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錫良本《古代漢語》考試題庫
郭錫良本《古代漢語》考試題庫
?
古代漢語試題·一
一、填空(20分)
1、古人常用謙稱和尊稱。謙稱代替第?????人稱,尊稱代替第?????????人稱。
2、文學學家主要憑??????來辨析本義。從造字方法上來看,??????最能反映本義。形聲字的???????和本義亦有密切關系。
3、《經(jīng)籍籑詁》由清代??????????等編纂,這是一部專門收集????代以前各種古書注解的字典,全書共分為????????卷。
4、“比類合誼,以見指為”是許慎給“六書”中?????????下的定義。
2、“鹿、逐、鼎、甘”四字中,會意字是???????。
3、“難”本是鳥名,后用來表示不容易,這種情況在“六書”中屬于???????。
4、“荊”是個形聲字,它的形符是???????????。
5、“哲一喆、奉一俸、后一後”三組字中,屬于古今字關系的是????????。
6、把中古三十六字母按發(fā)音部位的不同分出的五個類別是__、__、__、__、__。
7、研究上古聲母得出上古只有舌頭而無舌上音結論的是清代的學者????????。
8、“從”意為“跟隨”時,音cóng;用作使動詞時,音?zòng 。這種改音別義的方法叫???????。
9、當一首七言律詩首句的平仄為“仄仄平平平仄仄”時,其領聯(lián)對句的平仄應是??????????????????????。
10、三十六字母中,舌頭音指?????????????????,舌上音指??????????????????。
二、簡答題(40分)
1、同中古聲母相比,上古代漢語聲母的何不同特點?各舉例說明。(5分)
2、什么叫“讀破”?怎樣看待讀破?(5分)
3、下列各句中“字”的意義是怎樣引申的?請用示意圖表明它們之間的引申關系(5分)
A、?婦人疏字者子活,數(shù)乳者子死。
B、?倉頡之初作書,蓋依聲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
C、?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許嫁笄而字。
D、搜奇扶怪,雕鏤文字。
E、?二兄早逝,奉嫂字孤,恩禮兼盡。
F、?高麗國王王治請婚于遼,遼許以東京留守蕭恒德女字之。
G、楚雖大,非吾族也,其肯字我乎?
4、? 區(qū)別下列各組字在古書中表意上的差異?(5分)
(1)后:後?
(2)征:徴
(3)余:馀??
(4)丑:醜
5、請說明章炳麟、黃侃、曾運乾在上古聲母的研究上有何特點。(5分)
6、中古聲母演變?yōu)楝F(xiàn)代普通話聲母,主要變化是什么?(5分)
7、古人名、字之間常有同義、近義關系,請舉三例說明之。(5分)
8、《詩經(jīng)·鄘風·碩鼠》:“相鼠有齒,人而無止”。毛傳:“止,所止者息也”。鄭箋:“止,容止。《孝經(jīng)》:‘容止可觀’?!贬屛脑疲骸盁o止:《韓詩》:‘止,節(jié)’,無禮節(jié)也。請說明這三家注何者為優(yōu)?為什么?(5分)
三、標點下面二段古文(20分)
?1、段 氏 說 文 注 與 桂 馥 王 筠 並 列 量 其 殊 勝 固 非 二 家 所 逮 何 者 凡 治 小 學 非 專 辨 章 形 體 要 於 推 尋 故 言 得 其 經(jīng) 脈 不 明 音 韻 不 知 一 字 數(shù) 義 所 由 生 此 段 氏 所 以 爲 桀 旁 有 王 氏 廣 雅 疏 證 郝 氏 爾 雅 義 疏 咸?與 段 書 相 次 郝 於 聲 變 猶 多 臆 必 之 言 段 於 雅 訓 又 不 逮 郝 文 理 密 察 王 氏 爲 優(yōu) 然 不 推 說 文 本 字 是 其 瑕 適 若 乃 規(guī) 摹 金 石 平 秩 符 璽 此 自 一 家 之 業(yè) 漢 之 鴻 都 鳥 篆 盈 簡 曾 非 小 學 之 事 守 也 專 治 許 書 竄 句 增 字 中 聲 雅 誥 略 無 旁 通 若 王 筠 所 爲 者 又 非 夫 達 神 恉 也???(15分)
2、又楚人屈原含忠履潔君匪從流臣進逆耳深思遠慮遂放江南耿介之意既傷壹欎之懷靡訴臨淵有懷沙之志吟澤有憔悴之容騷人之文自茲而作(5分)
四、把下面的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20分)
1、子路從而後,遇丈人,以杖荷篠。子路問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爲夫子?”植其杖而蕓。子路拱而立。止子路宿,殺雞爲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10分)
2、嘗試論之曰:《詩序》云:“詩有六義焉:一曰風,二曰賦,三曰比,四曰興,五曰雅,六曰頌。”至于今之作者,異乎古昔。古詩之體,今則全取賦名。荀宋表之于前,賈馬繼之于末。自茲以降,源流實繁。述邑居則有“憑虛”“亡是”之作,戒獵游則有《長楊》、《羽獵》之制。若其紀一事,詠一物,風云草木之興,魚蟲禽獸之流,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
?
附加題(可做可不做):
1、翻譯下列文言文:(10分)
綽然亭西三四里,有雙山曰“標“,各廣四十畝,童無樹林。東西并峙,皆青石迭矗,勢陂陀,可步而上。按《輿圖經(jīng)》無其名,蓋土人以旁無他山,惟此若標可望,故以名之。其居東埏,上有洞如屋,可避風雨。(10分)
2、標點古文:
夏公會齊侯于祝其實夾谷孔丘相犁彌言于齊侯曰孔丘知禮而無勇若使萊人以兵劫魯侯必得志焉齊侯從之孔丘以公退曰士兵之兩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亂之非齊侯所以命諸侯也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幹盟兵不偪好於神爲不祥於德爲愆義于人爲失禮君必不然齊侯聞之遽辟之
?
古代漢語試題·二
?
一、填空(10分)
1、《十三經(jīng)索引》的編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析領而死”。 其中“走”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3、“楚國方城以為城,漢不以為池。雖眾,無所用之?!逼渲小俺亍钡囊馑际莀________
4、“宋何罪之有?”其中“何罪”在句中充當?shù)木渥映煞质莀___________________
5、“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逼渲小澳钡脑~性是_______________
6、“將軍者,國之爪牙也?!逼渲小白ρ馈钡脑谠~義感情色彩上是_______________
7、“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边@一名句出自屈原的_____________
8、《史記》最有文學價值的部分是________
9、《中山狼傳》的作者是___
10、提出“古無輕唇音”的清代學者是_____________
二、單項選擇(下列各題都有四個備選答案,其中只有一個是正確的,將正確答案前的題號填在試卷紙上,每小題1分,本大題共10分)
1、“刃”在“六書”中屬于_______
A、象形 ???B指事 ????????C會意 ????????D形聲
2、“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逼渲小皽钡囊馑际莀__________
A、茶湯 ?????B、米湯 ?????C、熱水 ?????D、酒
3、“范增數(shù)目項王?!逼渲小皵?shù)”的讀音是_____________
A、 shūō ??B、shuó ??????C、shuǒ ???D、shuò
4、下列詞為聯(lián)綿詞的是________
A、躊躇 ??????B、寡人 ???????C、樂歲 ?????????D、率爾
5、《荀子·天論》:“強本而節(jié)用”楊倞注:“本○農(nóng)?!?。打“○”號的地方應當使用的古書注解術語___________
A、謂 ?????B、曰 ???????C、言 ????D、猶
6、帶點的詞有使用的古書注解術語是___________
A、馮諼曰:“能?!泵蠂L君怪之。 ????B、不如吾聞而藥之也。
C、諸侯恐懼,會盟布景謀弱秦。 ????D、是幫明君貴五谷而戝金玉
7、判斷句是__________
A、是以古之仙者為導引之事 ????????B、此必是豫讓也
C、是心足以五矣。 ?????????????????D、吾惛,不能進于是矣
8、“鬼侯有子而好?!逼渲小白印钡囊馑际莀__________
A、您 ????B、嬰兒 ??????C、兒子 ??????????D、女兒
9、《古詩十九首》最早見于_____________
A、《玉臺新詠》 B、《文苑英華》 C、《樂府詩集》D、《文選》
10、《報任安書》的作者是_______
A、????? 賈誼B、司馬遷C、班固D、晁錯
三、問答題(每小題5分,本大題共20分)
1、? 在談被動句式時,首首先說明主動和被動。何謂被動?舉一古漢語的例子說明。
2、? 什么詞類的活用?舉一古漢語的例子說明。
3、? 《孟子·許行》一文記錄了孟子和許行的門徒陳相這間的一場辯論,其中反映了孟子的什么觀點和主張?這種觀點和主張對后世有什么影響?
4、? 《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一文中,觸龍勸說趙太后如何愛護子女?
四、解釋詞語(解釋下列各句中帶點的詞語的意義,實詞解釋意義,虛詞說明今譯,均不說明詞性和語法作用,將解釋的文字寫在試卷紙上。每小題1分,本大題共20分)
1、? 親賢臣,遠小人,此行先漢之所以興隆也。
2、? 吾從北方聞子為梯,將以攻宋。
3、? 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4、? 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5、? 寒暑易節(jié),始一返焉。
6、?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吧嘆惋。余人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 擐甲(穿上鎧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
8、?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9、? 逝將去女,適彼樂土。
10、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11、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1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13、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
14、晉太原中,武陵人捕魚為業(yè),緣溪行,忘路之遠近。
15、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立大巫后。
16、丘也聞的有國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17、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18、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19、權嘆息曰:“諸人持議,甚失孤望。今卿?廓開大計,正與孤同。
20、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
五、標點(本題20分)
荊卿好讀書擊劍以術說衛(wèi)元君衛(wèi)元君不用其后秦伐魏置東郡徙衛(wèi)君之支屬于野王荊軻嘗游過榆次與蓋聶論劍蓋聶怒而目之荊軻出人或言復召荊卿蓋聶曰曩者吾與論劍的不稱者吾目之試往是宜去不敢留使使往之主人荊卿則已駕而去榆次矣
一、翻譯下列一段文言文(本題20分)
孫武既死,后百余歲有孫臏。臏生阿、鄄之間,有臏亦孫武之后世子孫也。孫臏嘗與龐涓俱學兵法。龐涓既事魏,得為惠王將軍,而自以為能不及孫臏,乃陰使召孫臏。臏至,龐涓恐其賢于已,疾之,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欲隱勿見齊使者如梁,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以為奇,竊載與之齊。齊將田忌善而客待之。
譯文:
古代漢語試題·三
?
一、填空(20分)
1、? 文字學家主要憑??????來辨析本義。從造字方法上來看,??????????????????????最能反映本義。形聲字的?????????和本義亦有密切關系。
2、? 詞除了本義和引申義以外,還有????????????義。
3、? 在先秦,判斷句一般不用??????????,而是在謂語后面用語氣詞???????來幫助判斷。
4、? “也”和“矣”是兩個功用有很大差別的語氣詞?!耙病币话惚硎?/span>????????的語氣,而“矣”一般表示?????-???????????????的語氣。
5、? 古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之”一般用作?????????語。“其”一般用作??????????語,它的作用相當于??????-???????????????。
6、? 《經(jīng)籍籑詁》由清代???????編纂,這是一部專門收集????代以前各種古書注解的字典,全書共分為???-卷。
7、? 《說文解字》是東漢????????所著,建立了????????個部首。
8、所謂避諱是指??????????????????????????????????????????????????。
9、? 古人常用謙稱和尊稱。謙稱代替第?????人稱,尊稱代替第?????????人稱。
10、上古時期,未嫁的女子命名的方式是??????????????????????????????。
二、寫出下列繁體字的簡化字(5分)?
摺:?????竅:????慿:????憲:????擬:????畝:????闆:????彆:????塵:????齣:
三、解釋下列3組句中加·的詞,并指出各組中哪一個是本義(10分)
(一)1、朕在位七十載。(《尚書·堯典》)
??2、推而廣之,不可勝載矣。(蕭統(tǒng)《文選·序》)
??3、南宮叔敬反,必載寶而朝。(《禮記·檀弓上》)
??4、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王制》)
(二)5、布衣,錦緣。(《禮記·王藻》)
??????6、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求魚也。(《孟子·梁惠王上》)
(三)7、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8、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10、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四、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或古字,并寫出它們的本字或現(xiàn)在的通用字。(15分)
1、誰習計會,能為文收責于薛者乎?
