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任正非永遠的痛,昔日情同父子,最終卻分道揚鑣!他錯了嗎?
他曾被看作任正非的接班人,卻又被任正非當作最強勁的對手!成立“打港辦”,一年耗費4億,也要將其“圍剿”。

商業(yè)社會上有時候就是那么無情,但作為創(chuàng)始人面對競爭,必須要有鐵腕才能讓自己得以生存!
說起華為,我們一定會提到任正非,談到任正非的接班人,就不得不提李一男!
他雖然在華為只工作了9年,但他的貢獻絕對可以排到前三!而他在科技領域的貢獻,甚至可以與張小龍,雷軍相媲美。
1970年出生在湖南的李一男,15歲考入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23歲碩士畢業(yè)進入華為。而任正非的另一個大寶貝鄭寶用就是李一男的師哥,通過鄭寶用的關(guān)系,李一男獲得了進入華為實習的機會。
這個小伙子進入華為工作之后,各方面的表現(xiàn)都深得任正非的喜歡,原本打算出國留學的他,在師哥和任總的勸說下,放棄了出國的機會,加入華為,也讓他開始了人生最高光時刻!

李一男在加入華為后可以說是火箭式的速度被提升:
入職兩天便被任命為華為的正式工程師;
兩個星期后,因為解決一項技術(shù)難題,被破格提拔為高級工程師;
半年后,因為工作出色,被任命為華為中央研究所副總經(jīng)理(這可是華為公司最重要的部門);
兩年后,李一男因做出貢獻,又被提拔為中央研究部總裁以及華為的總工程師;
四年后,也就是27歲時,李一男成為了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并兼任研發(fā)部主任。
雖然李一男很年輕,但是他的影響力可以說影響著華為的未來發(fā)展,任正非更是對他關(guān)愛有加,甚至有時候用“干兒子”來稱呼這個天才少年!尤其是他主導研發(fā)的C&C08萬門交換機,一經(jīng)推出銷售相當火爆,而此時的李一男和鄭寶用成了華為的左膀右臂!
1998年,孫亞芳被選任華為董事長兼常務副總裁,這也是華為公司最佳組合“左非右芳”的開始。

前面我們說了,鄭寶用在華為也是相當有影響力,而且他還是李一男的師哥,當時他們都負責研發(fā)的工作,可一山難容二虎。任正非做了決定,李一男雖然技術(shù)能力突出,而且年輕,充滿闖勁,便讓他倆組合在一起,讓李一男出任華為中央研究部總裁。隨后不久便因為想法不一致產(chǎn)生了矛盾。
任正非只想著他們兩人能夠配合好,就在里面和稀泥,結(jié)果最終是火上澆油。而李一男則動起了出走華為的念頭。李一男隨后被調(diào)往市場部,這讓李一男更不情愿。
在2000年前后他便提出了辭呈,任正非愛才,不惜動用多位副總?cè)ビ握f李一男留下,但都無功而返。李一男入職華為9年,股權(quán)結(jié)算和分紅將近1000萬,開始北上尋夢。
一開始他成立的港灣專門做華為的代理商,可半年之后,他便開始搞自主研發(fā),第一步他就開始從寬帶IP入手,這一招相當見效,公司成立一年他們的市場占有率高達8%,要知道華為努力很多年才做到了10%~15%,甚至被外界稱為“小華為”,這讓華為感到很緊張。

但最讓任正非受不了的是李一男開始挖華為的員工,曾經(jīng)在李一男手下干過的大部分的工程師都被他挖走了。一家科技企業(yè),人才可是第一位的。在華為與科技巨頭思科的官司告一段落之后,任正非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打港辦”,意思:阻擊港灣辦公室,直指李一男創(chuàng)辦的港灣。
據(jù)說,當年的費用高達4億人民幣。很多人可能納悶,對于一個剛成立幾年的小公司,華為有必要那么兇猛嗎?其實這背后有更大的商業(yè)智慧,因為當年李一男沒有足夠的資金,而他開始瘋狂地拿風頭,前后共拿到了1.16億美元。
而在2003年,港灣的收入竟然高達12億元,華為當年的銷售收入為150億,而李一男一直尋求將公司上市,從股市上籌募到更多的資金,這才是他對華為的威脅,另外李一男在華為擔任多年高管,對華為的內(nèi)部變動和結(jié)構(gòu)非常了解。

在華為被思科巨頭盯上時,李一男竟然瘋狂去華為挖人,瘋狂搶占華為產(chǎn)品的市場。這樣的舉動讓任正非大為惱火,所以在思科那邊處理完之后,任正非親自負責阻擊港灣。
李一男的港灣遭到阻擊后,開始一蹶不振,尤其是面對巨大的資金壓力時,最后他選擇了最后一條路,把公司賣掉。而華為多年的老對手西門子一直對港灣虎視眈眈,最終華為耗資17億(據(jù)說)拿下了港灣。
李一男重回華為總部,并出任“華為副總裁首席電信科學家”,不久他便被調(diào)到了北京,在兩年后,他便離開了華為,先后入職了百度,中國移動,在2011年加入金沙江創(chuàng)投,隨后又創(chuàng)辦了牛電科技!2018年又加盟梅花天使創(chuàng)投并擔任合伙人職務。
李一男與任正非的恩怨我們暫且不談對與錯,但在商業(yè)世界里就是這樣,為了生存都使出各自的本領,但相信對于任正非這個“愛才如命”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一塊永遠也消失不了的痛!