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情侣中文字幕电影,在线麻豆精品传媒,在线网站高清黄,久久黄色视频

歡迎光臨散文網 會員登陸 & 注冊

一場史詩級別的復仇

2023-05-17 07:53 作者:歷史其實挺有趣  | 我要投稿


(烏桓人)

南北朝時期,有位武將,名字叫做王僧辯。

這個王僧辯,祖上是烏丸人。

烏丸,也叫做烏桓,是中國古代位于北方地區(qū)的一支游牧民族。

這個烏桓和鮮卑人的關系很近,在學術意義上來講都屬于是東胡,不僅如此,烏桓人絕大多數還都使用鮮卑語。

所以,從鮮卑人建立北魏之后,王僧辯就一直在北魏朝廷里任職下級軍官。

日子過得波瀾不驚,生活也只能算作是勉強應付。

作為武將,王僧辯當然想要一戰(zhàn)成名,揚名立萬,成為戰(zhàn)場上的頂流和天花板,然而他不得不面對的一個問題是,人生在世,想要怎樣怎樣是一回事兒,而究竟能不能辦到,則是另外一回事兒了。

自從當年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把都城從平城,也就是山西大同搬到了洛陽之后,當年為了防御柔然人而設置的北方六鎮(zhèn)就開始衰落起來。

平城不再是都城,那么它們拱衛(wèi)皇權的使命就顯得不再那么重要,而隨著孝文帝漢化改革的全面實施,當年這些依仗軍功自傲的武將們的政治地位,也開始一落千丈。

北魏時人都說,南方戰(zhàn)亂,所以論發(fā)展,還是北地比較好。

王僧辯相信這種說法,盡管前途光明他看不見,道路寬闊他走不完,他還是老老實實的在北魏朝廷里干了很多年。

(王神念 形象)

直到,王僧辯的父親王神念從北魏叛逃到了南朝。

《資治通鑒·卷第一百四十七·梁紀三》:(天監(jiān)七年)春,正月,魏潁川太守王神念來奔。

父親王神念,官職較大,時任潁川郡太守。

潁川,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

熟悉歷史的朋友們應該知道,潁川這個地方從秦朝設立之初,就一直是一個人口基數很大,工商業(yè)也十分繁榮的地方。

北魏能把這么一個要地交到王神念的手上,足見對他還是比較看重的。

所以,王神念在公元508年正月毫無預兆的率眾叛逃南朝,實在是讓人有點百思不得其解。

當然,所有的百思不得其解,最終都會得到合理的解釋。

王神念的出逃,自然也是有原因的。

王神念在北魏朝廷里混了這么多年,能混上個太守的職務,多半是因為王神念有一個與之交好的后臺,這個后臺就是北魏的任城王元澄。

當時的北魏皇帝,是宣武帝元恪,而這個元澄則是北魏皇室,從族譜上來講,還是皇帝的長輩。

宣武帝元恪也算是一個基本合格的帝王,但他卻有一個十分明顯的特征,那就是猜忌皇室宗族,生怕北魏皇室中有人惦記他的皇位。

這個惦記皇位,不僅僅包括皇帝覺察到哪些人在密謀,哪些人要謀反,更包括哪些人的表現非常不錯。

(北魏宣武帝元恪 形象)

在皇帝面前的功勞和政績比皇帝還大的人,也統(tǒng)統(tǒng)會被皇帝視為一種潛在的威脅。

而任城王元澄平時的表現,那就很不錯,這位仁兄在戰(zhàn)場上有軍功,在坊間也有好名,更有如將領王神念這種擁躉者,所以很快引起了宣武帝的懷疑。

這位年輕的北魏帝王沒有因此殺掉元澄,但卻在方方面面限制了元澄的發(fā)展空間,解除他的兵權,遷徙他的封地,降低他的職務。

有關王神念前半生的記載,大多出現在《魏書·元澄傳》中:

《魏書·元澄傳》:于是遣統(tǒng)軍傅豎眼、王神念等進次大峴、東關、九山、淮凌,皆分部諸將,倍道據之;總勒大眾,絡繹相接。而神念克其關要、潁川二城,斬衍軍主費尼。