2、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3、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之,不得與之言。
4、探淵者知千仞之深,縣繩之數(shù)也。
5、彼候人兮,何戈與祋?!对姟げ茱L·候人》
6、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7、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8、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9、今有無名之指,屈而不信。
10、齊人多詐,而無情實。
五、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說明其活用的種類并解釋其在句中的意義(10分)
1、? 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2、? 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3、? 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4、? 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5、? 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六、翻譯下列各句,并指出它們在語序或句式上不同于現(xiàn)代漢語的特點。(10分)
1、詩曰:“孝子不匱,永錫爾類?!逼涫侵^乎?
2、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3、且夫臣人與見臣于人,制人與見制于人,豈可同日道哉!
4、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5、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
七、判別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性,并解釋其含義或語法作用(10分)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2、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洸。
3、堅甲利兵以備難,而美薦紳之飾。
4、七十者衣錦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八、標點下列短文,解釋帶·的詞(10分)
?
列御寇為伯昏無人射引之盈貫措杯水其肘上發(fā)之適矢復沓方矢復寓當是時猶象人也伯昏無人曰是射之射非不射之射也嘗與汝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若能射乎于是無人遂登高山履危石臨百仞之淵背逡巡足二分垂在外揖御寇而進之御寇伏地汗流至踵伯昏無人曰夫至人者上窺青天下潛黃泉揮斥八極神氣不變今汝怵然有恂目之志爾于中也殆矣夫(《莊子·田子方》
引: ????????????適: ????????????????嘗: ???????????????踵: ??????????????中:
九、閱讀下列短文并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朱家,魯人,高祖同時也。魯人皆以儒教,而朱家用俠聞。所臧活豪士以百數(shù),其余庸人不可勝言,然終不伐其能。飲其德諸所嘗施,唯恐見之。振人不贍,先從貧賤始。家亡馀財,衣不兼采,食不重味,乘不過軥車,專趨人之意,甚于己私。既陰脫季布之厄,及布尊貴,終身不見。自關以東,莫不延頸愿交。(《漢書·游俠傳》)
?
古代漢語試題·四
?
一、簡答題:簡要回答以下問題(20分)
?1、會意字和形聲字有什么不同?舉例說明。
?2、漢語古今詞義的變化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說明詞性誤用和詞類活用二者有什么不同。
?4、什么是姓?什么是氏?二者的關系是怎樣的??
二、分析題(10分)
觀察下面例句中劃線部分及其在現(xiàn)代漢語中對應的表達形式,并進行比較,然后指出古漢語的使動結構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發(fā)展變化。(10分)
1、齊威王欲將孫臏。
2、桓公解仲之束縛而相之。
3、項羽欲自王,先王諸將相。
4、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5、乃令互人作為金斗,長其尾,令可以擊人。
6、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zhàn)。
7、齊襄公與魯君飲,醉之。
三、把下面的各組字分為三類,并就各種字的特點作出說明(10分)
昏:婚;??淚:淚;??黏:粘;??禽:擒;??驅:敺;??處:處;??赴:訃;
開:開;??村:邨;??責:債;??僅:僅;??慚:慙
四、總結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從漢語史的角度闡述被動句的發(fā)展過程(10分)
五、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0分)
1 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
2、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
3、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4、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5、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
6、若獲薦幣,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憚勤勞。
7、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9、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
10、廣暫騰而上胡兒馬。
六、說明下列加點詞的詞性和語法功能(10分)
1、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
2、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
3、晉侯圍曹,門焉,多死、
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5、因其土俗,為設教禁。
6、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7、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8、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9、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10、天之所置,其可廢乎!
?
七、根據(jù)下文回答問題(10分)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奔袄▽⑿校淠干蠒造锻踉唬骸袄ú豢墒箤ⅰ!蓖踉唬骸昂我??”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
而進食者以十數(shù),所友者以百數(shù)。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愿王勿遣。”
1、分析文中加線部分的語法結構(圖解法,加線法或文字說明均可)(10分)
2、根據(jù)文中加點的“言”字,說明“言”的詞義搭配特點及其在造句方面的特征(10分)?
八、標點并翻譯下面的古文(20分)
《馬氏文通。序》
(訓詁、音韻、字書)三者之學至我朝始稱大備凡詁釋之難點畫之細音韻之微靡不詳稽旁證求其得失異同匿庸?(匿庸:安于平凡)與嗜奇者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則以字形字聲閱世而不能不變今欲于屢變之后以返求夫未變之先難矣蓋所以證其未變之形與聲者第據(jù)此已變者耳藉令沿源討流悉其元本所是正者一字之疑一音之惡一畫之誤已耳殊不知古先造字點畫音韻千變萬化其賦以形而命以聲音原無不變之理而所以形其形而聲其聲其形聲之用者要有一成之律貫乎其中歷千古而無或少變蓋形與聲之最易變者就每字言
之而形聲變而猶有不變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
古代漢語試題·五?
?
一、填空(20分)
1、現(xiàn)代語音學上的舌面音在古代稱之為____音。
2、清人___首創(chuàng)古韻諧聲表。
3、七言律詩仄起平收式的第一句中的第___字必須是平,如果用仄,就是“犯孤平”。
4、詞除了本義和引申義以外,還有?????????義。
5、在先秦,判斷句一般不用?????????,而是在謂語后面用語氣詞?????來幫助判斷。
6、“也”和“矣”是兩個功用有很大差別的語氣詞?!耙病币话惚硎?/span>???????的語氣,而“矣”一般表示?????????的語氣。
7、古代漢語第三人稱代詞“之”一般用作??????語?!捌洹币话阌米?/span>?????語,它的作用相當于??????????。
8、《經(jīng)籍籑詁》由清代???????等編纂,這是一部專門收集?????代以前各種古書注解的字典,全書共分為?????卷。
9、《說文解字》是東漢????????所著,建立了????????個部首。
10、《廣韻》共分???????個韻。清代陳澧用?????法,歸納出《廣韻》分四十聲類。
11、三十六字母中,舌頭音指??????????????????,舌上音指??????????????????。
12、“從”意為“跟隨”時,音cóng;用作使動詞時,音?zòng 。這種改音別義的方法叫???????。
二、名詞解釋(20分)
1、四體二用 ?2、既生魄 ?3、毛傳 ?4、入聲韻 ?5、陽聲韻 ?6、三平調 ?7、姓、氏 ?8、駢體文 ?9、廣韻 ?10、近體詩 ?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5分)
1、入而徐趨,至而自謝:“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不得見久矣?!?/span>
2、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
3、孔子沒,三年之外,門人治任將歸。
4、草木暢茂,禽獸繁殖,五穀不登。
5、孝公既見衛(wèi)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
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并指出其本義(5分)
1、?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2、?朋友交而不信乎?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五、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說明其活用的種類并解釋其在句中的意義(10分)
1、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2、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3、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4、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5、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六、判別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性,并解釋其含義或語法作用(10分)
1、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
2、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洸。
3、堅甲利兵以備難,而美薦紳之飾。
4、七十者衣錦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七、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或古字,并寫出它們的本字或現(xiàn)在的通用字。(10分)
1、八月剝棗,十月獲稻。
2、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
3、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
4、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5、齊人多詐,而無情實。
八、標點下面的古文(10分)
舒布為詩既言如彼總成為頌又亦若此次則箴興于補缺戒出于弼匡論則析理精微銘則序事清潤美終則誄發(fā)圖像則讃興又詔誥教令之流表奏牋記之列書誓符檄之品吊祭悲哀之作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篇辭引序碑碣志狀眾制蜂起源流間出譬陶匏異器并為入耳之娛黼黻不同俱為悅目之玩(蕭統(tǒng)《文選序》)
九、翻譯下列古文(10分)
何易于嘗為益昌令??h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于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贝淌放c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
附加題:標點下列古文(10分)(可做可不做)
昔古聖開物成務廢結繩而造書契於是文字興焉夫依類象形之謂文形聲相益之謂字閱世遞變而相沿訛謬至不可殫極上古渺矣漢承秦火鄭許輩娛樂活動起務究元本而小學乃權輿焉自漢而降小學旁分各有專門歐陽永叔曰爾雅出於漢正名物講說資之於是的訓詁之學許慎作說文於是有偏旁之學篆隸古文爲體各異於是的字書之學五聲異律清濁相生而錄炎始作字音於是的音韻之學
古代漢語試題·六?
?
一、簡答題(40分)
1、漢語字、詞典排列漢字的方法有哪些種?它們各有什么優(yōu)缺點?為每一種排檢法列出一到二部字典或詞典。(10分)
2、分析新《辭源》和新《辭?!吩谛再|、用途上有什么不同。(5分)
3、什么是“六書”?如何認識“六書”?寫出“六書”的細目和定義,并舉出二個以上的例字。(10分)
4、古今詞義在詞義范圍方面的差異有哪幾種?舉例說明。(5分)
5、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有什么不同?請進行論述,并舉例說明。(10分)
二、名詞解釋(10分)
1、直音法 ??2、葉音法 ??3、《經(jīng)傳釋詞》 ?4、詞的本義 ?5、詞類活用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多義詞,并指出其本義(5分)
?1、自可斷來信,徐徐更謂之。
?2、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4、信能行此五者,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
四、指出下列句中活用的詞,說明其活用的種類并解釋其在句中的意義(10分)
1、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2、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3、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4、天下云集而響應,贏糧而景從。
5、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五、將下面的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并著重解釋句中的斜體字的意義;如果這些詞是詞類活用,請進行分析。(20分)
廣陵吳普、彭城樊阿皆從佗學。普依準佗治,多所全濟。佗語普曰:“人體欲得勞動,但不當使極爾。動搖則穀氣得消,血脈流通,病不得生,譬猶戶樞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爲導引之事,熊經(jīng)鴟顧,引輓腰體,動諸關節(jié),以求難老。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猨,五曰鳥,亦以除疾,並利蹄足,以當導引。體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體輕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聰明,齒牙完堅。阿善針術,凡醫(yī)咸言背及胸藏之間不可妄針,針之不過四分,而阿針背入一、二寸,巨闕胸藏針下五、六寸,而病輒皆瘳。阿從佗求可服食益於人者,佗授以漆葉青黏散:漆葉屑一升,青黏屑十四兩,以是爲率,言久服去三蟲,利五藏,輕體,使人頭不白。阿從其言,壽百餘歲。漆葉處所而有,青黏生於豐、沛、彭城及朝歌云。
2、能不龜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洸。?
3、堅甲利兵以備難,而美薦紳之飾。
4、七十者衣錦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六、為下面的文言文加上新式標點。(15分)
於是先生召諸子登斯樓而詔之曰吾何以傳汝曹哉吾徐先世故以清白起家吾耳目濡染舊矣蓋嘗慨夫爲人之父祖者每欲傳其土田貨財而子孫未必能世富也欲傳其金玉珍玩鼎彜尊斝之物而又未必能世寶也欲傳其園池臺榭歌舞輿馬之具而又未必能世享其娛樂也吾方以此爲鑑然則吾何以傳女曹哉因指書而欣然笑曰所傳者惟是矣
七、附加題此題不計入總分)
(一)標點下面的古文(10分)
舒布為詩既言如彼總成為頌又亦若此次則箴興于補缺戒出于弼匡論則析理精微銘則序事清潤美終則誄發(fā)圖像則讃興又詔誥教令之流表奏牋記之列書誓符檄之品吊祭悲哀之作答客指事之制三言八字之文篇辭引序碑碣志狀眾制蜂起源流間出譬陶匏異器并為入耳之娛黼黻不同俱為悅目之玩(蕭統(tǒng)《文選序》)
(二)翻譯下列古文(10分)
何易于嘗為益昌令??h距刺史治所四十里,城嘉陵江南。刺史崔樸嘗乘春自上游,多從賓客,歌酒泛舟東下,直出益昌旁,至則索民挽舟。易于即自腰笏引舟上下。刺驚問狀。易于曰:“方春,百姓不耕即蠶,隙不可奪。易于為屬令,當其無事,可以充役?!贝淌放c賓客跳出舟,偕騎還去。
古代漢語試題·七
?
一、簡答題:簡要回答以下問題(20分)
1、? 會意字和形聲字有什么不同?舉例說明。
2、? 漢語古今詞義的變化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 說明詞性誤用和詞類活用二者有什么不同。
4、? 什么是姓?什么是氏?二者的關系是怎樣的??
二、分析題(10分)
觀察下面例句中劃線部分及其在現(xiàn)代漢語中對應的表達形式,并進行比較,然后指出古漢語的使動結構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發(fā)展變化。(10分)
1、齊威王欲將孫臏。
2、桓公解答仲之束縛而相之。
3、項羽欲自王,先王諸將相。
4、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5、乃令互人作為金斗,長其尾,令可以擊人。
6、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zhàn)。
7、齊襄公與魯君飲,醉之。
三、把下面的各組字分為三類,并就各種字的特點作出說明(10分)
昏:婚????淚:涙????黏:粘????禽:擒????驅:敺????處:處???
