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清唱劇《天堂與仙子》,作品50號
? ? ? ? 愛爾蘭詩人托馬斯·摩爾Thomas Moore ?的詩篇史詩《拉拉·魯克Lalla Rookh》是19世紀(jì)初轟動一時的文學(xué)作品之一。該書于1817年出版,為摩爾賺取了3000英鎊的頭條新聞獎(當(dāng)代可以比照就是哈利·波特(系列) 的作者J-K-羅琳),并迅速被翻譯成所有主要歐洲語言。摩爾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jī)推出《拉拉·魯克》:對東方事物的品味正在迅速上升,而這本以中世紀(jì)波斯詩詞形式為藍(lán)本、以皇家愛情故事為敘事線索的異國風(fēng)情、色彩斑斕的故事集,精準(zhǔn)地捕獲受眾。

? ? ? ? 1840年是舒曼創(chuàng)作的轉(zhuǎn)折點 ,即從原來主要創(chuàng)作鋼琴曲轉(zhuǎn)向更廣泛的聲樂曲、大型管弦樂曲和戲劇音樂寫作。他著名的聲樂曲基本是在 1840年寫成的有200首之多 ,所以人稱 1 840年是他的歌曲年?!短焯门c仙子》OP.50 ,是舒曼在這個轉(zhuǎn)折點之后的1843年 ,為獨唱、合唱與管弦樂隊而作 ,即采用世俗清唱劇體裁寫成的。
? ? ? ? 舒曼根據(jù)愛爾蘭詩人摩爾的敘事詩《拉拉魯克》 ,親自撰寫腳本。

? ? ? ? 這部清唱劇描述的這一位仙子,是由芳香的水造成并在鮮花叢中孕育成長的。她美麗透明,但由于一次偶然的疏忽,被逐出天堂。不過她被告知,如果能到人間尋得一宗天堂認(rèn)可的珍貴禮物,便可被允許重返天堂。
? ? ? ? 仙子首先飛到美麗的印度平原。她看到這里的平民正手持武器起來反抗殘忍的暴君,但最終卻不幸被制服了。而其中有一位年輕的勇士不肯投降,他英勇戰(zhàn)斗到底但終被暴君殺掉。仙子深受勇士犧牲的壯舉所感動,就采集到他的鮮血飛回天堂。但天使卻拒絕她進(jìn)入天堂,并告訴她必須尋到更為珍貴的禮物,才能允許她重返天堂。
? ? ? ? 仙子第二次是飛到埃及。尼羅河的精靈聽說天堂仙子到來,都來與她相見。法老的金子塔聳立在眼前,景物雖然壯美,但可怕的黑死病卻使這里變得一片荒涼。一位瀕死的青年在哀求一滴水。這時他的未婚妻跑來,不顧受到傳染的危險與他相吻,最終二人一齊死去。仙子深受感動,采集到這位未婚妻絕命時最后的一口氣息,她以為這次可以回天堂贖罪了。但她第二次又被天使拒絕。
? ? ? ? 她并不灰心,在眾多仙子的嘲笑聲中她第三次又到人間尋覓珍貴禮物。這次她來到黎巴嫩的巴勒貝克峽谷,這里有一座太陽神殿,它的旁邊還有一座伊斯蘭教寺院。有一個男孩正在這里嬉戲,忽然從寺院傳來了晚禱的聲音,男孩也虔誠地開始晚禱。恰在此時一人飛馬馳來,他在男孩身邊下馬,這是一名兇惡的強(qiáng)盜。天真男孩的真誠祈禱,使惡賊從內(nèi)心閃過一絲光明,原本只知兇殺從不落淚的賊人,卻從眼角流下悔罪的淚珠。仙子拾到一滴眼淚,這才是一宗最為珍貴的禮物,她終被允許重返天堂。

