行賦值,如有8項排名,則排第1的記8分,第2的記7分,以此類推。根據上述的記錄分數計算每項的平均得分。(后表同)


9.?按年齡段劃分與教學水平專業(yè)性是受訪者對學校開展性教育最關注的因素
教育部頒布的《未成年人學校保護規(guī)定》要求,學校要有針對性地開展青春期教育、性教育。根據“女童保護”調查顯示,受訪者對學校開展性教育最關注的因素是是否按年齡階段劃分,其次是教學水平專業(yè)性、教材的統(tǒng)一性與標準化、內容定制化、內容尺度、師資力量、城鄉(xiāng)差異性以及所占課時。


總體而言,隨著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不斷完善,在學校有針對性地開展防性侵教育與性教育的必要性得到廣泛認可,家庭性教育的重要性也不斷得到強調。開展防性侵教育,需要多方主體合力,保護兒童遠離性侵害。




中國少年兒童文化藝術基金會女童保護基金

北京眾一公益基金會

2022年3月2日


“女童保護” 2021年性侵兒童案例統(tǒng)計及兒童防性侵教育調查報告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紫金县| 开远市| 淳化县| 栾川县| 沙田区| 南投市| 陇川县| 桐柏县| 兴宁市| 祁连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化县| 阿图什市| 吉木乃县| 博爱县| 常德市| 神农架林区| 甘德县| 大厂| 邵阳市| 汶上县| 潮州市| 洛阳市| 连云港市| 斗六市| 繁昌县| 普格县| 镇安县| 金华市| 德江县| 高尔夫| 兰州市| 万荣县| 阿坝县| 客服| 洞口县| 绩溪县| 麻城市| 芷江| 辽宁省| 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