赴:訃????開:開????村:邨????責:債????僅:僅????慚:慚??
四、總結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從漢語史的角度闡述被動句的發(fā)展過程(10分)
五、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0分)?
1 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
2、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
3、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4、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5、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
6、若獲薦幣,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憚勤勞。
7、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9、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
10、廣暫騰而上胡兒馬。?
六、說明下列加點詞的詞性和語法功能(10分)
???11、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
???12、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
???13、晉侯圍曹,門焉,多死、
???14、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15、因其土俗,為設教禁。
???16、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17、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18、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19、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20、天之所置,其可廢乎!
七、根據(jù)下文回答問題(10分)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奔袄▽⑿?,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蓖踉唬骸昂我裕俊睂υ唬骸笆兼缕涓笗r,為將,身所奉飯而進食者以十數(shù),所友者以百數(shù)。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愿王勿遣?!?/span>
1、? 分析文中加線部分的語法結構(圖解法,加線法或文字說明均可)(10分)
2、根據(jù)文中加點的“言”字,說明“言”的詞義搭配特點及其在造句方面的特征(10分)?
八、標點并翻譯下面的古文(20分)
《馬氏文通。序》
(訓詁、音韻、字書)三者之學至我朝始稱大備凡詁釋之難點畫之細音韻之微靡不詳稽旁證求其得失異同匿庸?(匿庸:安于平凡)與嗜奇者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則以字形字聲閱世而不能不變今欲于屢變之后以返求夫未變之先難矣蓋所以證其未變之形與聲者第據(jù)此已變者耳藉令沿源討流悉其元本所是正者一字之疑一音之惡一畫之誤已耳殊不知古先造字點畫音韻千變萬化其賦以形而命以聲音原無不變之理而所以形其形而聲其聲其形聲之用者要有一成之律貫乎其中歷千古而無或少變蓋形與聲之最易變者就每字言之而形聲變而猶有不變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
古代漢語試題·八
?
一、?? 填空(16分)
1、根據(jù)記錄語言的方法,文字大體上可以分為????????文字和???????文字兩大類。
2、?????????是殷商時期的文字,是公元前1300多年到前1100年間通行的字體。
3、小篆又叫秦篆,是?????????????????????后的規(guī)范化字體。
4、隸書分為???????和????????。???????是在古文字階段經(jīng)過長期孕育而形成的,是漢字由小篆演化到漢隸的一種過渡形體。
5、?????????是從漢隸直接演變而來的,這種字體自產(chǎn)生之后,一直使用到今天。
二、根據(jù)字形和語言環(huán)境,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的意義,并指出是本義還是引申義(20分)
1、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梁惠王上)
2、有馬白顛。(秦風·車鄰)
3、因頓首杖下。(中山狼傳)
4、一發(fā)飲羽,狼失聲而逋。(中山狼傳)
5、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6、毋弛而弓。(韓非子·揚權)
7、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梁惠王上)
8、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鞌之戰(zhàn))
9、以防止水。(周禮·地官)
10、扶輦下除,觸柱折轅。(漢書·李廣傳)
三、分析下列句子的賓語前置現(xiàn)象,并進行翻譯(6分)
1、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
2、許子奚為不自織?(許行)
3、宋何罪之有?(公輸)
四、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的詞義(10分)
1、擐甲執(zhí)兵,固即死也。(鞍之戰(zhàn))
2、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隱公元年)
3、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左傳)
4、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左傳)
5、大叔又命西鄙北鄙貳于己。(隱公元年)
6、公患之,使鉏麑賊之。(宣公二年)
7、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鞍之戰(zhàn))
8、左并轡,右援桴而鼓。(鞍之戰(zhàn))
9、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趙策)
10、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哉?。ㄕ撜Z)
五、指出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包括名詞作狀語),指出原來屬于什么詞類,活用為什么詞(10分)
1、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齊策)
2、策蹇驢,囊圖書,夙行失道,望塵驚悸。(中山狼傳)
3、今主君欲一天下。(蘇秦列傳)
4、賢舜則去堯之明察,圣堯則去舜之德化。(難一)
5、天帝使我長百獸。(狐假虎威)
六、根據(jù)下列句子,總結古漢語被動句的句式(10分)
1、魏往年大破于齊,諸侯畔之。(商君列傳)
2、國一日見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商君列傳)
3、臣誠恐見欺于王而負于趙。(趙策)
4、是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馮唐列傳)
5、汝可疾去矣,且見禽。(商君列傳)
6、郤克傷于矢,流血及屨,未絕鼓音。(鞌之戰(zhàn))
七、為下列文言文加上標點(14分)
及莊公即位為之請制公曰制巖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祭仲曰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先王之制大都不過參國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今京不度非制也君將不堪公曰姜氏欲之焉辟害對曰姜氏何厭之有不如早為之所毋使滋蔓蔓難圖也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公曰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隱公元年)
八、將下列文言文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4分)
南霽云之乞救于賀蘭也,賀蘭嫉巡、遠之聲威功績出己上不肯出師救。愛霽云之勇且壯,不聽其語,強留之具食與樂延霽云坐。霽云慷慨語曰:“云來時,睢陽之人不食月余日矣。云雖欲獨食,義不忍。雖食,且不下咽。”因拔所佩刀斷一指,血淋漓,以示賀蘭。一座大驚,皆感激為云泣下。云知賀蘭終無為云出師意,即馳去。將出城,抽矢射佛寺浮屠,矢著其上磚半箭,曰:“吾歸破賊,必滅賀蘭!此矢所以志也!”——城陷,賊以刀脅降巡。巡不屈,即牽去,將斬之。又降霽云,云未應。巡呼云曰:“南八!男兒死耳,不可為不義屈!”云笑曰:“欲將以有為也。公有言,云敢不死!”
?
古代漢語試題·九?
?
一、?名詞解釋(15分)
1.訓詁學 ??2.《釋名》 ?3.《說文解字》 ?4.省形 ??5.省聲
二、? 寫出下列著作的作者及其朝代(8分)
1.《經(jīng)籍纂詁》????????????????????????2.《經(jīng)義述聞》????????????????????????
3.《說文解字》????????????????????????4.《廣雅疏證》????????????????????????
5.《爾雅注》??????????????????????????6.《爾雅正義》????????????????????????
7.《爾雅義疏》????????????????????????
8.《經(jīng)傳釋詞》????????????????????????????????????????????????????????????
三、簡答題(30分)
1.李善《文選注》、裴松之《三國志注》、酈道元《水經(jīng)注》各有什么特點?
2.《爾雅》有哪些注本?請列出三部,并寫出注疏者。
3.許慎的“六書”中,哪些內容與漢字的結構有關系?請舉例說明。
4.什么是義訓?舉例說明。
5.《釋名》是一部什么性質的書?它的價值是什么?
四、? 解釋下列注釋名稱,并各舉一部注釋書(12分)
1.訂 ??2.校 ??3.音義 ??4.章句
五、根據(jù)所給的訓詁材料,寫出其中所用術語的作用(10分)
1.《左傳·文公元年》:“執(zhí)事不以釁鼓?!倍抛ⅲ骸耙匝抗?/span>為釁鼓?!?/span>
2.《爾雅·釋宮》:“宮謂之室,室謂之宮?!?/span>
3.《離騷》:“恐美人之遲暮?!蓖跻葑ⅲ骸懊廊?/span>謂懷王?!?/span>
4.《荀子·修身》:“以不善先人者謂之諂?!睏顐娮ⅲ骸罢~之言陷也?!?/span>
5.《禮記·曾子問》:“命毋哭?!贬屛模骸拔?/span>本作無?!?/span>
六、論述題(25分)
1.訓詁方法(即釋義的方法)共有多少種?舉例說明。
2.《說文解字》是一部什么性質的書?其價值和局限是什么?
?
古代漢語試題·十
?
一、?? 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2分)
1、根據(jù)記錄語言的方法,文字大體上可以分為哪兩大類?漢字屬于哪一類?
2、什么叫甲骨文?它是什么時期的文字?
3、什么叫小篆?是哪個朝代的文字?
4、楷書是由哪一種字體演變而來的?
二、?? 解釋下列句中加“·”詞的意義,指出是不是本義。(16分)
1、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2、毋弛而弓。(韓非子·揚權)
3、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梁惠王上)
4、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鞌之戰(zhàn))
5、以防止水。(周禮·地官)
6、扶輦下除,觸柱折轅。(漢書·李廣傳)
7、孝公既見衛(wèi)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商君列傳)
8、君子之言,其臭如蘭。(周易·系辭)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的詞義,并翻譯全句(24分)
1、大叔又命西鄙北鄙貳于己。(隱公元年)
2、公患之,使鉏麑賊之。(宣公二年)
3、射其左,越于車下;射其右,斃于車中。(鞍之戰(zhàn))
4、左并轡,右援桴而鼓。(鞍之戰(zhàn))
5、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趙策)
6、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哉?。ㄕ撜Z)
7、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同)
8、以正君臣,以篤父子。(大同)
四、分析下列句中賓語前置現(xiàn)象(14分)
1、當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陳言之務去。
2、許子奚為不自織?(許行)
3、宋何罪之有?(公輸)
4、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惟命是從。(昭公12)
5、將虢是滅,何愛于虞?(僖公5)
6、彼不我恩也。(童區(qū)寄傳)
7、城中皆不之覺。(李溯雪夜襲蔡州)
五、指出下列詞類活用現(xiàn)象(包括名詞作狀語),指出原來屬于什么詞類,活用為什么詞(16分)
1、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齊策)
2、策蹇驢,囊圖書,夙行失道,望塵驚悸。(中山狼傳)
3、今主君欲一天下。(蘇秦列傳)
4、賢舜則去堯之明察,圣堯則去舜之德化。(難一)
5、天帝使我長百獸。(狐假虎威)
6、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伯樂薦九方皋)
7、于是與亮情好日密。(隆中對)
8、劉備、周瑜水陸并進,追操至南郡。(赤壁之戰(zhàn))
六、把下列短文加上標點,并將其中帶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文(18分)
(陳相曰)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國中無僞雖使五尺之童市莫之或欺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麻縷絲絮輕重同則賈相若五穀多寡同則賈相若屨大小同則賈相若(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伯或相千萬子比而同之是亂天下也巨屨小屨同賈人豈爲之哉從許子之道相率而爲僞者也惡能治國家
?(一)加標點(8分)
?(二)翻譯下列句子(10分)
1.市賈不貳,國中無僞
2.雖使五尺之童適市,莫之或欺
3.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
4.子比而同之
5.惡能治國家
?
古代漢語試題·十一
?
一、?? 簡要回答下列問題(15分)
1、隸書分為哪幾種?它是怎樣形成的?
2、楷書是怎樣演變而來的?它同隸書相比有何不同?
3、楷書是由??????????直接演變而來的。
4、為什么說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
5、小篆是哪個時代的文字?它有什么特點??
二、?? 解釋下列句中加·詞的意義,指出是不是本義,并說明理由。(16分)
1、自始合,茍有險,余必下推車。(鞌之戰(zhàn))
2、以防止水。(周禮·地官)
3、扶輦下除,觸柱折轅。(漢書·李廣傳)
4、孝公既見衛(wèi)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商君列傳)
5、君子之言,其臭如蘭。(周易·系辭)
6、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
7、毋弛而弓。(韓非子·揚權)
8、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梁惠王上)
三、解釋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的詞義,并翻譯全句(21分)
1、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哉?。ㄕ撜Z)
2、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大同)
3、以正君臣,以篤父子。(大同)
4、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許行)
5、茍有險,余必下推車。(鞍之戰(zhàn))
6、抑愈所謂望孔子之門墻而不入于其宮者。(韓愈文)
7、養(yǎng)其根而俟其實,加其膏而希其光。(韓愈文)
四、分析下列句中的賓語前置,并翻譯全句(18分)
1、許子奚為不自織?(許行)
2、宋何罪之有?(公輸)
3、今周與四國服事君王,將惟命是從。(昭公12)
4、將虢是滅,何愛于虞?(僖公5)
5、彼不我恩也。(童區(qū)寄傳)
6、城中皆不之覺。(李溯雪夜襲蔡州)
五、根據(jù)下列句子,總結古漢語被動句的句式活用為什么詞(12)
1、一日見攻,雖欲事秦,不可得也。(商君列傳)
2、可疾去矣,且見禽。(商君列傳)
3、羊以有功見疑,秦西巴以有罪益信。(說林上)
4、誠恐見欺于王而負于趙。(趙策)
5、屬今為之虜矣?。欓T宴)
6、以兵破士北,為秦所禽滅。(馮唐列傳)?
