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色堂·談品牌故事】一代人的事兒 兩代人的難
3-04-18 09:30
20年了,自從我走入社會,父母一直和我在一起,無論是云南的玉溪、昆明,還是武漢。我親愛的爸爸媽媽無論在哪里,和誰在一起,總是人前人后夸獎我和他們的兒媳婦——我的愛人:兒子怎么能干、怎么孝順,兒媳婦怎么貼心、怎么好……
其實,二老只習慣在云南的大山深處——易門礦務局待著。他們喜歡他們的老同事,喜歡那里的老朋友,他們不喜歡到處搬家,更不愿意在陌生的城市生活,可是這20年來他們卻陪著我搬了200多次家,輾轉四五個省,常年奔波在外……
我父親,1951年生(奶奶記不住他的生日,只知道是油菜花開的時候生的),母親1950年陰歷8月19的生日,他們都是隨著新中國的誕生而出生的幸運兒。 1998年,父親才47歲,下崗了,接著上崗當上了爺爺,把孫子接過去,開始了自己培養(yǎng)下一代的幸福工程。十幾年的創(chuàng)業(yè)生涯,完全改變了他們幾十年養(yǎng)成的生活習慣,陪我們輾轉玉溪、昆明、武漢……
一轉眼,快20年了,我們到哪,我父母陪我們到哪。他們說:“我們老了,商業(yè)上的事我們都不明白,你們去干,我們老兩口就在家里幫你兩口子守好家,看好孩子,讓你們沒有后顧之憂,讓你們在任何時候回家都有熱飯熱菜”……聽著溫馨的話語,我的眼淚止不住潤濕了雙頰。
我父親母親不會說普通話,不善于和小區(qū)里的人過多交流,更不會參加社區(qū)組織的一些活動,也不習慣外省的氣候和當?shù)氐娘嬍沉晳T,但是無論我和我愛人走到哪里,父親母親都說:“你們到哪里,我們跟著你們到哪里,一家人生在一堆,死在一坨,永遠要在一起?!备赣H母親在菜市場買菜,講云南話別人聽不懂,只有講蹩腳的普通話,買個菜都很費勁,他們從來不跟我們說;他們去交水電費,交電話費很費勁,也不跟我們說;武漢的天氣,夏天熱得要死,冬天凍得要命,他們很不習慣,一換季就生病,他們不跟我們說;他們長時間在外地生活,吃不到家鄉(xiāng)的飯菜,老爺子老太太都是硬撐著,自己想辦法去適應,他們不跟我們說;到了2008年我的大兒子上小學,小兒子三歲上幼兒園,他們才說孫子也大了,他們還是覺得回云南玉溪好,老同事老朋友在玉溪的多,他們想回去養(yǎng)老……聽到這話,我又忍不住潸然淚下。
寫這篇文章前,我都沒意識到,父親母親已經和我們兩口子一樣,背井離鄉(xiāng)快20年了,陪著我們在外創(chuàng)業(yè)打拼。深夜難眠,突然想起了父親常說的一句話“愛,不是洋娃娃,喜歡了抱起來親親,不喜歡扔到一邊去;愛是在一起,愛是永遠陪伴……”
我突然又有一種想哭的感覺,爸爸媽媽,原來在兒的生命中,你們從來沒有缺席 !
你們一直在陪伴著我?。≡趺茨銈儚膩矶疾桓嬖V我?。?!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yǎng)而親不待”,不能再等了,更不能再懵懂無知了。我突然汗顏,我一直以為我對家庭挺負責,突然我發(fā)現(xiàn)貌似我錯了:
——在我的生命中父母從來沒有缺席,從小到大,在我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就默默陪在我身邊;可當他們韶華不再,他們怕麻煩我,怕成為我的累贅,怕他們生病讓我分心,怕多花我一分錢……而在他們的生命里,我一直缺席,我一直讓他們操心、牽掛。為人子,我不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