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二)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高考志愿填報指南(二) 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為什么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很多家長看到這個標題會啞然失笑,天底下還會有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長嗎?當然有,有長年在外務(wù)工無暇照顧孩子的家長,有一向認為志愿應(yīng)該由孩子決定的家長,有一直陪伴孩子自認為了解卻從沒深入分析孩子的家長,其實這些家長都是不了解自己孩子的家長。 看著很拗口,請從如下幾方面思考,看看你是真得了解孩子嗎? 1、孩子是內(nèi)向性格還是外向性格? 2、孩子有沒有特別突出的特長?有沒有特別擅長的學科? 3、孩子平時好不好頂嘴?凡事都會提出自己的意見還是家長決定了就認可了? 4、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孩子在某方面特別有天分?像繪畫、邏輯思維、空間想像等等。 5、孩子平時與人交流是滔滔不絕還是三句話就把天聊死? 6、孩子在高中學習是不是有偏科或是特別喜歡某個學科?
一定要找到孩子的天分和特長 為什么要深入了解孩子?因為我們填報志愿是為孩子服務(wù)的,不是按家長喜好決定的,所以我們家長要了解到真實的孩子,他情商、智商的高低,性格的優(yōu)缺點,學習領(lǐng)域的天賦,溝通表達能力好壞等。比方說,家長認為現(xiàn)在計算機、大數(shù)據(jù)、人工智能火爆,就想給孩子報考,先不考慮學生成績,你得先想想孩子數(shù)學好不好,物理好不好,是不是能坐下來搞研究的性格。如果不是,孩子學這些專業(yè)就是受罪。說個不好聽的比喻,大學不是一個神奇的流水線,無論什么材料投進去,出來的都是黃金鉆石。將不同的材料,投給適合的大學專業(yè),制造出精美的產(chǎn)品,就是志愿填報追求的目標。 所以,家長在高考前的最后時刻,一定要深入了解孩子的性格、興趣、愛好、特長,尤其是學生擅長的、學起來有天分的學科,圈選出適合報考的志愿學科門類。規(guī)律性講,外向性格,坐不住的孩子,不建議報考室內(nèi)搞研究的或文案性工作,像純理的專業(yè)、財會專業(yè)等。沒有堅強毅力的孩子,就不建議臨床醫(yī)學,學制太長了。有的家長一心想讓孩子報考師范大學,將來當老師。那您得看看孩子是不是善解人意,溝通與表達能力都很強。
一句話,作為家長,要助力孩子成才,而不是把孩子當成橡皮泥,想捏成啥就捏啥。 在基礎(chǔ)教育階段,我們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高等教育階段,找出孩子的天分,讓他在契合的專業(yè)領(lǐng)域歡快馳騁才是王道。 各位高三家長,您知道了了解孩子的重要性了嗎? 關(guān)注我,我是老張聊高考志愿,跟您聊您所不知道的志愿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