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又叒摔倒了!特朗普:你得小心點丨這份體驗報告揭秘摔倒原因
美國當?shù)貢r間6月1日,現(xiàn)任總統(tǒng)拜登在出席美國空軍學院畢業(yè)典禮時意外摔倒,引得還在參選的前總統(tǒng)特朗普發(fā)聲:“他真的摔倒了?......你得小心點......”
對此,白宮在隨后迅速回應稱,拜登的身體“狀態(tài)很好”。
圖片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CNN)報道截圖
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拜登是在美國空軍學院畢業(yè)典禮的舞臺上摔倒的。當天,拜登在與一名學院學員握手后,準備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然而卻被絆了一下,摔倒在地。拜登臀部著地,隨后用手把自己支撐起來。
在摔倒后,拜登在一名空軍軍官和兩名特勤局工作人員的幫助下站了起來,并慢步回到了座位上。在站起來的時候,拜登指著他絆倒的地方,表示有什么東西擋住了他的路。視頻顯示,當時靠近拜登站立的地方放置了沙袋。
圖片來源: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wǎng)視頻截圖
美聯(lián)社稱,這并非是拜登第一次在公眾場合摔倒。他曾多次在登上“空軍一號”的舷梯時摔倒:2021年3月,拜登在登上舷梯時兩次摔倒,當時白宮解釋稱是因為“風太大”。2022年5月,拜登準備前往伊利諾伊州時又一度失去平衡,但及時站穩(wěn),抓緊扶手登上飛機;同年6月,他在乘機參加美洲峰會前又險些絆倒。
這么多次摔倒真的是都是意外巧合嗎?派派在2021年末白宮公布了現(xiàn)任美國總統(tǒng)喬·拜登的年度體檢報告[1]中發(fā)現(xiàn)了一些蛛絲馬跡。一起跟著派派往下看看這份體檢報告存在什么衰老問題吧。(參見文末參考文獻目錄可自行下載瀏覽)
這份由服務過多任美國總統(tǒng)的“白宮御醫(yī)”凱文·奧康納醫(yī)師所出具的報告,簡明扼要地記錄了80歲的拜登現(xiàn)階段存在的6大健康問題:
1. 非瓣膜性心房顫動
2. 高脂血癥
3. 胃食管反流病
4. 季節(jié)性過敏癥
5. 步態(tài)僵硬(最近較為明顯)
6. 足部外周神經(jīng)輕度感覺異常(新發(fā)現(xiàn))
其中的3項與衰老息息相關,下面將為您逐一分解。
房顫:
衰老單程路的“必經(jīng)之地”?
房顫是患病率和發(fā)病率的心律失常(支配心臟跳動的“電路短路”),心房不規(guī)則收縮引發(fā)血流紊亂,將會導致一些嚴重后果。
圖注:房顫示意動畫,留意藍框中左心房不合時宜的胡亂抖動
就房顫的病因而言,大致可分為兩類:瓣膜性和非瓣膜性[2],瓣膜性房顫是指心臟瓣膜(“閥門”)發(fā)生故障,卡壓到“電路”從而造成房顫。
由于引發(fā)年輕人瓣膜病的風濕性心臟病的發(fā)病率隨著生活條件改善日趨降低,瓣膜病更常見年齡相關退行性改變,成為一種切切實實的“老年病”。