六、把下列短文加上標點,并將其中帶橫線的句子譯成現(xiàn)代文(18分)
1.用現(xiàn)代的標點符號標點下面的文言短文(10分)
夫 以 一 縷 之 任 係?千 鈞 之 重 上 懸 之 無 極 之 高 下 垂之?不 測 之 淵 雖 甚 愚 之 人 猶 知 哀 其 將 絕 也 馬 方 駭 鼓??而 驚 之 係 方 絕 又 重 鎮(zhèn) 之 係 絕 於 天 不 可 復 結 墜 入 深 淵 難 以 復 出 其 出 不 出 閒 不 容 髮 能 聽 忠 臣 之 言 百 舉 必 托 必 若 所 欲 爲 危 如 累 卵 難 於 上 天 變 所 欲 爲 易 於 反 掌 安 于 泰 山 今 欲 極 天 命 之 上 壽 弊 無 窮 之 極 樂 究 萬 乘 之 勢 不 出 反 掌 之 易 居 泰 山 之 安 而 欲 乘 累 卵 之 危 走 上 天 之 難 此 愚 臣 之 所 大 惑 也?
2、翻譯下列句子(8分)
(1)上 懸 之 無 極 之 高
(2)猶 知 哀 其 將 絕 也
(3)馬 方 駭 鼓??而 驚 之
(4)其 出 不 出 閒 不 容 髮?
古代漢語試題·十二?
?
一、簡答題:簡要回答以下問題(20分)
會意字和形聲字有什么不同?舉例說明。
漢語古今詞義的變化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說明詞性誤用和詞類活用二者有什么不同。
4、什么是姓?什么是氏?二者的關系是怎樣的?
二、分析題(10分)
觀察下面例句中劃線部分及其在現(xiàn)代漢語中對應的表達形式,并進行比較,然后指出古漢語的使動結構在現(xiàn)代漢語中的發(fā)展變化。(10分)
1、齊威王欲將孫臏。
2、桓公解仲之束縛而相之。
3、項羽欲自王,先王諸將相。
4、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5、乃令互人作為金斗,長其尾,令可以擊人。
6、足下深溝高壘,堅營,勿與戰(zhàn)。
7、齊襄公與魯君飲,醉之。
三、把下面的各組字分為三類,并就各種字的特點作出說明(10分)
昏:婚;??淚:淚;??黏:粘;??禽:擒;??驅:敺;??處:處;??赴:訃;
開:開;??村:邨;??責:債;??僅:僅;??慚:慙
四、總結古代漢語的被動表示法,從漢語史的角度闡述被動句的發(fā)展過程(10分)
五、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10分)
1 趙王掃除自迎,執(zhí)主人之禮,引公子就西階。
2、后稷教民稼穡,樹藝五谷。
3、宗廟之事,如會同,端章甫,愿為小相焉。
4、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5、所以使民決嫌疑,定猶與也。
6、若獲薦幣,修垣而行,君之惠也,敢憚勤勞。
7、晝夜勤作息,伶俜縈苦辛。
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9、今閣下為王爪牙,為國藩垣。
10、廣暫騰而上胡兒馬。
六、說明下列加點詞的詞性和語法功能(10分)
夫謀之一不見用,則安知終不復用也?
假令晏子而在,余雖為之執(zhí)鞭,所忻慕焉、
晉侯圍曹,門焉,多死、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敢以煩執(zhí)事
因其土俗,為設教禁。
千乘之國,攝乎大國之間。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吾所以待侯生者,備矣。
今法如是,更重之,是法不信于民也。
天之所置,其可廢乎!
七、根據(jù)下文回答問題(10分)
趙括自少時學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當。嘗與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難,然不謂善。括母問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趙不將即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奔袄▽⑿?,其母上書言於王曰:“括不可使將?!蓖踉唬骸昂我??”對曰:“始妾事其父時,為將,身所奉飯而進食者以十數(shù),所友者以百數(shù)。大王及宗室所賞賜者,盡以予軍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問家事。今括一旦為將,東向而朝軍吏,無敢仰視之者。王所賜金帛,歸藏於家,而日視便利田宅可買者買之。王以為何如其父?父子異心,愿王勿遣?!?/span>
1、分析文中加線部分的語法結構(圖解法,加線法或文字說明均可)(10分)
2、根據(jù)文中加點的“言”字,說明“言”的詞義搭配特點及其在造句方面的特征(10分)
八、標點并翻譯下面的古文(20分)
《馬氏文通。序》
(訓詁、音韻、字書)三者之學至我朝始稱大備凡詁釋之難點畫之細音韻之微靡不詳稽旁證求其得失異同匿庸?(匿庸:安于平凡)與嗜奇者又往往互相主奴聚訟紛紜莫衷一是則以字形字聲閱世而不能不變今欲于屢變之后以返求夫未變之先難矣蓋所以證其未變之形與聲者第據(jù)此已變者耳藉令沿源討流悉其元本所是正者一字之疑一音之惡一畫之誤已耳殊不知古先造字點畫音韻千變萬化其賦以形而命以聲音原無不變之理而所以形其形而聲其聲其形聲之用者要有一成之律貫乎其中歷千古而無或少變蓋形與聲之最易變者就每字言之而形聲變而猶有不變者就集字成句言之也
?
古代漢語精品課
分??類??習??題??庫
?
第一部分:文字
(古漢語常識二73頁)
?????(一)、單項選擇題 ?????
??1.兩個漢字音義完全相同,在任何情況下都可以互相代替的稱為 ???????( ???)
????A.異體字 ???B.繁簡字 ???C.古今字 ???D.通假字
????2.《說文解字》中所說的“古文”指的是 ???????( ???)
????A.甲骨文 ???B.小篆
C.戰(zhàn)國時代東方六國文字 ???D。秦統(tǒng)一前的秦系文字
3.古今文字的分水嶺是 ???( ???)
????A.楷書產(chǎn)生 ?B.隸書產(chǎn)生 ?C.籀文 ???D.小篆產(chǎn)生
????4.清代學者戴震提出了“四體二用”之說,他認為: ?( ???)
????A.象形指事轉注假借為字之體,形聲會意是字之用
????B.形聲會意轉注假借為字之體,象形指事為字之用
????C.象形指事形聲轉注為字之體,會意、假借為字之用
????D.象形指事形聲會意為字之體、轉注假借為字之用
????5.《說文》:“取,捕取也?!睆淖中紊峡矗铝芯渲小叭 弊钟糜诒玖x的是 ???????????( ???)
????A.取妻如之何 ???B.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 ???C.取信于民 ?????D.獲者取左耳
????6.“穎”字的聲符是 ???????( ???)
????A.匕 ???B.頁 ???C.禾 ???D.頃
????7。下列各句中“解”字是本義的一句是 ???( ???)
????A.民之悅之,猶解倒懸也 ???????B.天下土崩瓦解 ???
????C.庖丁為文惠王解牛 ???????????D.君知其解乎?
????8.“逐”宇的本義是 ?????????( ???)
????A.追趕 ???B.驅逐 ???C.追擊 ???D.趕走
????9.“得其精而忘其麤,見其內而忘其外”中,“麤”字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
????A.同“鹿” ???B.一種動物 ???C.同“粗” ???D.同“細”
????10.下列各句中“宮”字用本義的是 ???( ???)
????A.上入執(zhí)宮功 ???B.詬莫大於宮刑 ???C.宮中府中,俱為一體 ???D。宮商角徽羽
??????11.下列各組字全是指事字的一組是 ???( ???)
????A.寸、甘、本、瓜 ???B.刃、朱、末、三,;
????C.止、女、三、中 ???D.武、?右、下、上
????12.下列各組字全是象形字的一組是 ???( ???)
????A.又、虎、人、犬 ???B.行、皿、車、宏
????C.泉、羊、車、甘 ???D.月、雨、三、口
????13.下列是形聲字的一組 ???????( ???)
????A.江、圍、取、孩 ???B.餓、栽、梅、射
????C.流、稻、架、益 ???O.裹、圃、唯、到
????14.下列各組中全是左形右聲形聲字的一組 ???( ???)
????A。洋、穎、諭、賜 ???B.到、誅、賤、許
????C.許、江、榆、阮 ???D.滋、誠、偽、休
????15.下列各組字中,聲旁、形旁位置都相同的一組 ?( ???)
????A.祖、福、視、祈 ???B.錦、鐵、釵、鉚
????C.聞、閘、鬧、閥 ???D.茅、簡、耄、罟
????16.“而”字的本義是 ???????( ???)
????A.頰毛 ???B.連詞 ???C.助詞 ???D.能
????17.《詩經(jīng)·七月》:“四之日其蚤、獻羊祭韭?!钡摹霸椤弊炙玫氖????( ???)
????A.本義 ???B.引申義 ???C通假義 ???D.譬喻義
????18.下列各句中,“降”字用本義的是 ???( ???)
????A.帝子降兮北渚 ???B.自太祖已降,勤著當世
????C.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 ???D.李陵既生降
????19.西周金文是繼承( ???)而產(chǎn)生的。
????A.商代金文 ???B.殷墟甲骨文 ???C.籀文 ???D.石鼓文
????20.“景”字表示“日光”義是 ???( ???)
?????A.本義 ???B.引申義 ???C.通假 ???D.譬喻義
????(二)填空題 ???
????1.漢字脫離圖畫性走向符號化的第一個里程碑是西周晚期變塊面筆劃為線條筆劃,第二個里程碑是????????????????????。
????2.“服”、“膾”、“朔”看起來都是從月,實際上隸變前“服”從????,“膾”從?????,“朔”從???????。
????3.最早的隸書產(chǎn)生于????????時代,它是由???????????文字的草率寫法逐漸形成的。 ?
????4.“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句中“兵”的意思是????????;這是該詞的????????義。
????5.以“頁”為部首的字,其本義與?????????有關,如“頂”、“頸”、“題”等。 ???
????6.“從臺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辟”后來寫作?????????;“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己”中“辟”后來寫作?????????????;“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中‘辟’寫作???????????;“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辟如登高,必自卑?!焙髞怼氨佟睂懽?/span>????????????!坝偻恋?,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敝小氨佟焙髞韺懽?/span>????????,現(xiàn)又簡化為“辟”。 ??????
????7.“都”、“郭”、“鄙”意符的獨體字是???????????;“陡、陵、阿、陸”等字的意符的獨體字是?????????,它的本義是?????????????。
????8.引申義同本義有聯(lián)系,????????????義與本義不相干。
????9.“蝕”字的聲符的獨體字是?????????????。
????10.部首是“口”的字,如“國”、“圃”,其本義多和???????????有關。 ???
????(三)應用題
1.寫出下列句子中帶點字的今字。
??(1)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 ???(2)天子所右,寡君亦右之。
???(3)一脛之大幾如要。 ???????(4)楚王后車千乘,非知也。
????(5)秦民大說。 ?????????????(6)齊師敗績,知伯親禽顏庚。
???(7)探淵者知千仞之深,縣繩之數(shù)也。 ???(8)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乎?
????(9)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風乎舞雩,詠而歸。
????(10)姜氏欲之,焉辟害?
????2.寫出下列各句中假借字的本字。
????(1)逝將去汝,適彼樂土。 ???(2)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
????(3)歸孔子豚。 ?????????????(4)余懼不獲其利而離其難。
(5)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3.把下列各句加點字改為現(xiàn)在通用的規(guī)范字。
????(1)兩人相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歡甚, ?(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3)為肥甘不足于口歟?為輕煖不足于體歟? ?????(4)不臨深深豀,不知地之厚也。
????(5)博我以星道,引我以漢京。
????(四)簡答題
????1.什么是古今字?請舉兩例說明其產(chǎn)生的原因。
????2.分別指出下列各字中的形聲字和會意宇,并簡述這兩者結構上的異同。
????吹、呻、鳴、嗚、味、吠、唇
????3.舉例說明“六書”。 ???
(五)論述題
????以“后”與“後”、“征”與“徵”,“余”與“餘”為例,說明在閱讀先秦古籍時,為什么要掌握繁體字。
第二部分:詞匯
(古漢語常識三、四,84-91頁)
?????(一)填空題
????1、把下列三個同義詞分別填人( ???)中。
????伐、襲、侵
????①大叔完聚,繕甲兵。具卒乘,將( ?)鄭。
????②十年春,齊師( ???)我。
????③齊侯以諸侯之師( ???)蔡。
????2.把“往、適、去”填人下列各句中。
????①胡兵亦以為漢有伏軍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 ???)。
????②我騰躍而上,不過數(shù)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間,此亦飛之至也。而彼且奚( ???)也? ???