? ? ? ? 舒曼很可能在十幾歲時就遇到了摩爾的詩,但在1841年,當(dāng)他的朋友埃米爾·弗萊希格(Emil Flechsig)給他寄來德文譯本時,他的創(chuàng)作興趣才被激發(fā)。最吸引舒曼想象力的故事是《天堂和佩里》,它講述了一個佩里--一種天使般的女性精神--如何因某種不明確的罪過而被逐出天堂的故事。然而,與基督教的撒旦不同,她被告知,如果她能帶回一個對上帝來說最珍視的禮物,她就能重新進(jìn)入天堂。
? ? ? ? 在讀到這首詩時,舒曼宣布他打算將《天堂與佩里》譜成音樂,作為一部 "介于歌劇和清唱劇之間 "的作品。問題是,舒曼以典型的強(qiáng)迫性一意孤行的態(tài)度,將1841年標(biāo)為他的 "交響樂年",只用于大型管弦樂項目。1842年也同樣致力于室內(nèi)樂的創(chuàng)作。直到1843年,他才允許自己處理合唱音樂,而他現(xiàn)在稱之為 "世俗清唱劇 "的《天堂與佩里》(Das Paradies und die Peri)終于開始成形:"目前我正在參與一個大型項目,這是我迄今為止所做的最大的項目--它不是一部歌劇--我相信它幾乎是音樂廳的一個新類型。
?舒曼在1843年寫給朋友的信中 在構(gòu)思中:
? ? ? ? 在構(gòu)思上,《天堂與佩里》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作品。戲劇性或色彩性的成分被保留在幾個精心挑選的時刻。舒曼所說的意大利美聲唱法歌劇Bel Canto(羅西尼、貝里尼和唐尼采蒂)的 "金絲雀效應(yīng) "被避免了,朗誦(模仿說話的節(jié)奏和模式)被保持在最低限度--只有一個樂章,即第3號,實際上被指定為 "宣敘調(diào)Recitativ",即使如此,也很快向更抒情的方向發(fā)展??偟膩碚f,合唱音樂避免了新亨德爾式的復(fù)調(diào)寫作:相反,節(jié)奏往往是同步的,這樣可以更清楚地聽到歌詞。

1 " 第一部分:早晨在伊甸園門前(女低音)。??????
2 " 第一部分:他們是多么快樂地行走,受祝福的靈魂(佩里)。??????
3 " 第一部分:守衛(wèi)光明大門的高貴天使(男高音,天使)。??????
4 " 第一部分:我在哪里找到它們?流血的地方,謊言的地方 (Peri)?
5 " 第一部分:于是她沉思著,揮動著翅膀(男高音,四重奏)。??????
6 " 第一部分:但它的溪水現(xiàn)在是紅色的(合唱)。??????
7 " 第一部分:孤獨地站著一個年輕人(男高音,合唱,加茲納,年輕人)。??
8 " 第一部分:唉,唉,他沒擊中目標(biāo)(合唱)。??
9 " 第一部分:佩里看到傷口的痕跡(男高音,佩里,合唱)。??
10 " 第二部分:佩里羞怯地走了進(jìn)來(男高音,天使,合唱)。
11 " 第二部分:她的第一個重返天堂的希望破滅了(男高音,合唱,佩里)。
12 " 第二部分:遠(yuǎn)離這里漫游的空中之子(男高音,佩里)。????
13 " 第二部分:佩里哭泣,淚光閃爍(男高音,四重奏)。
14 " 第二部分:在安靜的湖邊的森林地(女低音,年輕人)。????
15 " 第二部分:被拋棄的年輕人,只有一個(女中音,男高音,叢林)。
16 " 第二部分:哦,讓空氣穿透我(榮格夫拉,男高音)??
17 " 第二部分:現(xiàn)在睡覺,在充滿香味的夢中休息(佩里,合唱)。
18 " 第三部分:裝飾通往真主寶座的臺階(合唱)。????
19 " 第三部分:遠(yuǎn)處聽歌,飄忽不定(男高音,天使)。????
20 " 第三部分:趕出去!重新關(guān)閉大門 (Peri)
21 " 第三部分:現(xiàn)在,夜晚的金色光芒沉沒了(低音)。????
22 " 第三部分:當(dāng)她向下擺動時(男高音,合唱,男中音)?????
23 " 第三部分:下到那座太陽神廟! (佩里,男高音,女中音,男)?????
24 " 第三部分:啊,懺悔的圣淚(合唱團(tuán),女高音,中音,男高音,低音)??
25 " 第三部分:一滴水落在鄉(xiāng)村(佩里,男高音,合唱)。
26 " 第三部分:快樂,永恒的快樂,我的任務(wù)完成了(佩里,合唱)。
?
? ? ? ??
? ? ? ? 最突出的是美妙的持續(xù)旋律發(fā)展。實際上,《天堂與佩里》更像是一首編排優(yōu)美、巧妙地貼合的管弦樂歌曲獨奏會,而不是舒曼時代的任何清唱劇。值得注意的是,音樂在作品的三個部分保持了旋律流動,因此結(jié)局(Peri,合唱和完整的管弦樂隊)似乎在抒情勃發(fā)的狂熱浪潮中上升,Peri的高潮形成了巧妙定時的高潮。

