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紀事(二十九)---田安貳心
徐許之亂余波尚在,地處浙南的溫州卻又起變化。裨將丁章和刺史朱敖發(fā)生沖突,趕走了朱刺史。朱刺史只得逃往無諸。(無諸原來是勾踐后裔,楚漢戰(zhàn)爭時支持劉邦,所以被封為閩越國君,疆域大約就是現(xiàn)在的福建省,后來無諸就泛指閩越福建地區(qū)。溫州靠近福建,往南跑也不難理解)丁章趕走朱敖之后就占據(jù)了溫州。但是他也沒蹦跶多久,天復三年(903)丁章就被一個木工李彥用斧頭給砍死了,白白便宜了同為裨將的張惠。張惠占領了城池,成為溫州新一任統(tǒng)治者。這里要說明一下,由于浙南地處山區(qū),交通不暢,一直以來相對于浙江東道而言有比較強的獨立性,所以這里刺史更迭,錢王也是力有不逮。
七月的時候,睦州刺史陳詢對錢王起了二心,在本州作亂不算,還興兵攻打婺州的蘭溪縣。(睦州,今浙江省桐廬、建德、淳安等縣市)陳詢乃是余杭人,他的兄長陳晟擔任睦州刺史十八年,亡故后,原本是陳晟的兒子陳紹權繼位,但是陳詢對刺史一職是志在必得。廢黜了自己的侄子,自立為刺史,但是由于沒有得到錢王的任命,陳詢心里一直惴惴不安。之后的徐許之亂時,陳詢就借機私下里聯(lián)系田頵,想給自己留一條后路。但是哪里想得到,田頵連續(xù)進攻失利,又被吳王召回。失去一大助力,正當陳詢自怨自艾之時,錢王催要賦稅的官員來到桐廬。陳詢又驚又怒以為東窗事發(fā),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扯旗反叛。
武安都指揮使杜建徽和陳詢有姻親,錢王對杜建徽的立場也是捉摸不定,但是杜將軍也沒有為自己辯白。等到陳詢屬下文書官逃回杭州,帶來了杜建徽和陳詢之間來往書信,發(fā)現(xiàn)杜建徽早就多有勸其忠心之語,錢王看后大喜過望。同時杜將軍的族兄杜建思誣陷他暗地里準備兵器盔甲想要謀反響應陳詢。錢王想要試探一下杜建徽的忠誠度,故意派出兵士前去緝拿。到了府上,杜將軍正在吃飯,眾人直接沖進來,杜將軍巋然不動,頗有大將之風。錢王得知之后對他就更加信任器重了。
杜建徽疑不自辯,真當是妙手,如果辯白容易掉進誣陷者的陷阱中,把事情越描越黑,到時就百口莫辯了。不如不動如山,讓時間來說話,即使受了委屈,那也是暫時的,大浪過后,清者自清,濁者自濁。

回到淮南方面,吳王楊行密覺得已經(jīng)占據(jù)淮南膏腴之地就想要休養(yǎng)生息,但是田頵卻是個天生的好戰(zhàn)分子,他的提議常常被吳王所否決。于是就暗生怨恨,隱隱有反叛的跡象。楊行密的頭號猛將李神福就曾經(jīng)警告吳王,說田頵這個人一定會反叛,要早點把他給解決了。但是楊行密卻心軟了,覺得田頵曾經(jīng)為他平定淮南立下汗馬功勞,如果無故殺了他,反而會讓手下大將寒心,就沒有采取行動。
田頵帳下有一員戰(zhàn)將名叫康儒,智勇雙全,但是和田頵的思路不在一條線上。楊行密知道了康儒的功績,就擢升他為廬州刺史。(廬州就是今安徽合肥)但是猜忌心重的田頵懷疑康儒背叛了自己,居然殺了康儒,還滅其滿門,真是自毀長城一把好手??等逅狼皣@息說:“我死了,田公你的死期也就快到了。”
之后田頵干脆聯(lián)合潤州的安仁義一起叛出淮南,江淮大地狼煙又起。
那么田頵反叛,楊行密會有怎樣的反應?兩浙也是叛亂連連,錢王能否順利討平?請看下期---安平歸來。
參考書目 《十國春秋》(卷七十七)(卷八十四)
《新五代史》(卷六十七 吳越世家第七)
《舊五代史》(卷一百三十三·世襲列傳二)
《資治通鑒》(唐紀七十九)(唐紀八十)
《吳越備史》(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