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 ? ? ?我參觀過很多中小民營企業(yè),而且在幾家民企工作過,發(fā)現(xiàn)設備大多是老舊淘汰的二手甚至三手四手設備,看起來便宜,同樣買新設備的錢可以買四臺五臺可能更多相同品牌的設備,而且二手設備一般過了保修期,但是細算下來成本遠遠高于新采購的設備,這里面消耗的時間成本,人工成本可能是新設備的幾倍。如果維修的話配件價格也會很高,也很難再維修到要求的精度。記得我之前在外資企業(yè)工作時,公司需要采購一臺進口設備,價值400多萬,我當時嚇一跳,我就順便說了,國產(chǎn)的可以買5~6臺,當時我的外國同事“痛批”了我一頓。跟我算了一筆賬:400萬的設備分攤到10年,再折算到每個小時費用也就是60元/小時左右的成本,比請一個工程師和一個機修人員成本遠遠低,但最關(guān)鍵的是能保質(zhì)保量的完成客戶的訂單,并強調(diào)“time is money”,另外10年后設備還有殘值(一般可能在30%左右),保養(yǎng)的好的話,設備可用15~20年,一手設備廠家維修也是很配合的。經(jīng)過這么一算,我恍然大悟,這是這么一個道理。

? ? ? ?窮思維會害死一個企業(yè)。據(jù)我觀察下來,很多民企老板認為自及窮,買不起好設備,新設備。其實,他們沒有仔細精算,有可能你一車間的設備全部開動起來,還沒有人家一臺設備的效率快,能耗還比人家高。就好比你一車間的設備可能還沒有自己開的一臺豪車貴。這么多設備占用的場地,占用人員,還漏油滴油等成本不可估量。 設備不好,還談什么精益生產(chǎn),談什么質(zhì)量保證。糟糕的設備是沒法談質(zhì)量,精益生產(chǎn)和談效率的。只能談救火,只能談堵槍口,整天應付客戶催貨,整天在寫8D報告,整天在開會,如此循環(huán)往復。結(jié)果是客戶,員工和股東(老板自己)都在抱怨累,不掙錢,相互指責。
? ? ? 真正的效率。很多年前,我做工程師的時候一直聽說美國的效率是我們的6~7倍,我當時不理解,我還去過的美國總部參觀和工作過,他們員工的動作并沒有我們國內(nèi)的快,工作時間也沒有我們的長,怎么就是我們的6~7倍?知道后來我做了主管和經(jīng)理后,我就理解了,講的是整體效率,和員工是否在加班,操作工是否干到凌晨沒關(guān)系的。大部分浪費和成本是在一開始就產(chǎn)生了,決策中就造成這個企業(yè)的DNA了,接下來跟請多少牛人和勤快的人都沒關(guān)系了??膳碌氖呛芏嗝衿蠖际且谎蕴?,老板的決策是沒人可以左右的,出現(xiàn)經(jīng)營結(jié)果不好時,大多會歸因到主管和經(jīng)理身上,還時不時會在不同的場合冒出一句“白請了一個這么貴的人來,浪費錢”。然后就叫人家走。或者有一些經(jīng)理一心想把事情做好,做出點成績,大多也是靠加班甚至通宵做的結(jié)果,但時間長了,這位經(jīng)理也受不了就走了。長期來看,如果一個企業(yè)的中層經(jīng)理頻繁更換的企業(yè)(估計年流失率100%以上),這個制造型企業(yè)最大的問題點或者核心問題是設備不好,(現(xiàn)在看來我對這個觀點,更加自信了),只不過老板意識不到。
? ?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意味著,如果你想做好一項工作,你必須先準備好所需要的設備(工具)和資源。這個原則在個人和組織中都適用。
? ? ? ?在當今競爭激烈的世界中,成功不再僅僅取決于個人的努力和天賦。組織和公司也開始明白工具和資源的重要性。他們投資于好的軟件和硬件來幫助員工更高效地工作。這不僅提高了員工的工作效率,也增加了公司的利潤。
? ? ? ?然而,在中小企業(yè)中,很多老板并沒有意識到設備(工具)和資源的重要性。他們認為昂貴的工具和資源是不必要的,因為他們相信自己和員工能夠依靠廉價的老舊設備來完成工作。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好的工具和資源不僅提高了工作效率,還能提高工作質(zhì)量和客戶滿意度。它也能減少不必要的維修和損耗,并延長工具的使用壽命。
? ? ? ?好的工具和資源可以幫助個人和組織更好地完成工作,并提高競爭力。當個人和組織開始投資于好的工具和資源時,他們就已經(jīng)開始走在成功的路上了。
? ? ? ?用句時髦的話說:如果ChatGPT沒了英偉達的芯片終究也是空中樓閣。
? ? ? 總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無論是在個人還是在組織中,好的工具和資源都是成功的關(guān)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