????③昔我( ???)矣,楊柳依依。
????3.詞的本義是( ??????????????),引申義是從( ?????)引申出來的,詞的( ???)義和詞的本義無關。
????4.我們應該把詞義的引申與詞義更替區(qū)別開來。詞義的更替是( ???),面詞義的引申是指( ?????)。
????5.文字學家主要憑( ???????)來辨別本義。
????6.下列各句中的“領”,分別使用了它的本義、近的引申義和遠的引申義。請在句子后注明。
????(1)引領北望。( ??????)
????(2)獲保首領以歿于地。( ?????)
????(3)若挈裘領。 ???( ??????)
????(4)雖玩其采,不倍領袖。( ???????)
????(5)總領從官。( ???????)
????7.解釋下列各詞在句中的意義,并說明用的是本義、引申義還是假借義。
????(1)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
????常思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 ??
????(2)受時與治世同,而殃禍與治世異。
????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3)會無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
????(4)師曠之聰,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天下至圣,為能聰明睿知。
????8.在古代漢語里“給”是( ???????)的意思,如《孟子梁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秋省斂而助不給?!?/span>
????9.“湯”在古代專指( ?????),這個意義在成語( ?????)中還保存著。 ???
????10.“城”的本義是( ?????),杜甫《春夜喜雨》“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里,“城”用的是( ????????)義。
????(二)同義詞辨析:選同義詞填空(11—20題)
????1.假,借
????在上古漢語中表示“借用”這個概念一般只說“ ???”,不用“ ????”。 ?
????12.更、改
????古代漢語中,“ ???”除了有“改變”的意思外,還有“調換”、“替換”、“交替”的意思,而“ ???”卻沒有這個意思。
????13.作、為 ?????????
????“ ???”的本義是站起來,如“舍瑟而 ???”,因此當它用于“做”的含義時,常含有“興起”、“創(chuàng)造”、“建立”的意思。而“ ???”字,一般只表示“做”,有時也表示“治理”等。
????14.貧、窮
????在上古,貧和窮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缺乏衣食金錢叫做“ ??”,不能顯貴叫“ ??”。 ???15.宇、宙
????古往今來為“ ???”,上下四方為“ ???”。
????16.“購”、“買”
????“——”和“市”是同義詞,而“——”在上古只是懸重賞以征求的意思,所求東西往往不是商品。
??????17.“怨”、“恨” ???
????古代“ ???”作“遺憾”,指懷有深仇時用“ ???”字。
????18.稍、略
????上古時代,“ ???”表示“漸漸”的意思,通常表示“稍微”意思只有一個“ ???”。
????19.睡、眠、寢、臥
????“ ???”指在床上睡覺,或病人躺在床上,可以是睡著,也可以是沒有睡著;“ ???”是睡著的意思,“ ???”是靠著睡覺;“ ???”是閉上眼睛,“ ???”是“坐寐”,即坐著打瞌睡,不是躺在床上。
????20.頸、項、領 ???????
????“ ???”是脖子的通稱,“ ???”是脖子的后部,“ ???”是脖子的前部。
????(三)選擇同義詞填入各句中。
????21.語、言
????A、常聞?????曰:“嶢嶢者易缺,皎皎者易污。”
????B、公???????之故,且告之悔。
????C、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
????D、趙括自少時學兵法,???????兵事。
????22.報、告
????A、廟成,還???????。??孟嘗君曰:……。
????B、忠???????而善道之。
????C、闕然久不?????,幸勿為過。
????D、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廟。
????23.兩、貳
????A、不遷怒,不??????過。
????B、?????涘渚崖之間,不辨牛馬。
??24、計、謀 ???????????
????A、今吾日?????之而不足,歲?????????之而有余。
??B、而???????動干戈于邦內。 ?????
????25.疾、病 ???
????A‘君子——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 ???
????B、曾子有????????。
????C、子???????,子路請禱。 ???
????D、君子????????無能也,不?????????人之不已知也。 ?
????26.往,去
????A、晨?????,寢門辟矣。
????B、孟子????????齊。 ????????
????C、今又內圍邯鄲而不???????。
????D、既?????不咎。 ???????????
???27.二、貳、兩、再 ???
???A、任賢勿???????,去邪勿疑。 ???????
???B、??????臂重于天下也,身亦重于??????臂。
???C、一鼓作氣,?????????而衰,三而竭。 ?
???D、???????國治戎,臣不才,不勝其任,以為俘馘。 ???
???28.招、召 ???
???A、登高而??????,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B、故言有??????禍也,行有???????辱也。
???29.城、郭
???A、以此攻??????,何????????不克?
???B、三里之????????,七里之??????。
???30.望、見、觀、看
?A、梁東新為鄴令,其姊往??????之。
???B、登軾而??????之。 ???????
?C、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其行。
???D、???????賢思齊也。
?(二)單項選擇題(從題下所列解釋中選擇正確者填入句后括號內)
??1.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 ???( ???) ?A.對(某人)說 ???B.叫做 ???C.評論 ???D.俗語
??2.子謂子產(chǎn),有君子之道四焉。 ???( ???) ?A.對(某人)說 ???B.評論 ???C.告訴 ???D.叫
??3.穆公訪諸蹇叔。 ???( ???) ?A.訪問 ???B.拜訪 ???C.咨詢 ???D.查訪
??4.洛陽訪才子,江嶺作流人。 ???( ???) ?A.拜訪 ???B.探尋 ???C.查緝 ???D.尋問
??5.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 ???) ?A.判決 ???B.回信 ???C報紙 ???D.報答
??6.聞死刑之報,君為流涕。 ???( ???) ?A.報答 ???B.判決 ???C.回信 ???D.報告
??7.闕然久不報,幸勿為過。 ???( ???) ?A.判決 ???B.給寫信 ???巴報答 ???D.報復
??8.比其反也,則凍餒其妻子。 ???( ???) ?A.造反 ???B.返回 ???巴相反 ???D.翻轉
??9.昭王南征而不復 ???( ???) ?A.回來 ???B.回答 ???C.又 ???D.返回
??10.晉侯復假道于虞以伐虢。 ???( ???) ?A.第二次 ???B.又 ???C.回來 ???D.歸還
??11.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 ???( ???) ?A.再 ???B.二次 ???C.第二次 ???D.回去
12.楚子使屈完如師。 ???????( ???) ?A.如果 ???B.象 ???C.或 ???D.到……去
?13.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 ???) ?A.如果 ???B.或 ???C.象 ???D.往
?14.君子燕居,申申如也 ???( ???) A.形容詞詞尾 ???B.動詞詞尾 ???C.象……一樣 ???D.不象……一樣
?15.宣子驟諫。 ???( ???) A.屢次 ???B.急切 ???C.馬跑 ???D.馬快跑
?16.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 ???) A.圖畫 ???B.考慮 ???C.想不到 ???D.對付
?17.不虞君之涉吾地也。 ???( ???) A.意料 ???B.戒備 ???C.欺騙 ???D.國名
?18.詩云,“唯其有之,是以似之?!逼磙捎醒伞????( ???) A.占有 ?????B.具有某種美德 ??C.通“又” ??D.沒有
?19.族庖月更刀,折也。 ???( ???) A.聚結 ???B.親族 ???C.叢聚 ???D.一般的
?20.宣子甲于首山。 ???( ???) A.種田 ???B.農(nóng)田 ???C.打獵 ???D.土地
?21.宣王謝曰:“寡人有罪于國家?!????( ???) A.感謝 ???B.辭謝 ???C.告訴 ???D.道歉
?22.多謝后世人,戒之慎勿忘。 ???( ???) A.感謝 ???B.告訴 ???C.感激 ???D.辭謝
?23.大夫七十而致事,若不得謝,則必賜之幾杖。 ???( ???) A.辭 ???B.告 ???C.謝罪 ???D.感謝
?24.二世使人讓章邯 ???( ???) A,責備 ???B.退讓 ???C.謙讓 ???D.禪讓
?25.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 ???) A.小麥 ???B.使之來 ???C.到采 ???D.將來
?26.望之不似人君;就亡而不見所畏焉; ???( ???) A.就是 ???B.靠近, ???C成功 ???D.避開
?27.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 ???( ???) A.從前 ???B.將來 ???C.到某處去 ?D.去
?28.孟嘗君為相數(shù)十年,無纖介之禍者,馮諼之計也。 ?????( ???) A.甲士 ???B.通“芥” ???C.個 ???D.甲殼
?29.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 ???) A.使者 ???B.奉使命 ???C.假使 ???D.派大使
?(三)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符合題意的答案,并將正確答案的代號分別填入題后括號內。正確答案沒有選全或有錯選的,該題不得分)。
?1、下列句子中,“息”字用本義的是 ???( ???)
?①門衰祚薄,晚有兒息。 ????????????????????②北山愚公長嘆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徹?!?/span>
?③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以息相吹也。 ????????④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⑤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2.下列句子中,“造”字用其本義的是 ???( ???)
?①不幸而有疾,不能造朝。 ??????????????????②大夫不得造車馬。 ???
?③教之六書,謂象形、象事,象意、象聲、轉注、假借,造字之本也。 ????
?④造飲,輒盡,期在必醉。 ??????????????????⑤公輸盤為楚造云梯之械。 ???
?3.下列雙音詞語中,屬疊韻連綿詞的是 ???( ???)
?①望洋 ???②輾轉 ???⑧剛強 ???④窈窕 ???⑤知識
?4.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屬于詞組的是 ???( ???)
?①使治官府則盜竊,守城則倍畔。 ????????????②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③人主之子也,骨肉之親也。 ????????????????④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
?⑤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
?5.下列句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屬于復合詞的是 ???( ???)
?①愚以為宮中之事,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②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 ???
?③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 ???
?④提刀而立,為之四顧,為之躊躇滿志。
?⑤彼秦者,棄禮儀而尚首功之國也。 ???
?6.下列句子中“利”字用其本義的是 ???( ???)
?①今君實所以見教者,以為侵官、生事、徵利、拒諫,以致天下怨謗也。
?②吾矛之利,于物無不陷也。 ????????????????③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而賈利之。
?④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 ??????????????⑤兵革非不堅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7.下列句子中“行”字用本義的是 ???( ???)
?①此雖免乎行,猶有所待也。 ????????????????②女執(zhí)懿筐,遵彼微行,愛求柔桑。
?③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④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方北面而持其架,告臣曰:“我欲之楚。”
?⑤項王泣數(shù)行下。
?8.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屬復合詞的是 ???( ???)
?①丈夫亦愛憐其少子乎? ?????????????????????②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③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 ??????????????????④平原君猶豫未有所決。 ???
?⑤徐偃王處東漢,地方五千里。 ???
?9.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的詞語,屬于詞組的是 ???( ???)
?①韓厥夢子輿謂己曰:“旦辟左右?!???????????②已行,非弗思也,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③將軍戰(zhàn)河北,臣戰(zhàn)河南。然不自意能先人關破秦。
?④時夫仆俱阻險行后,余亦停弗上。 ??????????⑤此其近者禍及身,遠者及其子孫。
?10.下列句中加點詞語是復合詞的是 ???( ???)
?①愿及未填溝壑而托之 ??????????????????????②而謀動干戈于邦內。 ???
?③顏色憔悴,形容枯槁。 ????????????????????④身居項王掌握中數(shù)矣。 ??
?⑤所以遺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 ???
?12.下列連綿詞既非雙聲又非疊韻的是 ???( ???) ①倜儻 ????②仿佛 ???⑧蜻蛉 ???④扶搖 ???⑤瓠落
?13.下列連綿詞中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的是 ???( ???) ①蟋蟀 ???②踟躊 ???③須臾 ???④輾轉 ???⑤剛強
?1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用本義的是 ???( ???)
?①行善而備敗,所以阜財用衣食者也。②毛遂奉銅盤而脆進之楚王。③振長策而御宇內。 ?④君子行也,歲在甲子。
?⑤有圣人作,構木為巢以辟群害。 ???
?15.下列句中,“即”字意為“較近”、“趨向”的是 ???( ???)
?①若即若離 ??②席末取梁即稻。 ③匪來貿(mào)絲,來即我謀。 ④虜多且眾,即有急,奈何?
?⑤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污。
?16.下列各句中“臨”字用本義的是 ???( ???)
?①日居月儲,昭臨下土。②一日臨溪顧影,自見其冠服如王者。③臨表泣零,不知所言。 ④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⑤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
?17.下列有關詞義敘述正確的是 ???( ???)