當年在元澄的統(tǒng)領下,王神念曾經長期在南北一線戰(zhàn)場上作戰(zhàn),替北魏朝廷拿下了不少城池,乃至于他自己所擔任太守的潁川,都是他攻城略地的碩果。

元澄作為王神念的老領導,倆人無疑是有感情的,更在政治環(huán)境中實現了攻守同盟。

為北魏奉獻一生的元澄倉皇倒臺,在王神念看來,難念有些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的意味。

他知道,宣武帝早晚會制裁到自己的身上,與其被動挨收拾,還不如另謀出路,所以,他很快引兵南下,投誠了南朝南梁政權。

(王僧辯 形象)

王神念叛逃南梁,兒子王僧辯當然也在隊伍之中。

王氏父子到了南梁之后受到了朝廷的熱烈歡迎,王神念被梁武帝蕭衍委任職務,王僧辯也成為了梁武帝的兒子湘東王蕭繹的常侍。

可以說,王僧辯由北魏至南梁的將近三十年時間里,他的政治生涯是在蕭繹的帶領下度過的,隨著蕭繹職位的不斷變更而變更,最終成為了竟陵太守,治所是在今天的湖北省潛江市。

王僧辯至南梁馬上三十年之際(差一年三十年),南梁朝廷發(fā)生了一場極為嚴重的叛亂。

這三十年間,南朝看似天平無事,但隱有禍端,而北朝北魏自孝文帝改革不過六十三年就走向了分裂,一分為二,成了西魏和東魏。

東魏有一員悍將,名曰侯景,如當年王神念一樣倒戈投誠了南朝南梁武帝的麾下。

梁武帝對侯景十分重用,侯景希望借梁武帝的力量清算曾經的老東家東魏,但是很顯然,他的希望落空了。

晚年的梁武帝已經失去了逐鹿天下的野心,而是時常和東西魏保持曖昧不清的外交關系,侯景唯恐哪一天南梁和東魏交好,老皇帝再把自己送回東魏去,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領兵叛亂,攻占了南梁的都城建康。

京師內亂,封地在湖北的湘東王蕭繹相當著急上火,他立刻派出王僧辯率領軍隊開拔建康救援,可惜星夜馳援,還是晚了一步。

(侯景之亂)

建康失守,梁武帝更是被侯景軟禁,不給吃來不給喝,堂堂帝王,就這么活活餓死了。

祀犧牲代面素,廟不血食語不懼。

餓臺城應始悟,荷荷那得金仙護。

這是清朝乾隆皇帝寫下的一首名為《梁武帝》的古詩,如今讀來,不甚感慨。

昔年梁武帝曾四次到同泰寺出家,時常齋戒沐浴,為求所謂修行之道而不思飲食,那時他恐怕不會料到,自己會和戰(zhàn)國時的趙武靈王落得一個結局。

侯景暫時取勝,但畢竟不能長久,很快就被由王僧辯和另外一位叫做陳霸先的南梁驍將聯手擊敗,侯景身死,南梁隨即光復。

這時,湘東王蕭繹抓住時機,在湖北江陵復國稱帝,稱為梁元帝。

然而,梁武帝子嗣眾多,想要做皇帝的人,不止蕭繹一個。

蕭繹同父異母的弟弟武陵王蕭紀也在蜀中公布了自己即位為南梁帝王的消息。

南朝四百八十寺,可無論多少樓臺煙雨中,都是容不得兩個皇帝的,因而蕭繹立刻舉兵征討蕭紀,在付出了慘烈的代價后,終于將自己的這位弟弟拉下皇座,送上西天。

想來,如果不是兄弟鬩墻,蕭繹和蕭紀能聯起手來的話,未必不能抵擋住后來北朝西魏大軍的入侵。

眼見南梁內亂,和南梁毗鄰的西魏自然不甘寂寞,立刻派兵攻下了江陵,梁元帝蕭繹被俘身死,江陵南梁政權名存實亡。

(江陵焚書)

