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新月樓(Royal Crescent)如一位美麗的婦人張開雙臂
歡迎貴客的到來,樓前的草坪如酒會大廳,斛光交錯,燈影迷幻。每次來到巴斯(Bath),都猶如神秘約會那樣讓你感到驚艷,盡管你熟悉的她還是老樣子,但當你再次見到她時,記憶中的美輪美奐立時呈現(xiàn)腦海,令你再次驚嘆不已。這座1775年竣工的新月型建筑群,弧形長達184米,半圓形成的月牙形大草坪,由一條寬闊林蔭大道與附近1754年建造的,直徑92米的圓形廣場建筑群(The Circus)無縫連接。?圓形廣場和皇家新月樓是約翰伍德父子的驕傲杰作。華麗高雅,匠心獨具等文字的描繪略顯蒼白,它實際帶給人的震撼和驚艷才堪為觀止。早在公元一世紀,羅馬人登陸不列顛后發(fā)現(xiàn),這個每天從三千米地下噴出127萬升的熱礦溫泉(46.5℃),既可飲用又可治病。于是圍繞溫泉,除了建造規(guī)模宏大的大理石浴場,還建造了雄偉壯麗的神殿,以此祭奠智慧女神彌涅耳瓦。就連橫跨埃文河的普爾特尼橋(Pulteney Bridge),也要打上佛羅倫薩的維琪奧橋的印記。河畔的海鷗會引領你走到公元7世紀建造的巴斯修道院(Bath Abbey)。這座哥特式修道院,雖不如約克大教堂壯觀,也難比倫敦西敏寺華麗,但它卻是同類建筑中最早的杰作。英王埃德加(King Edgar)于973年在這里加冕登基。修道院正面外墻的眾多天使雕像,爭先攀爬通往天堂的雅各布天梯(Jacob’s Ladder)。陽光透過56塊彩色玻璃,投射出層層神圣光環(huán),使圣經(jīng)故事神秘而鮮活,令凡夫俗子虔誠而肅然。此后,以羅馬古浴場(Roman Baths)為中心四下擴展的建筑群,成全了巴斯作為全歐洲保存最完好的古羅馬小城。但公元411年羅馬統(tǒng)治結(jié)束到9世紀,小城似乎被人們遺忘。18世紀初偶然被發(fā)現(xiàn)的彌涅耳瓦女神金像,才使英王喬治三世的靈感噴薄而出,他吸取帕拉第奧建筑風格的精華,立志將巴斯建成新舊古典主義相融合的經(jīng)典都市。這座以沐浴名義建造的城市,竟然還把火車站直接名為Bath Spa,人們?nèi)绱似珢叟菰栌纱丝梢娨话摺?/sp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