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科普|手表定律
森林里生活著一群猴子,它們在每天太陽升起時外出覓食,太陽落山時回去休息,日子過得平淡而幸福。
有一天,一只猴子無意之中撿到了一塊手表。聰明的猴子很快就搞懂了手表的用途,于是它依照這塊手表每天向全體猴子準(zhǔn)確宣布時間,慢慢地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也由它來規(guī)劃。撿到手表的猴子威望大增,被推舉當(dāng)上了猴王。
猴王認(rèn)為是手表給自己帶來了好運(yùn),于是它每天在森林里尋找,希望能夠得到更多的表。功夫不負(fù)有心人,猴王又擁有了第二塊、第三塊表。
可讓猴王沒想到的是,三塊手表顯示的時間各不相同,它無法確定哪塊手表上顯示的時間是正確的。每當(dāng)有猴子來詢問時間時,猴王總是支支吾吾回答不上來。整個猴群的作息時間變得一塌糊涂。猴王的威信也隨之大降,大家也不再服從它的領(lǐng)導(dǎo)了。
想要知道時間,一塊手表就足夠了。擁有兩塊或兩塊以上的手表,不僅不能告訴我們更準(zhǔn)確的時間,反而會讓我們失去對準(zhǔn)確時間的信心。這就是由英國心理學(xué)家P.薩蓋提出的“手表定律”。
其實,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東西和很多事情,并不是“多多益善”,“專一”比“貪多”更重要。專一于一個目標(biāo)、一項事業(yè),“咬定青山不放松”,面對誘惑不分心,面對挫折不灰心,才能最大限度激發(fā)生命的潛能,使人生綻放出絢麗的花朵。
比如,朱光潛說:“讀書不在多,在精?!眲⒂礤a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蓖踉傉f:“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dá)?!币馑级际窃诟嬖V我們“貪多嚼不爛”的淺顯道理。尼采也說過同樣的話:“兄弟,如果你是幸運(yùn)的,你只需有一種道德而不要貪多,這樣,你過橋更容易些?!?/p>
?
(來源:全員心理關(guān)愛微信公眾號,心理學(xué)家李不言頭條主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