?A.人不知而不慍。 B.居則曰不吾知也。 C.吾有知乎哉? 無知也。 D.草木生而無知。
?E.先其所與,不知。F.無惑乎王之不智也。
?①A和C中的“知”都是“了解”的意思。 ②A和F中的知都是“了解”的意思。 ③E和F中的“知”和“智”同義。
?④B和D中的‘知”都是知識的意思。 ????⑤A和B中的“知”同義。
?18.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是 ???( ???)
?①尋蒙國恩,除臣洗馬。 ???②君子以除戎器,戎不虞。③太后除竇嬰門箱。④將為子除館于河西,其若之何?
?⑤清夜置酒臨前除。
?19.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義相同的有 ???( ???)
?①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②至如一赴絕國,詎期見期? ③老子猶堪絕大漠。 ④引繩而絕之,其絕必有處。
?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20.下列各句中的加點字義相同的是 ???( ???)
?①鬼侯有子而好,故人之于紂。紂以為惡。 ?②先生又惡能使秦王烹醢梁王? ????③故名曰寤生,遂惡之。 ?????????????????
?④色惡不食,臭惡不食。 ????????⑤士忘于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
?21.下列各句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是 ???( ???)
?①夫晉何厭之有? ??②其良人出,則必厭酒肉而后反。 ?③學而不厭。 ④天而既厭周德矣。
?⑤秦始皇常曰“東南有天子氣”,于是東游以厭之。
?22.下列各句中加點字意義相同的是 ?????( ???)
?①茍子之不欲,雖賞之不竊 ??②茍無歲,何以有民? ?③茍粟多,而財有余,何為而不成? ????④無所茍而已矣。 ???????
?⑨茍無民,何以有君? ???????
?2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義相同的是 ??????( ???)
?①掩其不善而著其善。 ?②仆誠已著此書。 ?③惟著意而得之。 ?④方下床著衣。 ?⑤都護鐵衣冷難著。 ???
?24.下列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二組是 ???( ???)
?①相君之面,不過封侯,又危不安。 ?????②愿為小相焉。
?③不及黃泉,無相見也。 ??????④固相師之道也。⑤相鼠有皮。
?25.下列各句中加點詞意義相同的一組是 ???( ???)
?①公曰:“吾將略地焉?!彼焱?。陳魚而觀之。 ????②古之用兵者,非利土壤之廣,而貪金玉之略。
?③若能修六藝之術,而觀此九家之言,舍短取長,則可以通萬方之略矣。
?④燕趙之君始有遠略。 ????????????????⑤楚子為舟師以略吳疆。
?(三)簡答題: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詞義比起今義來,有什么變化?
?1.以其兄之子妻之。
?2。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 ???
?3.金就礪則利。
?4.懲惡而勸善。
?5.臣所以去李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義也。
?6.令數(shù)變,眾偷,可敗也。
?7.反袂拭面,涕沾袍。
?8.子路從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蔡。
?9.自名秦羅敷,可憐體無比。
?10.匠石運斤成風。
?11.古者丈夫不耕,草木之實足食也。
?12.茍有險,余必下推車。
?13.知不可兮驟得。 ???
?14.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 ???
?15.帝乃除超為蘭臺令史。 ???
???????
??第三部分 ?語法
(古代漢語常識五——十二276-345頁)
????一、單項選擇題
????1.下列句子中,有動詞使動用法的是 ???( ???)
????A。公子率五國之兵,破秦軍于河外,走蒙驁。 ???B.于是傳付許獄,考驗首服。
????C.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 ??????????D.有老人涉淄而寒,出水不能行,田單解襲而衣之。
????2.下面各句中有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的是 ???( ???)
????A.王計必欲東,能用信,信即留。 ?B.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C.今京不度,非制也。 D.文王以百里之壤臣諸侯。
????3.下列句中有名詞使動用法的句子是 ???( ???)
????A.齊人攻魯,魯欲將吳起。 ???B.廣故教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眾。
????C.聞項梁死,引兵與呂將軍俱東。 ???D.是以圣人茍可以強國,不法其故。
????4.下列句子中有形容詞意動用法的是 ???( ???)
????A.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B.民不足而可治者,自古及今,未之嘗聞。
????C.人狂我,我焉得不狂也。 ??????D.君子之學也美其身。
????5.《論貴粟疏》:“千里游敖,冠蓋相望?!本渲小肮凇钡淖x音與意義分別是 ( ???)
????A、guàn ?帽子 ???B、guān ?帽子 ???C、guàn ?居首 ???D、guàn ?戴帽子
????6。下列各句中,沒有形容詞活用為意動的句子是 ?( ???)
????A.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 ???B.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
????C.鞅復見孝公,孝公善之而未用也。 ????D.民之所譽,上之所禮,亂國之術也。
????7.項羽召諸侯將,入轅門,無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視。(《史記·項羽本紀》)“膝”的用法為 ???( ???)
????A.名詞用作狀語,表時間、方位、處所。 ?B.名詞用作狀語,表工具或方式。
????C.名詞用柞動詞,意為“爬”。 ???????????D.名詞用作狀語,表示對人的態(tài)度。
????8.下列各句中名詞活用為動詞的句于是 ???( ???)
????A.其后秦稍蠶食魏。 ???B.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 ?C.左右欲刃相如。 ?D.舜勤民事而野死。 ???
????9.下列各句中,有名詞作狀語且表示比喻的是 ???( ???)
????A.船載以人 ???B.群臣后應者,臣請劍斬之 ???C.范雎到秦,秦王庭迎 D.(子產(chǎn))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呼,老人兒啼。
????10.下列各句中屬于及物動詞使動用法的是 ???( ???)
????A.焉用亡鄭以陪鄰? ???B.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 ????C.晉侯飲趙盾酒。 ?D.求也退,故進之。
????1L下列各句中,是形容詞意動用法的句子是 ???( ???)
????A.項伯殺人,臣活之。 B.吾亦是吾意而非子之意也。 C.趙王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D.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12.下列各句中不是形容詞使動用法的句子是 ???( ???)
????A.章桓公問管仲曰廣王者何貴?”對曰:“貴天”。 ?B.今姐尊長安君之位。
????C.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D.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13.在句子“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志者”中,“輕”是 ?( ???)
????A.形容詞使功用法 ??B.形容詞意動用法 ??C.動詞意動用法 ??D.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
????14.下列句中有動詞使動用法的是 ???????( ???)
????A.今媼尊長安君之位,封之以膏腴之地。 B.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人咸陽者王之。”
????C會論?填常,欲因此時降武。 ????????D.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也草具。
????15.下列句中名詞活用為一般動詞的句子是 ???( ???)
????A.上讀《子虛賦》而善之 ???B.范中行氏皆眾人遇我,我故以眾人報人。
????C.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D.夫鼠晝伏夜行,不穴于寢廟,畏人故也。
???16.下列各句中有形容詞使動用法的句子是. ???( ???)
????A.既來之,則安之。 ???????????B.人主自智而遇人,自巧以拙人。
????C.楚左尹項伯者,素善留侯張良。 ???D.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
????17.下列句中數(shù)詞活用為一般動詞的是 ?????( ???)
????A,六王畢,四海一。 ???B.唯子贛廬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
????C.非可一人也。 ???????D.三仁去而殷墟,二老歸而周熾。
????18.“內空府庫之藏,外乏執(zhí)備之用”。句中“空”、“乏”是 ??( ???)
????A.形容用作動詞 ??B.形容詞作定語 ?C.形容詞的使動用法 ???D.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19.下列各句中不是名詞作狀語用法的是 ???( ???)
????A.夜篝火,狐嗚呼曰:“大楚興,陳勝王?!???B.田單乃起,引還,東鄉(xiāng)坐,師事之。
????C.楚以此故無西意,而北擊齊。 ?????????????D.范增數(shù)目項王。
????20.對下列各句中疊詞的分析不正確的選項是 ???( ???)
????A.“請勾踐女女于王?!敝泻笠粋€“女”是名詞用作動詞。
????B.“又自以遠遠漢,殊無報胡之心?!敝泻笠粋€尸遠”是形容詞用作動詞。
????C.上笑曰:“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中“多多”兩字都是形容詞,第二個為是動詞使動用法,“使……成為。”
????D.“物物而不物于物,則胡可得而累邪?中前一個“物”是名詞用作動詞?!爸洹钡囊馑?。
????21.下列各句中,人稱代詞“我”并非指人,而是指代該人所代表的一方的句子是 ???????( ???)
????A.唯我知女 ???B.十年春,齊師伐我。 C.子其怨我呼? ??D.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22.下列句中加點字表示謙稱的是 ???( ???)
????A.齊侯曰:“豈不谷是為,先君之好是繼”。 ?????B.王曰:“叟不遠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C黃帝曰:“夫為天下者,則誠非吾子之事?!?????D.楚君之惠,未之敢忘。
????23.下列指示代詞中表示近指的是 ???( ???)
????A.故彼人者,寡不死其所長。 ?B.子曰:“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 ??C.汝不知夫螳螂乎? ?D.匪風發(fā)兮,匪車偈兮。
????24.下列各句中,“或”字用作代詞,在句中當“有的”意思講的是 ???( ???)
????A.或問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B.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C.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佰,或相千萬。 ???D.宋人或得玉,獻諸子罕。
????25.下列各句中,疑問代詞“熟”作賓語前置的是 ???( ???)
????A.弟子孰為好學。 ?B.白玉不毀,孰為圭璋? ???C.萬物一齊,孰短孰長? ??D.王者孰為?謂文王也。
????二、多項選擇題(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的答案,將各正確答案的序號分別寫在題干后面括號內,正確答案沒有選全或有選錯的,該題無分。) ???
????1.下列句中,有名詞活用為動詞的是 ???( ???)
A.鄭人有薪于野者,遇駭鹿。 ???????B.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矣。 ???C.潭西南而行,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D.王必欲長王漢中,無所事信。 ?????E.故俗之所貴,主之所賤也。 ?
????2.下列各句中,有形容詞意動用法的是 ???( ???)
A.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B.是故明君貴五谷而賤金玉。 ?C.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下不能貧。 ??????????
D.帝壯超節(jié)。 ?????????E、今先生不遠千里而庭教之。 ???
????3.下列各句中名詞用作狀語表示比喻的有 ???( ???)
????A.天下云集而響應,羸糧而景從。 ???B.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C.童子隅坐而執(zhí)燭。 ??D.力不足者,中道而廢。 ??
????E.嫂蛇行匍伏。 ???
????4.下列加點名詞用法一樣的有 ?????( ???)
????A.吾見申敘,夫子所謂生死而肉骨也。 ????B.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C.齊恒公合諸侯而國異姓。 ???D.今而后知君之犬馬畜級。 ???E.友風而子雨。
????5.下列各句中加點名詞用法一樣的有 ???( ??)
A.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B.盂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 ?C.曹子手劍而從之。 ???????
D.天子不得而臣也,諸侯不得而友也。 ????E.左右欲刃相如。 ???
????6.下列加點形容詞是意動用法的有 ???????( ??)
A.固國不以山溪之險。 ???B.什一,去關市之征,今?轟未能,請輕之。 ??C.是故明君貴五谷面賤金玉。 ?
D.漁人甚異之。 ?????E.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
????7.下列各句中名詞用作狀語且表方位、處所的是 ?( ??)
????A.河渭不足、北飲大澤。 ???B.蜀太守以下郊迎。 ???C.子產(chǎn)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啼。
????D.大月氏復西走。 ???????E.高祖以亭長為縣送徒驪山,徒多道亡。
????8.下列各句中,有使動用法的是 ???( ???)
????A.秦昭王后悔出盂嘗君,求之已去。 ??B.項伯殺人,臣活之。 ???C.帝壯超節(jié)。 ???D,夫子所謂生死而骨肉也。
E.踵門而告文公。
???9.下列各句中有名詞作狀語,表示方位處所的是 ?( ??)
A.故天下之士,云合歸漢。 ???B.項粱乃以八千人渡江而西。C.足下右投到漢王勝,左投則項王勝。
D.孟嘗君予車五十乘,金五百金,西游于梁。 ??E.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狀,扶而道苦之。 ???
???10.下列句子中,有名詞作狀語的句子是 ???( ???)
A.帷日與馬生共棋酒。 ?????B.昔齊人有欲金者,清旦,衣冠而之市。 C.是欲臣妾我也,是欲劉豫我也。 ??
????D.潭西南而行,斗折蛇行,明滅可見。 ???E.一人病咽塞,嗜食不得下,家人車載欲往就醫(yī)。
????11.下列句中有名詞作狀語且表示工具的是 ???( ???)
A.狼速去,不然將杖殺汝。 ?????B.外黃富人女,甚美,庸奴其夫。 ???C.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人。 ???
