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精選】368期:資源與環(huán)境技術項目推薦(一)
項目一:復合型人工濕地
項目簡介:
本項目折流濕地濾池+側向潛流濕地床污水處理系統(tǒng)設計了全新的厭氧豎向折流濕地和兼(好)氧側向潛流濕地組合。其解決的關鍵技術體現在:濕地系統(tǒng)中合理設置了自然復氧區(qū)、濕地床深度和內回流系統(tǒng)(在高濃度進水和低溫時啟動),突破了現有人工濕地技術氧傳遞能力低的局限,達到系統(tǒng)內溶解氧的科學分布,供氧效率是現有人工濕地的約4倍,顯著提升了側向潛流濕地床的溶解氧水平;在無能耗下大幅提升了濕地系統(tǒng)內的微生物作用強度,極大地提高了氮及有機物的去除效率;優(yōu)化了濕地流態(tài),提高了水力效率,解決了現有技術池容利用率低的缺陷。
項目二、小城鎮(zhèn)填料氧化溝成套設備工藝系統(tǒng)及成套化裝備
項目簡介:
小城鎮(zhèn)填料氧化溝一體化污水處理技術采用“調節(jié)沉砂池+組合式超細格柵+高效初沉池+填料氧化溝環(huán)溝型A2/O+組合式MBR” 工藝,并強化了污水處理廠預處理單元功能效果和生物系統(tǒng)精細化管理為核心理念,實現了裝備一體化、設備成套化、系統(tǒng)智能化和管理程序化,確保在不增加工程總投資和運行成本的前提下,實現了中小城鎮(zhèn)污水處理設施無人值守自動化運行。處理后的出水可直接達到一級A或一級B的排放標準。
項目三、含重金屬鉻廢渣解毒固化一體化技術研究
項目簡介:
鉻渣是生產金屬鉻或鉻鹽所排放的工業(yè)廢渣,因其含有毒性高的六價鉻而國家被列為危險廢棄物。該成果建立了鉻渣還原解毒及穩(wěn)定固化一體化處置新方法,該方法將工業(yè)固體廢棄物礦渣的資源化利用與重金屬固體廢棄物無害化處置進行有機結合,達到了“以廢治廢”的目標;該技術將六價鉻的還原和深度包埋固化融為一體,包埋固化體地聚合物強度高、密實度好、抗?jié)B性強、耐久性優(yōu),能保持其長期穩(wěn)定性和有毒物的溶出低濃度;研究發(fā)現六價鉻的還原產物三價鉻可進入地聚合物的晶體晶格,進一步降低固化體中有害離子浸出濃度,可遠低于國家危險廢物鑒別標準,為實現鉻離子在固化體中長期穩(wěn)定性提供了理論支撐。該成果所使用的技術應用范圍廣,可用于其他重金屬的防治,工藝過程簡單,并且不會留下殘渣,適合現場實際操作,解決了大量固體廢棄物的堆存和環(huán)境污染問題,固體廢物的再次利用帶來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間接經濟效益。
項目四、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成套技術
項目簡介:
技術團隊通過自主研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在環(huán)境污染場地評估與污染場地土壤修復領域形成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成套處置裝備、修復藥劑等核心產品或技術。技術團隊圍繞污染場地環(huán)境土壤評估與修復通過環(huán)境修復新材料及修復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融合,實現技術研發(fā)、技術服務、技術應用的協同創(chuàng)新。通過研發(fā)環(huán)境修復新技術與新產品,通過項目技術應用及推廣已形成一整套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技術,項目可培育出完整的產業(yè)鏈,并最終有望形成國內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技術產業(yè)集群。
