澹臺燼怎么會成為明君? 質(zhì)子怎么這么順利登位?憑什么治下清明,贏得盛景之戰(zhàn)?
有人用澹臺燼的經(jīng)歷諷刺他“怎么會成為一個賢明的君主”“一個質(zhì)子怎么這么順利登位”,這不就和劇里那些景國的老臣的偏見一樣嗎? 然而,恰恰是他從前的經(jīng)歷一步步塑造了他:也許澹臺燼的底色不是一個高尚的完人,但他絕對會成為一個明君,這幾乎是必然的: 第一,澹臺燼如何如此順利稱王?
除了解決澹臺明朗后他是唯一繼承人的原因外(名正言順的身份); 他還愛讀書愛觀察愛學習,每天在藏書閣讀書。受制于人時懂得藏拙,掌握力量后懂得充分運用(謀、智、算); 用夷月族能力和民間傳說將自己塑造成祛除災禍的神(君權(quán)神授); 曾經(jīng)是屈辱和失權(quán)象征的質(zhì)子身份成了他的光環(huán)加持和政治資本(一身安社稷)。所以他繼位會很順利是理所應當?shù)摹?之前只是他沒有七情六欲、受制于人,從沒有主動謀算而已。 第二,澹臺燼憑什么治下清明,贏得盛景之戰(zhàn)?
借用六殿下的話:“澹臺燼是一位雄主”。有人疑惑澹臺燼當上景王怎么突然關心起黎民蒼生了?還御駕親征,嘴里說起正派言論了?這是他說的話? 其實結(jié)合澹臺燼的成長經(jīng)歷不難理解: 1.澹臺燼早年所受的屈辱,正是因為無人護持,景國兵敗不得不質(zhì)于盛,仰人鼻息,所以他為了避免景國人、母族人和自己再度淪為如此境地,想要迎戰(zhàn)。 2.澹臺燼現(xiàn)在有了力量,所以他親臨現(xiàn)場、不懼應戰(zhàn)。 3.盛景兩國“車同軌,書同文,本是一家”。本來就是一家人,統(tǒng)一、安定、團圓是兩方百姓共同的期盼。澹臺燼他懂得只需順勢而為,就可“燼”得民心: 他安撫流民,善待盛人,是他【權(quán)衡后最事半功倍的治國方略】,聰明人的選擇罷了。 4.澹臺燼在盛宮和葉府多年,了解盛王和葉清宇,因此他能潛心定制計劃針對性地策反葉清宇。盛王昏聵、盛國貴族階級腐朽,甚至自毀長城。 就像三國時姜維受魏軍猜疑而轉(zhuǎn)投蜀漢,張遼被曹操恩義感化而效力曹魏,亂世之中仁君+雄主正是人心所歸。澹臺燼明白能臣既然被盛王忌憚不容,就能被他的恩威征服。 他說的“一統(tǒng)天下萬民安”的話,首先是針對性的策略,其次是想要的結(jié)果,最后是他的本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