D.秦惠王車烈商君以殉。 ?????E.坐睹此狀,大懼,獸伏而出。
???12.下列各句中“之”不表示第三人稱的是 ???( ???)
A.愛共叔段,欲立之。 ???B.然則夫子有為言之也。 ??C.諫而不入,則莫之繼也。會請先,不入,則予繼之。 ?
D.孔子下欲與之言。 ???E.君將哀而生之乎?
??13.下列各句中加點詞表示謙稱的有 ???( ???)
????A.雖然,必告不谷。 ??B.老婦侍輦而行。 C.陛下亦宜自謀。 D.頃者足下離舊土,離安定。 ?E.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
????14.下列句中“之”字用作指示代詞的是 ???( ???)
A.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B。且夫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 ????C.之二蟲又何知? ??????????
D.江漢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已! ??????E.陳良之徒陳相。 ???
????15.下列句中“夫”用法相同的是 ???( ???)
A.小子何莫學夫詩? ???????B.君子疾奉舍曰欲之而為之辭。 ????C.非夫人之為慟而誰為? ????
D.豐處窮閭?陌巷,困窮織屨,槁項黃馘者,商之短也。 ???E.食夫稻,衣夫錦。 ???
??16,下列各句加點詞表示近指的有。 ???( ???)
A.以此攻城,何城不克? ?????B、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C.逝者如斯夫。 ?
D.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也? ?????E.彼且奚適也? ???????
??17.下列各句中“焉”字用來表疑問的有 ???( ???) ?
A.積土成山,風雨興焉。 ???????????B.陳相見許行而大悅,盡棄其所學焉。 ???C.冀之南,漢之陰,無隴斷焉。 ??????
D.面目美好者,焉故必知哉? ??????E.吳人焉敢攻吾邑? ???
??18.7列句中形容詞用如使動的有: ???( ???)
?A.茍富貴,無相忘。 ?????B.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 ???C.予之力方足以人,火尚足以明也。 ???
D.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E.秦違蹇叔,而以貪勤民。 ???
??19.下列各句中,名詞用作意動的有 ???( ???)
??A.皆祖屈原從容辭令。 ???B.往年衣短褐,侶木石。 ?C.日漸暮,逐前其足。 D.先生之恩,生死肉骨也。 ?E.一狼犬坐于前。
??20.下列各句中,“焉”用作兼詞的有 ???( ???)
????A.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B.夫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 C.吾聞庖丁之言,得養(yǎng)生焉。 ?D.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
????E.制,巖邑也,虢叔死焉。
????三、填空題
????1.古漢語的使動用法有?????用作使動、?????用作使動和動詞用作使動三種,動詞的使動用法一般只限于????????,而???????用作使動的情況比較少見。
????2.有鳥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飛不鳴,嘿然無聲,此為何名?(《韓非子·喻老》)其中“翅”字是????????活用為??????,意思是??????。
????3.古漢語的第二人稱代詞里,“ ???”、“ ???”、“ ???”可以用作主語、賓語和定語?!??????”和“ ???”一般只用作定語,偶爾可以用作主語,但絕對不能用作賓語。
????4.古漢語的第三人稱代詞有“其”、“之”?!捌洹庇米髡Z,“之”用作????語,????以后,才偶爾出現(xiàn)“其”用作主語的例子。從?????代開始,“他”才發(fā)展成為第三人稱代詞。
????5.現(xiàn)代漢語用第三人稱作主語的地方,古代有兩種表達方法:一種是???????????,另一種是???????。
????6.古人常用謙稱代替??????代詞,常用尊稱代替?????代詞。謙稱和尊稱都是?????詞,不是代詞。所以它不受代詞規(guī)律的制約。
7.“或”字是無定代詞、一般指人,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只用作?????語?!榜R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一句中,“或”字譯為???????。
8.“莫”字是——無定代詞,相當于現(xiàn)代漢語的?????或?????????。????代以后,“莫”宇逐漸產(chǎn)生了新的用法,成為?????詞,常用于祈使句表示禁止,相當于????;有時也用于陳述句中,相當于???????!胺虬笥谛乃馈币痪渲小澳弊肿g為??????。
9.“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句中,“己”字譯作 ???,泛指????????。
????10.“天下云集響應,贏糧而景從?!币痪渲?,“云”名詞用作???????,譯作???????!绊憽泵~用作????????,譯作???????!熬啊泵~用作——,譯作———————。
????四、釋詞題 ???
(一)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及用法。
????1.左右欲兵之。 ?
????2.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
????3.縱江東父老愛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4.扁鵲過齊,齊桓公客之。
????5.得百里之地而君之,皆能以朝諸侯有天下。
????6.貧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農(nóng)。
????7.驢不勝怒,啼之。
8.荊軻嗜酒,甲與狗屠及高漸離飲于燕市。
9.然嬴欲就公子之名,故久立公子車騎市中。 ???
???10.殫其地之出,竭其序之久。
???11.大王必欲急臣,臣今頭與璧俱碎于柱矣!
???12.俗貴女子,女子聽言而丈夫乃決正。
???13.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面小天下。
???14.仲子乃諸侯之卿相也,不遠千里。枉車騎麗交臣。
???1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16.將軍身披堅執(zhí)銳,伐天道,誅曝秦。
???17.目而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所而聰。 ?
???18.得時無怠,時不再來。 ???
???19.章小女年可十二。 ?
???20.季文子三思而后行。 ???
???21.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22.故天下盡以扁鵲為能生死人。
???23.女為悅己者容。 ?
???24.黔無驢,有好事者船載以入。 ???
???25.日漸暮,遂前其足,手向后?擄地,坐而下脫。
???26.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誨之尾。
???27.君為我呼人,吾得兄事之。 ???
???28.天帝使我長百獸。
???29.沛公已去,間至軍中。 ?
???30.然內孝謹,居常執(zhí)勤苦。
??(二)說明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詞性、意義或語法作用。
??l.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
??2.王如用于,則豈徒齊民安;天下之民舉安。
??3.三人還射傷中貴人,殺其騎且盡。
??4.女為君子儒,勿為小人儒。
??5.吳人焉敢攻吾邑?
??6.不狩不獵,胡瞻耳庭有縣特兮? ???
??7.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
??8.時日曷喪,予及汝皆亡。
??9.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
?10.我智有禮,夫猶鄙我。 ???
?11.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
?12.孰知賦斂之毒有甚于蛇者乎?
?13.盂嘗君曰:“客何好?” ???
?14.天下惡乎定?
?15.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
?16.天下之水,莫大于海。 ???
?17.子不能治子之身,惡能治國政?
?18.若為傭耕,何富貴也?
?19.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20.楚子曰;“孤之罪也?!??
五、簡答題 ???
1.說明下列三個句子中“日”字的含義是否相同。 ?
(1)今有人日攘其鄰人之雞者。
(2)田單兵日益多,乘勝,燕日敗亡。
(3)日君以夫公孫段為能任其事,而賜之州田。
2.名詞用作狀語有哪種用法?‘請各舉兩例說明。
3.下列兩句中加點形容詞用法是否相同?
①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
②其達士,潔其居、美其服、飽其食。 ???
4.比較下列句子中“遠”字的意義和用法的異同。
①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②然亦遠斥候,未嘗遇害。
③又以自遠遠漢,殊無報胡之心。 ???
5.指出下列句子中用作狀語的名詞,說明它們表示的意義: ???
①(子產(chǎn))治鄭二十六年而死,丁壯號哭,老人兒哭。
②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③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
④夫山居而谷汲者,媵臘而相遺于水,澤居.苦水者,買庸而決竇。 ?????????
?
第五部分 ?音韻與詩詞格律部分
(古漢語常識部分二十五至二十九,1046-1092)
????(一)填空題
????1.漢語語音發(fā)展的歷史可分為???????????、???????????、???????????、四個時期。 ???
????2.漢語音韻學,包括通常所說的??????????學、?????????學、????????學。 ???
????3.《中原音韻》一書,是元代????????所作,它反映了????????期????????話語音系統(tǒng)。
????4.唐代人把先秦兩漢語音稱做????????,而把當時語音稱作???????,以后又泛指????、??????—-、——三個時期的語音。
????5.《 ?????》、《????????》,反映了上古語音系統(tǒng);《???????》、《????????》等韻書反映了中古語音系統(tǒng);近古音系反映在《?????????》一書中。 ???
????6.《切韻》作者是???????代人 ??,北宋????????重修《切韻》、《唐韻》,定名為《 ?????》,簡稱《 ???》。
????7.傳統(tǒng)的三十六字母實際上指的是?????????????。
8.“參差”、“踟躕”、“栗烈”是??????詞,“窈窕”、“窈糾”是??????詞;統(tǒng)稱???????詞.
9.漢語拼音產(chǎn)生以前,漢字注音方法有?????????、?????????、??????、?????等。
????10.反切上字的歸類稱???????;每個聲母的代表字稱???????;韻書里韻的標目稱??????;從韻尾出發(fā)對韻的歸類是????????。
????11.從發(fā)音方法上聲母可分為“五音”指????????、????????、???????、??????、???????;外加??????、????????,稱“七音”。
????12.律詩一般????????????兩聯(lián)對仗。
????13.古注中用來說明通假字的術語是?????????、?????????????。
????14.“三十六字母”按發(fā)音部位不同分類,其中“舌上音”指的是????????。 ???
????15.近體詩五律或五絕的首聯(lián)中,如果出句是“仄仄仄平平”,那么對句的平仄格式是???????????。
????16.古書注釋中的“如字”指的是?????????????。
????17.供近體詩選字押韻使用的韻,是?????????,這本書分近體詩韻為106韻。
????18.現(xiàn)有最早韻書是??????代人????????編寫的《 ???》。 ???
????19.唐以后的詩體,從格律上看,大致分為?????????(又稱????????)和???????(又叫???????)兩類。
????20.所謂古音通假,就是????????。 ???
????(二)單項選擇題
????1.下面是一首近體詩,其句序已被打亂,請選出正常的句序。 ???( ???)
????①天涯此別恨無窮 ???②青春已過亂離中 ??③行人杳杳看西月 ???④十年多難與君同
????⑤幾處移家逐轉蓬 ???⑧自首相逢征戰(zhàn)后 ??⑦漢水楚云千萬里 ???⑧歸馬蕭蕭向北風
????A.⑧①④⑤⑦⑧⑥② ???B.⑦①⑧⑧⑥②④⑤ ??C.④⑤⑥②⑧⑧⑦① ?????D.⑧②⑧①⑦⑧④⑤
????2.把下面一首五律按正確順序排列 ???( ???)
????①凝情自悄然 ???②門系釣魚船 ???③寒燈思舊事 ???④旅館無良伴
????⑤湘江好煙月 ???⑥家書到隔年 ?⑦遠夢歸侵曉 ???⑧斷雁警愁眠
??A.⑤②③⑥⑦⑧④① ???B.④①⑧⑧⑦⑥⑤② ??C.②⑤⑥③⑧⑦①④ ???D.①④⑧⑥⑦⑧⑤②
??3.把下面一首五律按正確順序排列 ???( ???????)
??①建德非吾土 ???②月照一孤舟 ?⑧滄江急夜流 ???④山暝聽猿愁
??⑤遙寄海西頭 ???⑥維揚憶舊游 ?⑦風鳴兩岸葉 ???⑧還將兩行淚
??A.④③⑦②①⑥⑧⑤ ???B.④⑤⑦⑧①②③⑧ ??C.⑧⑥①②⑦⑧④⑤ ???D.⑧④⑦⑥②①⑧⑤
??4.下面四首詩中,是律詩的一首是 ???( ???????)
A.山寺鳴鐘晝已昏,漁梁渡頭爭渡喧。 人隨沙岸向江村,余亦乘舟歸鹿門。 鹿門月照開煙樹,忽到龐公?槽隱處。巖扉松徑長寂寥,唯有幽人自來去。
?B.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厘酒勸客嘗。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C.漁翁夜傍西巖宿,曉汐清湘然楚竹。煙消日出不見人,靄乃一聲山水綠。?蟈看天際下中流,巖上無心云相逐。
?D.鳳凰臺上鳳凰游,風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邱。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5.下面四首詩中,不是近體詩的一首是 ???( ?????)
??A.古人云此水,一歃懷千金。
??B.孤云將野鶴,豈向人間住。莫買沃洲山,時人已知處。
??C.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D.美人卷珠簾,深坐顰蛾眉。但見淚痕濕,不知心恨誰。
?6.古無清唇音是指 ???( ???)
