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河故事丨米香悠遠連鄉(xiāng)土
開欄話銜山擁河向海,地理催生歷史。
大遼河在營口向西注入渤海,這在中國較大的河流水系中是個特例。有史以來,營口都以積極擁抱以商業(yè)文明為代表的河海文化而別具一格。
城擁大遼河,依河而興的城市向海發(fā)展,向海發(fā)展的城市因河靈動。站上新的時空節(jié)點,營口舉起“河海文化”的望遠鏡,把河海文化的“根”和“魂”體現(xiàn)和貫穿于城市建設全過程,打造有品質、有溫度、有活力、有靈魂的城市。
知其所來,方知所去。營口新聞傳媒中心推出大型全媒體系列報道——《遼河故事》,邀您一同,在過往中細品屬于未來的滋味。
大遼河波瀾不驚,緩入營口,匯至渤海,形似母親的臂彎,滋潤這片沃土,撫育這方兒女。
清明與谷雨間隙,大遼河岸畔稻農攜節(jié)氣耕作,擺盤、播種、鋪土……一道道工序緊鑼密鼓。不久后,油綠的秧苗破土而出,移插水田,盡情吸吮河水的乳汁。歷經三季,在寒露時節(jié)蛻變成一身金黃,稻穗包裹飽滿晶瑩的籽粒,這是大遼河給予兒女的饋贈——稻米。
因為“米”,營口人對大遼河的情感有了更深的依戀。以水興農,滔滔河水凝結簡樸圓潤的果腹之物,造就富澤一方的根本,幻化成獨特的味蕾記憶。營口人無論身居何處,都能在一碗米飯里咂摸出家鄉(xiāng)的滋味。

?
北國稻香 千年前飄起大河邊
如同無論吃下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遠是中國人餐桌上壓軸的主角一樣,在這座城市開放包容、兼收并蓄的味覺歷史中,營口大米自成一脈,源遠流長。
查閱《營口通史》可知,金代定居營口地區(qū)的先民主要從事農業(yè)生產,種植農作物品種繁多,有粟、水稻、赤糧、麥子、黍、蕎麥、大豆等,從排名先后可以推測那時的水稻種植體量和大米占據百姓主食的分量。到了清朝末年,營口大米因其籽粒飽滿,潔白光亮,口味純正頗受皇家喜愛,奉為貢米。
?

民國后,營口地區(qū)種植水稻的記載更加清晰。1918年,營口縣大遼河岸邊天咀子、絲瓜秧子、北老灣、童子溝、青堆子、西長子、賞軍臺等7個村,有稻田713畝。此后十年增墾近十倍,達6612.8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勤勞智慧的營口人廣修河道,引大遼河水灌渠溉田的技術日漸成熟,水稻種植規(guī)模在疾速發(fā)展,至上世紀80年代初,種植面積已近77萬畝。
每至深秋,稻浪滾滾遮天連日,萬畝金黃鋪展壯觀的畫卷。開鐮收稻這一最賣力氣的場景中,滿是收獲的喜悅和幸福。這是營口人在中國“南米北面”基本格局下造就的稻米產業(yè)奇觀,是對“老天爺賞飯吃”的最好報償。

?
老天賞飯 品質出眾情理之中
生于南方的水稻由南至北傳播耕種,克服風霜浸染,在營口這片土地上落戶生根,有著天時地利的加持。
營口位于北緯40至45度的粳稻黃金種植區(qū),位于大遼河下游沖擊平原,黑鈣土深達40到80厘米,土質鹽堿、礦化度高,富含磷、鉀、氮等元素和高達5%的有機質為水稻生長提供了充足的養(yǎng)分。黑土層每形成1厘米厚度,需要200至400年的沉積。于是,大自然用兩萬年的厚積,讓這塊土地“插根筷子也發(fā)芽”。
沖積和滋養(yǎng)這萬年沃土的是充沛的大遼河水。營口主要大米產區(qū)分布在大石橋市境內的水源、溝沿、石佛、高坎、旗口等五鎮(zhèn),處于“九河下稍”。水網縱橫,水域環(huán)繞,灌溉條件可稱得上“近水樓臺先得月”。

?
與此同時,稻谷最佳灌溉溫度在21到25攝氏度之間。營口雨熱同季,早晚溫差較大,溫差控制在適宜區(qū)間。營口日照充足,每年的平均日照時數為2590小時,年均積溫3300攝氏度,無霜期長達175至180天。超長生長期結合優(yōu)良的土壤和氣候條件,使稻米積累了豐富的有機營養(yǎng)物質,有了醇厚的口感和風味。

?
隨著時代發(fā)展,機械化作業(yè)遍布水稻種植全程,稻農開著農用拖拉機晾曬水稻。
忠于口感和口碑 闖出一片天
自古,營口水土養(yǎng)育的大米就是御貢品質。今日,“營口大米”也是優(yōu)質大米的代名詞之一。
上世紀60年代起,營口大米選入人民大會堂等國家機關食堂;第二屆“廣交會”上,我國出口的“第一粒大米”出產于大石橋水源鎮(zhèn);70年代末知識青年返城的大潮中,“營口大米,好吃!”的口碑隨著返鄉(xiāng)的行囊傳遍全國。
以享譽全國的口碑為發(fā)展機遇,營口的稻米農民合作社、米業(yè)加工廠迅速發(fā)展壯大,集種植、收購、檢驗、存儲、加工、銷售為一體的工業(yè)化“米”產業(yè)經濟漸漸鋪陳開來。

?
正在裝車準備銷往全國各地的“營口大米”。
綜合光澤晶瑩、吸水率高、軟硬度適中、粘軟滑膩、清香可口、久放不回生等獨特品質,營口市政府2004年傾力打造“營口大米”品牌。2009年,“營口大米”獲得國家地理標志商標,第二年被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為馳名商標。本地眾多米業(yè)公司換上了“營口大米”統(tǒng)一商標,合力握拳,把“營口大米”品牌做大做強。

?
近年來,“營口大米”登上國際大米展覽會,接受世界各地食客的品鑒。
目前,溝沿、旗口、水源、高坎、石佛、虎莊六鎮(zhèn)構成了“營口大米”的主產區(qū)。營口水稻種植面積70多萬畝,“營口大米”年產量超過3億公斤。從選種到種植,從收割到加工,“營口大米”嚴把質量關,世界級大米展覽會上出現(xiàn)了“營口大米”的身影,“營口大米”的整體品質已經得到了業(yè)界的認可,在國內乃至國際市場的知名度和影響力不斷提高。

?
一碗米飯,最為素凈,可以襯托任何食材,容納萬千滋味。在溫度和水的運化下,米香在口中彌散,那是記憶里家的味道。一口米飯帶來的色香味,落肚的瞬間絕不僅僅是飽腹,更是溫暖在腸胃間流轉、鄉(xiāng)情在心底打轉。
這時的你可能會驕傲地說,“稻花香里說豐年” 絕不是江南才有的畫面。這時你心里肯定會有一件事比手頭的事重要,那就是回家吃飯,和家人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