著名心臟病學家葛均波院士曾提出:“瓣膜病是人類長壽必須跨越的一道坎”[3]。這個道理其實非常容易理解,我們的心臟每秒都在跳動,壽命越來越長,作為“閥門”的瓣膜受到的血流沖擊也越來越多,滴水可穿石,更何況輕薄纖細的瓣膜時刻在迎擊強勁的血流。
這種純物理性的磨損幾乎沒有藥物干預的可能,好在心臟結(jié)構(gòu)介入技術的進展讓不用開刀更換瓣膜成為了可能。隨著長壽科技進展,我們百年之后很有可能都會在心臟里容納幾片人造瓣膜,更換的過程肯定也會比先輩們更加淡定從容。
圖注:靠送入血管的微小導管就能完成心臟瓣膜置換
而拜總統(tǒng)患上的這種非瓣膜性心房顫動,目前沒有道理可言,若你因此疾病住院治療,詢問心臟??漆t(yī)師具體病因,大概率只會得到一個答案:“只能怪你老了,我們以后也都要得的?!?/strong>
房顫發(fā)病的最大危險因素便是年齡,隨著年齡升高,得房顫的幾率會越來越大,70歲得房顫的幾率可以比50歲高出近20倍[4]。
在生活方式相關房顫危險因素中,最明確的“頭牌”是酒精,飲酒越多,風險越高[5];想要遠離房顫,先得拋棄杯中物。
至于魚油保健品,由于證據(jù)尚不充分[6],我們還不能斷言服用魚油一定會得房顫;但是,如果確診了房顫,最好不要繼續(xù)服用魚油。有房顫家族史,特別擔心房顫風險的朋友,選擇不服用魚油也是比較明智的[7]。
現(xiàn)在來說說房顫的嚴重后果:除了發(fā)作時引起心悸、胸悶等不適表現(xiàn)外,房顫引發(fā)的血流紊亂使心臟射血不足,長此以往可造成心力衰竭;紊亂的血流還給了血栓形成的可乘之機,心房里的栓子隨著血流到處游走,最常見堵到大腦,造成腦卒中。
正因房顫導致血栓、卒中的極高風險,拜登選擇口服新型抗凝藥物阿哌沙班來預防血栓形成。
目前我們還無法預防做到預防房顫,但早發(fā)現(xiàn)早治療可以大大改善結(jié)局。除了每年常規(guī)體檢的心電圖之外;留意體檢報告中同時升高的尿酸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可能在心悸到來之前,更早時間提示你已經(jīng)患上房顫[8]。
不少抗衰老科學家也在努力探尋房顫與端??s短[9]、線粒體功能障礙[10]、細胞衰老[11]等衰老的生物標志之間的聯(lián)系。相信終將有一天,在抗衰老方面的努力,能幫助我們繞開房顫這個衰老路上的必經(jīng)停靠站。
高脂血癥與他?。?/strong>
“壞膽固醇”降到多低是個頭?
拜登的血脂檢查結(jié)果提示他的膽固醇總體控制在一個比較低的水平:總膽固醇為100mg/dL(2.6mmol/L),“壞膽固醇”LDL則為46mg/dL(1.2mmol/L)。這是他堅持長期服用高強度他汀類藥物瑞舒伐他汀的結(jié)果。
很多朋友可能會感嘆膽固醇真的好低,其實根據(jù)最新臨床指南的要求,已經(jīng)發(fā)生過動脈粥樣硬化相關心血管疾病的“超高危人群”,降脂的目標是LDL<1.4mmol/L[12]。大部分病人因為不堅持服藥、生活方式不健康,其實是難以達標的,由此造成心腦血管疾病加重。
如果你因心腦血管疾病在服用他汀類藥物,請謹遵醫(yī)囑,不要忘記,他汀類藥物同時也是一種“長壽藥”哦。
老年綜合征:
川普,讓我來重蹈你覆轍?