??A.知徹澄娘讀同端透定泥 ???B.非敷奉微讀同幫榜并明 C.非敷奉微讀同端透定泥 ???D.知徹澄娘讀同幫滂并明
??7.律詩中要求對仗的兩聯(lián)是 ???( ???) ?A.首聯(lián)和頷聯(lián) ???B、首聯(lián)和尾聯(lián) ???C.頷聯(lián)和頸聯(lián) ???D.尾聯(lián)和頸聯(lián)
??8.下列有關律詩的敘述正確的一項是 ???( ???)
??A.七言律詩以首句入韻為常 ??B.五言律詩以首句入韻為常 ?C.七言律詩每聯(lián)都要求對仗 ?D.五言律詩以首句人韻平起式最多見
??9.三十六字母中半齒音是指 ???( ???) ???A.影 ???B.來 ???C.邪 ???D.日
??10.三十六字母中喉音是指 ???( ???) ?A.影曉匣喻 ?B.照穿床審 ?C.見溪群疑 ?D.非敷奉微
??(三)簡答題
??1.什么是“平水韻”?
??2.什么是古音通假?
??3.列舉三十六字母,并按發(fā)音部位分類。
??4.簡介上古聲母系統(tǒng)的特點。
??5.簡介《中原音韻》是本什么的書? ???????
??6.簡單比較中古聲調與現(xiàn)代聲調。
??7.舉例說明什么是反切?
??(四)應用題 ?????
??1.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字并注音。
??(1)張良是日從沛公。 ???
????沛公旦日從百余騎來見項王。 ???
??(2)遠水不救近火也。(《韓非子·說林上》)
????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莊子·養(yǎng)生莊》)
??(3)臣不勝受恩感激。(《出師表》)
????是故百戰(zhàn)百勝,非善之善者也(《孫子·謀攻》)
??(4)歲惡不入。(賈誼《論積貯疏}) ???
????天不為人之惡寒也輟冬。(《荀子·無論》) ?
??(5)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
????此臣之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職分也。
??(6)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孟子·梁惠王上》)
??(7)從弟子女十人所,皆衣繒單衣。
??(8)拜騫為中郎將,將三百人。(《漢書》)
??(9)與屈完乘而觀之。(《左傳·僖公四年》)
????公乘無人,卒列無長。
??(10)噲拜謝,起,立而飲之。(《史記·項羽本紀》)
????晉侯飲趙盾酒。(《左傳·宣公二年》)
??(11)見其坐有六尺簟。(《世說新語·德行))
????見其二子焉。(《論語·微子》)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寫出本字。
????(1)之死矢靡它。
????(2)群臣皆驚鄂失色。 ???
????(3)故仁人之兵,延則若莫邪之長刃,嬰之者斷;兌則若莫邪之利鋒,當之者潰。
????(4)能千里而襲我,亦已罷極。
????(5)兩渙渚崖之間,不辯牛馬。 ???
????(6)皮之不存,毛將焉傅?
????(7)子之病革矣。 ???
????(8)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 ???
????(9)狡兔死,良狗亨。
????(10)正身共己,而陰陽自和;于心無為,而物自化。
????(五)閱讀下列文字,回答問題 ?????
????1.《河廣》,宋襄公母歸于衛(wèi),思而不止,故作是詩也。誰謂河廣,一葦杭之。葦,韋鬼反。杭,戶郎反。與,音余。誰謂柯廣,曾不容刀。刀,如字。 ???
????(1)上文中共出現(xiàn)了哪幾種注音方法?
????(2)“如字”、“反”是什么意思?
????2.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
????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
????(1)這首詩中押韻的字是哪些? (2)這首詩在對仗上有什么特點? (3)試以此詩為例,說明“粘對”。
?
綜合練習一
? ?一、指出下列句中的詞類活用現(xiàn)象,并說明原來的詞類,活用作什么,什么意義?
(1)莊公寤生,驚姜氏,故名之曰寤生。
(2)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
(3)于是為長安君約車百乘,質于齊,齊兵乃出。
(4)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
(5)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
(6)今三世以前,至于趙之為趙,趙主之子孫侯者,其繼有在者乎?
(7)可以為富安天下,而直為此廩廩也。
(8)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
(9)從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
(10)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
(11)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
????(12)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
(13)人不難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
????(14)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
(15)昌以牦懸虱于牖,南面而望之。旬日之間,浸大也。
(16)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shù)者也。
(17)子反為人嗜酒,甘之,不能絕之于口,醉而臥。
(18)晉軍函陵,秦軍汜南。
(19)欲與大叔,臣請事之;若弗與,則請除之。無生民心。
(20)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
(21)孟嘗君客我!
(21)馮諼署曰:“能。”孟嘗君怪之。
(22)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
(23)今君有區(qū)區(qū)之薛,不拊愛子其民,因而賈利之。
(24)梁王虛上位,以故相為上將軍。
(25)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
(26)子路從而后,遇丈人。
(27)止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之,見其二子焉。
(28)欲潔其身,而亂大倫。
(29)是以君子遠庖廚也。
(30)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于掌。
(31)河東薛存義將行,柳子載肉于俎,崇酒于觴,追而送江之滸,飲食之。
(32)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
(33)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
(34)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
(35)強本而節(jié)用,則天不能貧;養(yǎng)備而動時,則天不能??;循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
(36)君人者,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
(37)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
(38)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
(39)項伯殺人,臣活之。
(40)齊軍既已過而西矣。
二、判斷下列各組答案中哪一個對加橫線字的解釋是正確的:
(1)左右欲刃相如。 A、動詞使動 ????????????B、動詞一般用法
(2)操軍方連艦船,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 A、動詞的一般用法 ??????B 、動詞用作使動
(3)荊人欲襲宋,使人先表雍水。 ?A、動詞一般用法 ????????B、名詞用作動詞
(4)今媼尊長安君之位。 A、形容詞意動 ??????????B、形容詞使動
(5)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 ?A、動詞一般用法 ????????B、動詞使動
(6)晉侯飲趙盾酒。 A、動詞使動 ????????????B、動詞一般用法
(7)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 A、動詞使動 ????????????B、形容詞使動
(8)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太山而小天下。 A、形容詞意動 ??????????B、形容詞使動
(9)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A、名詞使動 ????????????B、動詞使動
(10)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A、形容詞使動 ??????????B、形容詞意動
(11)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 A、形容詞使動 ???????????B、形容詞意動
(12)民各甘其食,美其服。 A、形容詞意動 ??????????B、形容詞用作動詞
(13)邑人奇之,稍稍賓客其父。 A、名詞作狀語 ??????????B、名詞作動詞
(14)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 A、形容詞意動 ??????????B、形容詞使動
(15)管仲,世所謂賢臣,然孔子小之。 A、形容詞意動 ??????????B、形容詞使動
三、簡要回答下列問題:
1. 什么是詞類活用?它和詞的兼類有何不同?
2.什么是使動用法?什么是意動用法?使動用法和意動用法的區(qū)別是什么? ?
四、閱讀下文,回答后面的問題。 ???
????1.宋人有酤酒者,開概甚平,遇客甚謹,為酒甚美,縣幟甚高,然而不售,酒酸,怪其故。問其所知閭長者楊倩,倩曰:“汝狗猛耶?”曰:“狗猛則酒何故而不售?”曰:“人畏焉,或令孺子懷錢,摯壺罄而往酤,而狗迓而齟之,此酒所以酸而不售也。” ?
????淮陰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雖長大,好帶刀劍,中情怯耳。”眾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跨下?!庇谑切攀胍曋隹柘?,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為怯。及項粱渡淮,信杖劍從之,居戲下,無所知名,項梁敗,又屬項羽,羽以為郎中。數(shù)以策干項羽,羽不用。漢王之入蜀,信之楚歸漢未得知名,為連敖。坐法當斬,其輩十三人皆已斬,次至信,信仍仰視,適見滕公,曰:“上不欲就天下乎?何為斬壯士?”滕公夸其言,壯其貌,釋而不斬,與語,大說之。言于上,上拜以為治粟都尉,上末之奇也。
????(1)找出文中的古字、異體字、通假字并予以說明。
???2.臣以險畔,夙遭閔兇。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臣孤弱躬親撫養(yǎng)。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莠功強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童,煢煢獨立,形影相吊,而劉夙嬰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1)解釋文中加著重號詞語的意義。
????①夙 ?②閔 ??③疾病 ?④祚 ?⑤息 ?⑥?菁功 ???
???(2)翻譯下列句子: ???
????①慈父見背 ???
????②行年四歲,舅奪母志。
????③既無叔伯,終鮮兄弟。
???(3)本文膾至人口,由本文源出不少成語,上面一段文字中,至少有三個后世成語,請寫出來。
????3.季氏將伐顓臾冉有季路見于孔子曰季氏將有事于顓臾孔子曰求無乃而是過輿夫顓臾昔者先王以為東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為冉求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陳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顛而不扶則將焉用彼相矣!’且爾言過矣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求曰今夫顓臾固而近于費今不取后世必為子孫憂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夫如是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既來之則安之今由與求也相夫子 ?遠人不服而不能來也邦分崩離析而不能守也而謀動干戈于邦內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墻之內也。
????(1)給上文加上標點。
(2)翻譯。
綜合練習二
? 一、查出下列各組詞的聲紐和韻部,用音韻學術語說明他們之間的語音關系,并判斷他們是同源還是假借:
1.錫( ???????????)——賜( ???????????)
2.上( ???????????)——尚( ???????????)
3.叛( ???????????)——畔( ???????????)
4.莫( ???????????)——暮( ???????????)
5.以( ???????????)——已( ???????????)
6.食( ???????????)——飼( ???????????)
7.邦( ???????????)——封( ???????????)
8.土( ???????????)——社( ???????????)
9.辨( ???????????)——變( ???????????)
10.披( ??????????)——被( ???????????)
11.信( ??????????)——伸( ???????????)
12.倫( ??????????)——輪( ???????????)
13.共( ??????????)——拱( ???????????)
14.鄉(xiāng)( ??????????)——向( ???????????)
15.良( ??????????)——娘( ???????????)
二、熟讀并解釋下列唐詩,回答問題。
1.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藍臺類轉蓬。(李商隱《無題》)
2.細草微風岸,桅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杜甫《旅夜書懷》)
3.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杜甫《登岳陽樓》)
4.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5.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6.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ひ馗∏捌郑憚舆h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王維《漢江臨眺》)
問題:
1.標出這六首唐詩的平仄。
2.這六首詩哪些首用韻相同,各屬于什么韻?
3.從詩中找出你認為對仗最工的十聯(lián),并分析其對仗。
三、試將《許行》“后稷教民稼穡”以后的課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
四、閱讀題。閱讀下面的短文,按要求回答問題:
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于燕,三年而燕王喜使太子丹人質于秦。秦使張?zhí)仆嘌?。欲與燕共伐趙似廣河間之地,張?zhí)浦^文信侯曰:“臣嘗為秦昭王伐趙、趙怨臣,曰:‘得唐者與百里之地。今之燕必經(jīng)趙,臣不可以行?!蔽男藕畈豢?,未有以強也。甘羅曰:“君侯何不快之甚也?”文信侯曰:“我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丹已人質矣,吾自請張卿相燕而不肯行?!备柿_曰:“臣請行之?!蔽男藕钸吃唬骸叭?我身自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甘羅曰:“大項橐生匕歲為孔子師,今臣十二歲于茲矣,君其試臣,何遽叱乎?”于是甘羅見張卿曰:“卿之功孰與武安君?”卿曰:“武安君南挫強敵,北威燕趙,戰(zhàn)勝人取,破城墮邑,不知其數(shù),臣之不如也?!备柿_曰:“應侯之用于秦也,孰與文信侯專?”張卿曰:“應侯不如文信侯專?!备柿_曰:“卿明知其不如文信侯專與?”曰:“知之?!备柿_曰:“應侯欲攻趙,武安君難之,去咸陽七里而立死于杜郵,今文信侯自請卿相燕而不肯行,臣不知卿所處矣。”張?zhí)圃唬骸罢堃蛉孀有?;”令裝治行。
????1.說明加點詞的詞性、意義和用法;
????①南挫強敵,北威燕趙。
????②臣請行之。 ???
????③何遽叱乎? ???
????④秦始皇帝使剛成君蔡澤于趙 ???
????⑤趙怨臣
????⑧未有以強也 ???????
????⑦今之燕必經(jīng)趙 ???
????⑧破城墮邑 ???????
????⑨武安君難之 ???
????⑩臣請行之
??2.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
??①秦使張?zhí)仆嘌啵c燕共伐趙以廣河間之地。
??②君侯何不快之甚也。
??③我身自請之而不肯,女焉能行之。
??④吾令剛成君蔡澤事燕三年;燕太子以人質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