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外
與外 《分類尺牘新語·明·葉觀·與外》 【原文】 借米得五斗,幸不煩折腰,可伸十日眉頭也。 無錢可沽,昨江北人送惠泉一埕,當(dāng)足六日飲。 鳥言有之:“得過且過?!? 丈夫不窮則不達!空乏不必縈懷,但期勿負飲食,虛度歲月而已。 【今譯】 雖然家里要靠借米才能過得下去,不過還好借米過程很順利(借米得五斗),有幸沒有被刁難,用不著低三下四地去請求(幸不煩折腰),又可以過十天不愁吃的舒服日子(可伸十日眉頭也)。 雖然沒有錢買喝的(無錢可沽),昨天江北人送了一甕惠泉水(昨江北人送惠泉一埕,惠泉在今無錫西郊惠泉山,稱天下第二泉,水清味醇,民用以釀酒。埕: 酒甕),可以夠喝上五六天的(當(dāng)足六日飲)。 子規(guī)鳥的叫聲是(鳥言有之):“得過且過?!保B言: 指子規(guī)鳥叫聲。民間說子規(guī)叫聲為“不如歸去”,或者說其叫聲為“催耕”,也有傳言其叫聲為“得過且過”) 雖然我們?nèi)兆舆^得比較窮,但大丈夫只有歷經(jīng)貧窮困苦的磨煉才能騰達(丈夫不窮則不達)。 貧困不必縈(yínɡ)懷、掛懷,不要把貧窮困苦放在心上(空乏不必縈懷),只是希望不要辜負了這米和飲品(但期勿負飲食),不要虛度歲月就行了。 【賞析】 這是明代女作家葉觀寫給她的出門在外的丈夫陸蕙畝的信,報告家里的情況。 她不僅能安于窮困,而且能勉勵自己的丈夫發(fā)奮圖強,勿虛度歲月。表現(xiàn)了她樂觀豁達的性格。?
標(biāo)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