報告披露拜登今年有新發(fā)的步態(tài)僵硬和肢體感覺異常,當然我們從他近來的表現(xiàn)中不難窺見一二:
白宮醫(yī)師為他進行了骨關節(jié)、神經(jīng)系統(tǒng)、運動系統(tǒng)、血糖(糖尿病最常導致肢體感覺異常)、維生素B12和葉酸水平的細致排查。
最終把這兩個新發(fā)現(xiàn)的問題歸咎于增齡所引發(fā)的老年綜合征。
老年綜合征通常指代老年人常見的健康狀況,這些狀況不能歸為明確的器官疾病,且常常有多方面的原因。
這些狀況包括跌倒、步態(tài)障礙、感覺異常、乏力、頭暈、睡眠異常、肌少癥等,當然也包括此前曾引發(fā)“拜登腦梗疑云”的大小便失禁,以及可能胡言亂語、辱罵記者“你由狗媽養(yǎng)大”的認知功能障礙[13]。
老年綜合征的出現(xiàn)往往預示著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將發(fā)生“斷崖式”滑坡。
///
這份報告有其“政治目的”,即向美國公眾證明現(xiàn)年80歲的拜登,健康狀況尚可,足以繼續(xù)履職。對此筆者表示雨我無瓜,不予置評,并將繼續(xù)隔岸觀火。
總覽全文,拜登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并且我們不難做到的健康習慣:比如不吸煙、不飲酒,每周至少5天進行運動鍛煉,保持血壓和體重在正常水平。
以及上文提到的,注意健康體檢,發(fā)生疾病之后早檢查、早診斷,確診后遵照醫(yī)囑服用藥物,該吃的藥不少吃,不該吃的藥不多吃(報告指出,拜登目前僅長期服用3種藥物:抗凝藥阿哌沙班、降脂藥瑞舒伐他汀、改善胃食管反流藥物法莫替丁,如果發(fā)生過敏,則間斷服用抗過敏藥物)。
我們趕上了衰老科學飛速進展的時代,或許這些研究進展終有一天會為我們破解衰老的謎題,為衰老引發(fā)的疾病找到一個共同的原因,進而規(guī)避衰老引發(fā)的諸多疾病。為此我們需要做的是保持健康、積極的心態(tài),堅持良好生活方式,有病及時治療,翹首以盼那一天的來臨?!鞍讓m級”從不是健康長壽的天花板,讀者朋友們能比拜登做得更好。
—— TIMEPIE ——
參考文獻
[1]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1/11/President-Biden-Current-Health-Summary-November-2021.pdf
[2] Diker E, Aydogdu S, Ozdemir M, et al. Prevalence and predictors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rheumatic valvular heart disease. Am J Cardiol 1996; 77:96.
[3] 《門診》雜志,2021年9月17日.
[4] Heeringa J, van der Kuip DA, Hofman A, et al. Prevalence, incidence and lifetim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the Rotterdam study. Eur Heart J 2006; 27:949.
[5] Larsson SC, Drca N, Wolk A. Alcohol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 prospective study and dose-response meta-analysis. J Am Coll Cardiol 2014; 64:281.
[6] Frost L, Vestergaard P. n-3 Fatty acids consumed from fish and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or flutter: the Danish Diet, Cancer, and Health Study. Am J Clin Nutr 2005; 81:50.
[7] Gencer B et al. Effect of long-term marine omega-3 fatty acids supplementation on the risk of atrial fibrillation in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of cardiovascular outcome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Circulation 2021 Oct 6; [e-pub].
[8] Wang S, Wei Y, Hidru TH, Li D, Wang N, Yang Y, Wang Y, Yang X, Xia Y. Combined Effect of Homocysteine and Uric Acid to Identify Patients With High Risk for Subclinical Atrial Fibrillation. J Am Heart Assoc. 2022 Jan 4;11(1):e021997.
[9] Zhang N, Fan C, Gong M, Liang X, Zhang W, Li G, Tse G, Liu T. Leucocyte telomere length and 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 A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and systematic review with meta-analysis. J Clin Lab Anal. 2018 Nov;32(9):e22599.
[10] Liu C, Bai J, Dan Q, Yang X, Lin K, Fu Z, Lu X, Xie X, Liu J, Fan L, Li Y.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 Contributes to Aging-Related Atrial Fibrillation. Oxid Med Cell Longev. 2021 Apr 28;2021:5530293.
[11] Jesel L, Abbas M, Park SH, Matsushita K, Kindo M, Hasan H, Auger C, Sato C, Ohlmann P, Mazzucotelli JP, Toti F, Kauffenstein G, Schini-Kerth V, Morel O. Atrial Fibrillation Prog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Cell Senescence Burden as Determined by p53 and p16 Expression. J Clin Med. 2019 Dec 23;9(1):36.
[12] 中華醫(y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動脈粥樣硬化與冠心病學組,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超高危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國專家共識 [J] .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0,48 (04): 280-286.
[13] Inouye SK, Studenski S, Tinetti ME, Kuchel GA. Geriatric syndromes: clinical, research,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of a core geriatric concept. J Am Geriatr Soc. 2007 May;55(5):7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