? ? ? ? 舒曼意識到他不能簡單地將照搬摩爾的故事,于是邀請他的詩人朋友阿道夫·博特格(Adolph B?ttger)來濃縮它,并為對話和第一人稱話語創(chuàng)造更多機(jī)會。與許多傳統(tǒng)童話故事一樣,全曲分為三個部分:佩里兩次嘗試履行天堂的命令,但失敗了,然后在第三次嘗試中,她成功了并獲得幸福。無論摩爾的《天堂與佩里》(Paradise and the Peri)的“東方”根源是什么,他的版本都傾向于訴諸19世紀(jì)的資產(chǎn)階級基督教道德觀,喜歡虔誠的多愁善感。佩里對天堂的前兩個祭品是一個在戰(zhàn)斗中陣亡的英雄的一滴血,另一個拒絕離開她致命的瘟疫折磨的情人的女孩的最后一聲嘆息。都很珍貴 - 但還不夠好。最后,佩里做對了:她把一個罪人看到一個孩子祈禱時,流下的悔改的眼淚帶了回來。天堂的大門打開了,佩里人吸取了重要的教訓(xùn),重新進(jìn)入了天堂。
? ? ? ? 像摩爾一樣,舒曼對他那個時代的品味進(jìn)行了完美的判斷?!短焯门c仙子(佩里)》是他第一次取得真正的成功。這部作品在舒曼的家鄉(xiāng)萊比錫首演,反響熱烈,不得不在接下來的一周重復(fù)演出,并在德累斯頓匆忙安排了后續(xù)演出。很快,它就在國際上大受歡迎,專業(yè)及業(yè)余合唱社團(tuán)在整個歐洲都接受了它——尤其是在英國,那里的編曲和重新翻譯為出版商賺了很多錢。
? ? ? ? 這是一個關(guān)于救贖的故事,在這方面也是非常具有時代性的--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對作曲家的觸動很大,因為他自己也迫切需要救贖。舒曼后來的合唱作品尤其是圍繞這一中心和個人主題不斷發(fā)展。曼弗雷德(Op.115)在沒有得到解脫的懺悔的情況下死去,但舒曼在最后的合唱中加入了安魂曲中 "永恒的光將照耀他們et lux perpetua luceat eis "的安慰性歌詞。作品112的 "玫瑰的朝圣 "也必須從救贖的角度來看--舒曼自己也強(qiáng)調(diào)了它與 "佩里 "的密切關(guān)系。而復(fù)雜的結(jié)尾 "歌德的浮士德場景",WoO 3,也是以主人公的救贖為特征。

? ? ? ? 《天堂與佩里》是這個系列的起點,在創(chuàng)作時,舒曼從年輕時就容易患抑郁癥,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這種疾病的最初癥狀,這導(dǎo)致了他的自殺企圖和在恩德尼希精神病院的早逝。當(dāng)他不得不在法庭上爭取與克拉拉·維克結(jié)婚的權(quán)利時,這位音樂家被幻聽所折磨。即使在1840年的婚禮之后,幸福也并不完整。舒曼夫婦缺錢,克拉拉渴望著歐洲的音樂會舞臺,而羅伯特只能艱難地接受依靠當(dāng)下微薄的收入。盡管如此,舒曼在結(jié)婚之初就取得了驚人的成就,并在1841年創(chuàng)作了《春天交響曲》,使大的形式成為他自己的。

? ? ? ?兩年后,在《佩里》中,他首次將獨唱、合唱和管弦樂隊結(jié)合在一起,并以驚人的駕馭能力和對音樂效果的可靠感覺做到了這一點,但這對他在后世卻沒有什么好處。在威爾第那里被譽(yù)為天才的禮物,而在舒曼那里則被指責(zé)為過于流行的方法:一方面是大量令人難忘的曲調(diào),使作品有了 "清唱劇 "的稱號,另一方面是戲劇性的、精心制作的合唱,例如。 例如,第6首的戰(zhàn)斗故事,第一部分最后的復(fù)調(diào)合唱,《尼羅河的合唱》(第11首)中幾乎是程式化的 "流動 "管弦樂部分,或非常內(nèi)省的第24首 " ?啊,懺悔的圣淚O heil'ge Tr?nen inn'ger Reue" 。舒曼把敘述者的角色交給了一個樂器色彩的男高音部分,由聲樂四重奏完成,而不是清宣敘調(diào)secco recitative。他通過豎琴、打擊樂和低音號來擴(kuò)大樂隊的規(guī)模,這在柏遼茲的 "幻想交響曲 "中就已經(jīng)很流行了。它扮演著一個 "說話 "的角色,連接主題,創(chuàng)造氣氛。它與19世紀(jì)的偉大歌劇有更多的共同點,而不是之前那些著名的清唱劇。舒曼本人認(rèn)為這是越來越多的跨流派作品中的第一部,并把它簡單地稱為 "詩"。正如 "天堂與佩里 "同時消失在蒙昧之中一樣,同時代人的反應(yīng)是積極的。在創(chuàng)作后的頭十年里,"佩里 "被演出了50多次。舒曼認(rèn)為這是他在此之前 "最偉大的作品",克拉拉寫道:"在我看來,這是他迄今為止寫的最宏偉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