蕭繹是個知識分子,多年來注意保護古籍,收集圖書,加之南梁素來注重文教,因而那時江陵城中有藏書十四萬卷左右。

城破前一夜,梁元帝自知困龍難出,便將這十四萬藏書付之一炬,一把火燒了個干干凈凈。

烈火熊熊,梁元帝還自嘆道:文武之道,今夜盡矣。

梁元帝一死,南梁唯二的兩位握有兵權的人物,陳霸先和王僧辯的意見也發(fā)生了分歧。

《陳書·本紀第一·高祖上》:乃登岸結壇,刑牲盟約。

當年他們聯手抵抗侯景之時,曾經拜了把子,稱兄道弟,也算是戰(zhàn)時知己,絕代雙驕,然而權力的形變,卻使他們走上了不同的道路。

陳霸先在建康擁立了梁元帝蕭繹的兒子蕭方智為新帝,而王僧辯則擁立了梁武帝蕭衍的侄子蕭淵明為新帝。

在后人看來,王僧辯其實是沒有理由和陳霸先唱反調的,他擁立蕭淵明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在當時受到了北朝的壓力。

北朝的東魏,已經演變成了北齊。

而當時的蕭淵明,其實并非自由身,而是北齊的俘虜。

北齊希望王僧辯可以擁立蕭淵明,因為蕭淵明只不過是一個傀儡,如果這個由北齊控制的傀儡可以稱帝,那么南梁就會淪為北齊的附屬。

王僧辯當然拒絕,但他沒有能力抵擋北齊的軍隊,只能在這種脅迫之下和陳霸先背道而馳。

說是背道而馳,其實陳霸先和他走的,也是一條路,只不過,路由人走,要多年后才能見分曉。

(陳武帝陳霸先 畫像)

不過,陳霸先志在一統(tǒng)天下,而王僧辯則更像是一個在亂世中隨風搖擺的人。

沒有父親王神念當年的叛逃,自己也許會在北朝安度余生。

沒有侯景的作亂,自己可能會踏踏實實的做蕭繹的幕僚。

而如果不是傲據自持的梁元帝兵敗江陵,那么自己也會在江陵安度晚年。

如今,昔日好友難免兵戎相見。

他被反目成仇的陳霸先領兵擊敗,一朝被俘,遭到殺害。

王僧辯死后不過兩年,陳霸先就取南梁而代之,建立了南陳。

有意思的是,王僧辯有個兒子,叫做王頒,離開南朝,效命北朝,歷仕北周和隋,隋文帝楊堅統(tǒng)一全國時發(fā)動了攻滅南陳的戰(zhàn)役,王頒也參與其中,且功勞巨大。

南陳滅亡之后,王頒仰天痛哭,不能自已,隨行的軍士問他:

你隨軍滅陳,如今功成,卻如此傷心,一定是因為你沒能手刃殺害你父的仇人陳霸先。

這幫人越說越起勁,越說越動容,干脆掘開了陳霸先的墳墓。

最后,王頒“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p>

彼此英雄各有名,石頭高臥擬爭衡。

當時堪笑王僧辯,待欲將心托圣明。

空蕩蕩的墓穴再不見一代帝王的尸身,只剩下耳邊的寒風烈烈空響,訴說著這一段南北朝的紛亂往事。

一場史詩級別的復仇的評論 (共 條)

分享到微博請遵守國家法律
武威市| 甘泉县| 平潭县| 东海县| 黔西县| 获嘉县| 丰镇市| 绥江县| 田林县| 临江市| 衡南县| 竹溪县| 旌德县| 峨山| 丰原市| 普宁市| 武陟县| 清涧县| 金塔县| 乡城县| 礼泉县| 公安县| 新河县| 祥云县| 湖州市| 宜兴市| 章丘市| 广丰县| 闻喜县| 泸定县| 托里县| 芜湖市| 乐陵市| 阳新县| 永仁县| 浦江县| 周口市| 岑巩县| 郑州市| 安龙县| 象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