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檔案日:檔案文獻遺產(chǎn) 保留珍貴“世界記憶”
2020-06-09 15:28 作者:央視網(wǎng)選 | 我要投稿
央視網(wǎng)消息:今天(9日)是國際檔案日,檔案文獻遺產(chǎn),作為承載社會發(fā)展和文明賡續(xù)的歷史憑證,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價值和文化內(nèi)涵。對珍貴檔案文獻遺產(chǎn)開展保護和開發(fā)利用,對傳承歷史文化、維系民族精神、推動文化傳播、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目前,我國共有24件檔案分別入選世界記憶名錄和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
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有一份保存完好的《赤道南北兩總星圖》珍貴檔案,這份檔案制作于明崇禎七年(1634年),在2014年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 ,看上去貌似密密麻麻小星點,放大看卻藏著大乾坤。每個半球圖直徑約160厘米,外圈標有赤道和黃道12宮。圖上的星畫大小不一,既有星座,也有星云,甚至銀河系。
作為一座里程碑式的歷史文獻檔案,《赤道南北兩總星圖》見證了中西方科學文化交流史。國家檔案局有關(guān)人士介紹,我國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上最早建立世界記憶國家名錄的國家之一。1995年,由國家檔案局牽頭,世界記憶項目中國國家委員會成立,開始分批次組織申報評定工作。
這是2005年入選“世界記憶名錄”的清代大金榜,像這樣的清代科舉大金榜,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共有18件,它是我國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目前,我國已有《中國傳統(tǒng)音樂錄音檔案》《納西東巴古籍》《本草綱目》《甲骨文》等13件檔案入選世界記憶名錄,11件入選世界記憶亞太地區(qū)名錄。另外,還有142件入選世界記憶中國國家名錄。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