項目五、流域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及水生生境構建成套技術
項目簡介:
技術團隊通過自主研發(fā)、技術創(chuàng)新,在水環(huán)境綜合治理與生態(tài)修復領域形成了一系列關鍵技術、成套處置裝備。主要包括高效污水處理廠成套技術、流域面源污染生物攔截系統(tǒng)、河道淤泥修復及穩(wěn)定化藥劑、延時曝氣裝置、人工水草、人工魚礁等核心產品或技術。技術團隊圍繞黑臭水體治理、流域環(huán)境與水生生境修復等方向,通過環(huán)境修復設備研發(fā)、新材料及修復新技術的創(chuàng)新融合,實現技術研發(fā)、技術服務、技術應用的協同創(chuàng)新。通過研發(fā)環(huán)境修復新技術與新產品,通過項目技術應用及推廣已形成一整套污染場地治理修復技術,項目可培育出完整的產業(yè)鏈,并最終有望形成國內具有競爭優(yōu)勢的技術產業(yè)集群。
項目六、城市污水處理廠細微泥沙強化去除技術
項目簡介:
因地表沖刷、水土流失、城市排水體制局部混亂等問題,近年來我國城鎮(zhèn)污水中懸浮顆粒物粒度細微,其濃度及SS/BOD 比值居高不下,現行規(guī)范設計的沉砂池無法實現粒徑小于200μm細微無機顆粒的有效去除;同時,為保證脫氮除磷對有機碳源的需求,取消或超越初沉池運行的污水廠越來越多,致使原本應在初沉池去除的細微泥沙直接進入生化池。因此導致生化池混合液MLVSS/MLSS比值低、淤沙與設備磨損嚴重、剩余污泥無機組分含量高、資源化處理處置困難等問題。如何在低碳源損耗的情況下,實現污水廠工藝系統(tǒng)中小于200μm細微無機顆粒的強化去除,已成為污水處理廠節(jié)能降耗與資源利用領域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成果的關鍵技術:
成果涵蓋如下3個主要關鍵技術,分別是旋流沉砂池細砂強化沉降技術、砂水分離器細砂強化分離技術和污泥淤沙分離集成技術。
(1)旋流沉砂池細砂強化沉降技術:結合污水廠現場中試模型實驗與數值
模擬結果,確定了城鎮(zhèn)污水處理廠旋流沉砂池細微砂去除技術的構型參數(表1,其中n為幾何相似比例),由于進水渠流速、有效水深(宜200μm的顆粒物去除率為96.98%,粒徑在100um~200um范圍的顆粒物去除率為84.26%。
(2)砂水分離器細砂強化分離技術:砂水分離器溢流水回流線路增設一
個旁路平流沉砂池,利強化溢流水中細微砂的去除。研究結果表明,嵌入旁路平流沉砂池后溢流水碳源截留效果好,SS和ISS分別降低了52%和78%,除砂量較原系統(tǒng)增加1.3倍。從粒徑分布來看,嵌入旁路平流沉砂池溢流水200μm的顆粒甚微,分離顆粒物的中位徑為117.5μm,細砂去除效果顯著。
基于重力沉降和旋流分離的理論基礎,研發(fā)一體化砂水強化分離器。設置
旋流水力分離器,通過離心作用和消能作用強化有機物剝離、細微顆粒物分離,沉降水箱中設置斜板交錯布置和溢流三角堰強化細沙分離效能。運行結果表明,一體化砂水強化分離器對粒徑≥200μm的顆粒的分離效率可達96%~98%,100μm≤粒徑≤200μm的分離效率70%~75%,有機物截留率大于85%。
(3)污泥淤沙分離集成技術:針對旋流沉砂池系統(tǒng)難以實現小于100μm極
細沙去除的實際,研發(fā)了污泥淤沙分離集成技術,該集成技術的主要部件包括粗篩、儲泥箱、液位控制器、污泥提升泵、污泥淤沙分離器(簡稱“分離器”)、細篩、溢流污泥箱、振篩機等。其核心設備為污泥淤沙分離器,中試裝置的分離器筒體直徑為150mm,單臺處理能力為20m/h,該分離器分離示范污水廠活性污泥細微砂時,ISS去除率為24.9%,分離度為1.91。中試結果表明,集成設備對示范污水廠活性污泥中ISS的總去除率為24.3%、活性污泥MLVSS/ MLSS比值提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