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晉中:60歲兒子哄90歲老爸睡覺費盡心思;網(wǎng)友:看了感動落淚
山西晉中60歲男子為了哄90歲的老爸睡覺,費盡心思,陪老人玩游戲,像哄小孩一樣。
家人隨意拍下的視頻,被朋友們傳出來,頓時被許多人轉發(fā)。
網(wǎng)友評論:百善孝當頭,就這么一個簡簡單單的生活視頻,看了之后,令人感動,瞬間淚目。

2月23日,一段很簡單的家庭生活視頻在山西晉中市的朋友圈火熱流傳。
這段視頻拍攝的既不是什么優(yōu)美的舞蹈或者歌聲,也不是明星大咖,更不是那些動人的故事段子。
這是山西晉中一戶普通人家家庭生活中的一幕。
家人可能是覺得這一幕比較有趣,就順手拍了下來,之后被朋友們看到了,大家紛紛轉發(fā),一夜之間竟然火透整座城市。
視頻的內容是這樣的,這戶人家的老人已經(jīng)90歲高齡,到了這么大的年紀,大部分人都已經(jīng)帶了一些老年癡呆的感覺。
老人每到晚上的時候就像小孩一樣,不想睡覺。
如果每天晚上熬夜不睡覺的話,對老人的身體也不好,家人也不放心。
于是每天晚上家里人都要想方設法哄著老人早點休息。

老人們脾氣比較倔,不管兒女們勸說,他是不會聽的,所以家里人都想辦法哄他。
有句話叫老返小。
也就是說,老人到了晚年的時候就慢慢地回到了童年時代的那種思維能力。
實際上人生真的就像是一個圓圈,每個人都會經(jīng)歷從始點到達終點的過程,年邁的老人和幼兒的表現(xiàn)差不多。
古人云百善孝當頭。
父母是我們生命的來源,是他們把我們帶到這個世界,又把我們撫養(yǎng)成人,所以當兒女長大的時候,父母也在慢慢地老去。
父母撫養(yǎng)兒女長大,兒女給父母養(yǎng)老送終。
這是人性的循環(huán),也是善良的循環(huán),更是親情的溫暖。

為了哄老人早點休息,男子就想出一個辦法。
還要和老父親玩剪刀石頭布。
老人雖然老了頭腦轉動的比較慢,但是就像老小孩一樣,性格還是比較調皮了。
男子問父親:睡覺吧你。
父親:不睡。
男子:那我們猜剪刀石頭布。
于是老兒子就伸出一個拳頭,他先出讓父親后出。
別看老父親年邁了,但還是會耍一點點小心眼,老父親原本伸出來一個剪刀,發(fā)現(xiàn)兒子出的是拳頭,老父親就開始耍賴,把剪刀變成了布,把兒子的拳頭包住了。
他覺得是他贏了。

兒子一看老父親耍賴了,腦子一轉,想了一個辦法。
他趕緊豎起大拇指對老父親說你贏了。
然后又說了一句:
贏家睡覺,今天誰贏了就睡覺。
老父親搖搖頭,好像感覺哪里有一點不對勁,但是思維意識轉不過來,只好點頭認可。
男子趕緊扶著老父親上床睡覺。
其實以前他哄老父親睡覺,都是誰輸誰睡覺。

一件小事卻感動了全網(wǎng)無數(shù)的網(wǎng)友,如今像這么耐心,細心的孝順兒子不多見了。
曾經(jīng)有網(wǎng)友感慨過,如今的社會大家日子過得好了,經(jīng)濟也發(fā)展了,單車也變成小汽車了。
但是親情友情都變得淡薄了!
有很多人表現(xiàn)得自私而又冷漠,就算對自己的父母也不例外。
在網(wǎng)上曾經(jīng)流傳一個段子,兒女拔掉父母的氧氣。
這是一個冷段子,人們在哈哈笑的背后,其實是一種面對親情淡薄的辛酸。
或許有的人老了之后還能夠生活自理,不給兒孫添麻煩,但是有的老人就需要家里的親人貼身照顧,那句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短時間的話,可能兒孫們還沒有什么怨言,時間長了心中的那種孝敬之心就淡了,可能會嫌父母煩。
可能也很少,有人會回頭想一下在自己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時候父母是如何帶大他的。
或許正是這樣的一種憂慮和心酸,讓大家對孝心這兩個詞有了一定的懷疑。
甚至有人直接就說,等我們老了就去養(yǎng)老院,指靠兒女是不可能得。
正是在這樣的思想背景下,山西晉中市這個簡單的家庭生活小視頻,引發(fā)了大家的共鳴,有很多人看到這一幕,都會淚濕眼眶,這是對善良和孝順的感受,也是對人性回歸的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